公告栏
【校本研修】“刻意”学习,智慧成长
——指向教师专业发展的教育写作专题培训
昆山市玉山镇振华实验小学 蒋敏
10月22日,学校邀请了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江苏教育研究》编辑部主任颜莹老师来我校作指导。颜莹老师在教育写作和课题研究两方面都有很强的专业能力,9月我校教师一起阅读了颜莹老师的《教育写作:教师教育生活的专业表达》,《教育写作》是一本关于教育写作的工具书,带领教师重新认识写作,并通过许多实实在在的例子帮助教师解决“写什么”、“如何写”等问题,引领教师逐步养成“观察生活——积淀学识——深度思考——持续写作”的专业生活习惯。
环节一:主题沙龙,对话交流
我校教科室组织骨干教师与颜莹老师进行教育写作主题沙龙,与专家面对面交流,老师们既表达自己的阅读反思,同时又提出各自在教育写作中的困惑。
「蒋芳老师」读《教育写作》这本书,最深印象是一个“勤”字。在教育教学生活中,要勤学、勤看,还要勤思,勤写,这样才能遇见更好的自己。在平日的写作中,我觉得最大的困惑是如何去筛选素材,并进行提升。作为一线的教师,每天我们都会接触很多教育教学上的小故事,但写作时仍往往不知道如何下笔。同样类似的故事,别人能写出东西来,可在我这可能就是一件事,心灵虽有触动,但随即而逝。其实应该是缺少一定的思考,怎么去慢慢提升?应该多学习一些怎样的理论知识?
「颜莹老师」在坐的老师都是工作近十年的教师,正是发展的关键期,让自己处于一个发展的状态,才能保持一个持久的、向上生长的动力。始终围绕“专业”两个字思考,培养自己的思考能力。专业成长不仅要“勤”,更要“巧”,一个人的精力有限,因此要先确定一个方向,刻意学习、刻意思考、刻意实践,让自己的教育研究更有针对性。
「徐英老师」书中说写作必须解答三道题:为何写?写什么?怎么写?然而我们往往纠缠于“写什么”与“怎么写”, 偏偏容易忽视“为何写”这个根本性的问题。希望颜莹老师能为我解答困惑,如何理解“为何写”,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
「颜莹老师」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这里强调“我”,就是要选择自己喜欢的、能胜任的。课题的前身是问题、是兴趣,从“心”出发,问问自己对什么方面比较关注,譬如说你对“心理”感兴趣,心理有学生学习的心理、师生沟通的心理等,有针对性的学习相关理论,了解该学科分支,最终找到自己的兴趣点,也就是研究点。这就是一种触角式学习,找到一个点,然后深入的学习。
「吴菁菁老师」其实教育写作与教学设计有异曲同工的地方。都是先确定一个中心问题或中心目标,然后以此展开论述或设计环节,每一个环节都是为这个中心服务的。两者也是相辅相成的,教学设计通过课堂互动的反复实践和反思,获得更个性化的体会和经验。就我而言,随笔因为是偏感性的,所以很好写,但要上升到论文,在论文结构、逻辑关联性上就比较有问题,所以想请教颜莹老师怎么克服这个问题?
「颜莹老师」随笔为什么好写,就是因为是有感而发。而论文是为问题而生的,论文具有问题性、创新性、结构化。考察一篇论文是否有效,可以看论文所表达的策略是否能运用到其它课,为人所用,是否具有科学性。教育写作的专业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肯定是在不断的“写作——反思——修改——再写作”中才能得到提升。
环节二:主题讲座,专业引领
9月,我校对学校教师关于教育写作的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学校82名教师参与调查。其中67%的老师表示愿意通过写作(包括教育叙事、教学反思、教育随笔等形式)发现、表达教育现场中鲜活的教育问题,并表达了“想写好”的愿景。老师们在教育写作上遇到的困难主要是在:(1)选题(69.5%)(2)专业表达(64.6%)(3)写作素材(43.9%)(4)论文结构(43.9%)四个方面。
「写,意味着更多……」
颜莹老师指出,现在的论文写作普遍存在结构模式化的问题,基本都是“标题+案例”模式,缺少思考与情感。论文写作中,个人的思考在哪里?只写自己的案例,别人不知道你想表达什么。不蕴含自己的研究情感,形式僵化,没有生命力。写作的目的是为了将个人经验转化为社会生产力,为他人所用。因此要转变认知,写作是为了传播教育教学经验。要检验自己的论文是否具有吸引力,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是进行换位思考。如果我是读者,看到这样一篇论文,是否让我有所启发;也可以给同学科老师看看,甚至是给不同学科的老师看看,给老师以外的人看看,是否能让大家得到启发。
关于论文选题,首先要做有准备的“发现”, 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发现有新意的教育问题本身就是一件非常伟大的事情。“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颜莹老师以许卫兵的《剖宫产儿童的学习关怀》为例,指出这是做面向事实本身的现象学研究,通过作分析、写观察日记、建档案、做干预,聚合力。关注儿童,包括关注儿童生理表现、心理表现、成长规律、教育教学规律,不能笼统而论。其次要学会对习以为常说不。针对教育教学中的常见问题,如果不随波逐流,能进一步独立、深入思考,并在实践中予以考量,也可以产生一些有新意的教育观。一篇文章看什么(学习什么),一是它的结论,是否科学有效,有借鉴意义;二是研究的方法或者策略;三要关注看问题的角度。
只有实践才会有所得、有所发现,教育写作也是一样,写是为了促进对教育教学地思考、改进。
教科室报道 蒋敏执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