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信息详情 首页>信息详情
初探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与学生积极学科情感之间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6年5月12日]
初探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与学生积极学科情感之间的关系
昆山市振华实验小学 215300 孙佳智
摘要:以一堂《少年王冕》的公开课为例,笔者进行了课堂观察,针对课堂观察的细节,研究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是否会影响到学生的积极学科情感。
关键词:课堂教学行为 积极学科情感
  要研究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与学生积极学科情感之间关系,我们首先要了解课堂教学行为的含义以及学生积极学科情感的定义。
  在南康中学蒋晓东高中数学工作室2013年专题:教师课堂行为与教学效果的一篇文章《什么是课堂行为》中指出:所谓的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就是师生“共同体”在课堂教学情境中共同促进积极教学和自我发展的整体行为。而在夏雪梅博士的著作《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一文中对学生积极情感做了如下定义:学生的积极学科情感指的就是学生在学科活动中产生的相对稳定的积极的内心体验和感受,这种感受和体验使学生对特定的学科学习产生积极的行为倾向,对学习活动的发生、维持具有积极的作用。
  了解了两者的定义以后,我就以在2015年听的一堂公开课——《少年王冕》一文,来说一下对于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与学生积极学科情感之间关系的初步探究。
首先,针对这一堂课我做了如下的课堂观察:
 
 
教师课堂教学行为
学生积极学科情感
教师在课堂中的语速比较缓慢;整体的语调没有跌宕起伏,很平缓;对于学生的评价比较单一,诸如:你真是一个细心的孩子、你很细心、你说的真好等等。
读书声很响亮,但是很机械,读书的语速很缓,极个别学生回答问题比较有感情,但是其他同学回答问题声音没有任何的情感。回答问题基本就是“我感受到了王冕的孝顺”、“说明王冕很认真、很孝顺”等很简单的句子
老师的左手始终握着书本,右手比较随意地扬一下或做几个简单的动作;人基本是在第二组与第三组的排头以及讲台这几个地方徘徊
举手都是十分整齐地举起;而且主要都是集中前排,是老师徘徊的那几个地方,中后排举手的不超过5个;第一组和第四组中后排的同学在第25分钟的时候就逐渐趴下去,手上不自觉地去玩着笔。
老师的神态一直是不卑不亢的,从上课到下课,整个一节课基本表情是一样的,没有太大的变化;眼睛很少扫视到第一组和第四组。
大部分的学生眉头紧锁,眼睛十分认真地盯着老师或者书本,但是在课上到20-25分钟的时候,部分学生出现倦态,主要体现在:1.手开始撑着脑袋,手指在玩笔或者书页纸;2.几位刚开始回答问题活跃的同学也逐渐眼睛看着书本在发呆
教学内容:《少年王冕》的教学,以主抓人物形象为主,主要是找:字词、体会、说自己的体会这一个过程,循环往复
学生在刚开始的时候还有新鲜感,但是在第15分钟第二次找哪里能体现王冕孝顺的环节中,我边上的学生就只是随意地圈了几个字,然后就眼睛盯着书本不动了。
   我不清楚这个班的一个整体的情况,但是在这堂课中,我深刻感受到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对于学生的积极学科情感是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的,夏雪梅博士在《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一文中,对于处在不同学科情感水平的学生表现制作了一份表格进行说明:
  结合之前我的课堂的观察以及夏博士的对于处在不同学科情感水平的学生表现的表格不难发现,在这一堂课中,学生的学科情感处于第二个——完成任务。对于“完成任务”,《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是这样描述的:
课堂注意力: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容易受到外界干扰,思想开小差,有时表情现出神情疲惫……
课堂问答:大多数情况下不主动举手回答问题,只有被教师点名时才回答,回答中有重复、停顿现象,回答问题的正确率不高,思维比较机械,只能生搬硬套课堂中所学的概念来解释问题,对问题的理解有一定的局限性,抓不住问题的本质。
   所以,综合《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以及我对于《少年王冕》这堂课的观察,我得出了以下针对于这堂课的结论:
  在这堂课中,教师没有完全地放开(一只手一直握着一本书,说明教师本身比较紧张,不能放开),课堂语言组织不够灵活,语速语调比较缓慢,不够生动,对于学生的评价比较单一,教学内容中一些知识点的学习经常是反复运用,使得整体的课堂比较乏味,造成了学生在课堂中比较紧张,经常出现的就是一问一答,老师问,学生答。不可否认,这样的方式,学生学的是比较扎实的,但是缺乏了学生自己的想法以及缺少了课堂的活力,长此以往,容易造成学生认为语文学习就是“老师讲”和“我来写我来找”,最终丧失了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可能以上我的这些结论比较片面和主观,但是我的结论的得出,除了《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一书以及这位老师的课堂以外,还结合了之前在城北实验小学听的浙江名师罗才军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以及张校长在前年时候在我们班上的《普罗米修斯盗火》的感受来说的。
   罗老师在上《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篇文章时,用的方法是非常普通的,无非是读课文,理解字词,感悟作者情感,带着感情去读诗这几方面。但是他的课堂,不仅把学生带起来了,连下面老师都听得津津有味。罗老师在课堂上,不是局限于讲台那几步,而是在全班走来走去,每一次都是站在回答问题的学生边上,然后很认真很专注地看着学生,并且每一次对于学生的评价,都能结合学生的答案来点评,听得出,每一次的点评,都是临场发挥的,而不是像我们现在很多公开课那样,评价永远是“你说的真好”、“你真是一个细心的孩子”、“噢,你说的太好了”之类比较固定的语句。另外罗老师在上这篇课文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罗老师让学生想象当时的情景,想想杜甫会说什么,并出示语句:
杜甫漫卷诗书、放歌纵酒,欣然曰“_______________!”在这一个环节中,罗老师能灵活运用一些网络用词,如“你太有才了”、“这个同学比较闷骚,但是才华非常出众,是个人才”、“虽然你是一个安静的美男子,但是文采确实很棒”、“是的,这位同学让老师想到了,杜甫此行,真的是‘且行且珍惜’”等等,将学生的作品一一作了评价,幽默的语句,让同学们和听课老师都笑了起来,顿时很多同学都纷纷举手,而且不是坐在座位上举手,都快站起来了,整个课堂的氛围更活跃了。
  张校长在前年我们班讲了《普罗米修斯盗火》,其中在讲人们会在什么地方放篝火并舞蹈的时候,有一个同学说“悬崖上”,校长做了一个很夸张的表情并说“在悬崖上不要掉下去的啊?”一句话全班哄堂大笑,一些不敢举手表达的同学也活跃了,都纷纷举手。
  诚然,一堂课的精彩程度,取决于学生的表现,但是更重要的是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当老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摆脱了常规的“填鸭式”教育,当教学生记住考试内容转换成教学生如何去思考,当对于学生简单单一评价转换成幽默地进行点评,当老师局限于讲台转换成走进学生中去,那么我相信,无论这一个教学内容是否常规是否枯燥,我们都能点燃起学生学习的欲望,使学生产生积极学科情感,真正让学生从开始的抵制到最终对于学科的入迷的转换。
  初探“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与学生积极学科情感关系”,不仅在于观察和思考,更重要的是去学习,如今的教师,正处于一个教学模式不断探索的时期,摆脱传统“填鸭式”教学模式,探索一条激发学生积极学习、进而让他们能够自主学习的道路,或许才是目前我们教师所需要追求的。
 
参考文献:
1.南康中学蒋晓东高中数学工作室:2013年专题:教师课堂行为与教学效果:《什么是课堂行为?》
2.《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夏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