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一所新建农村小学校的校长对于课堂教学改良的困扰和办法
张凤良
一
太多的人在说教育不好。作为一线基层的小学校的校长和教师,在履行正常职责的同时,也在努力试图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进行改进,这种改进,不论是来源于自身对现状的不满,还是由于周边人对教育的不满而引起对于我们教育人的期望,都显得不够主动和生动,我想任何改良尤其是很有诟病的教育改良,都是艰难的,所以我们会做得不成气候,不成系统。当然,也希望点滴的汇集会最终走向板块和结构的变化。说它不成系统,因为远没有就学校的所有层面,诸如愿景、战略、教师、学生、课程、组织、课堂、师生关系、管理、评价、资源、制度、家校协作、社区合作等内容进行理性剖析,有规划地改革,组成系统的整体的推进。一是没有这种能力,二是没有成熟的条件,我们能确认的只是微小的改变,点滴的改良。能确认的是这种微薄的力量,能努力保持积极的姿态。
我们的基本工作状态是课堂教学,也正是这种最基本的教学形式,最长时间地影响着教师学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质量。教研活动是每个学校所要做的事,尽管每个学校的意图不甚一样。通过对课堂的观察,改良就从这里开始,问题也在这里得以铺陈,各种主观声音也会不断发生。当然,我们应该更理性地分析不同的声音,我们会将大篇幅的内容来呈现这所在全国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农村小学校的课堂生态,提出问题,以及我们各种尝试的努力,当然,这种努力的程度和力量仍然是很单薄的。
教师是学校教学质量的主体,无论处在一个怎样的环境,教师的生命质量和工作质量决定着学校存在的质量。尽管评价来自各方,但我们应清楚保持自知之明,我们存在着许多不足和松懈。我们更想通过某种改良,即使是现在这种方式——编著成文字小结我们的过程,其对象始终是最大多数的老师,没有这个群体的自省和自强,一切都是空谈。
我们说教育教学改良,是从全体老师开始,还是从局部人开始。是从面上推,还是从点上先带。我们时常质疑,在大量繁琐的教师工作的时间和空间里,教师还能存载多少自省和研究的能力。我们不能无端地质疑教师的能力,但也要冷静地面对现实,毕竟老师也是普通人,老师之间也有差异。关于细致地推进这种课堂改进,我一方面通过行政的力量,一方面再寻找志愿者,我觉得这种志愿者是存在的,尽管他们有时是隐蔽的,隐蔽得有时连他们自己也没有发现。同时我们希望通过自愿的方式鼓动更多的富有热情的志同道合者。这里没有搞分裂的不良企图。在这种普通的小学校里,能不能采用这种方式呢?有没有兴奋点含在里面呢?
二
办学不到六年,我的功利主义意识一直是存在着,无论是有害的,还是有利的,它总是存在着。我们都会在某些场合大谈特谈办学理念,办学理念也存在着功利,做不到绝对的无私无欲。总想要把这个学校办好嘛。在这所年轻的小学校里,起初,我们肯定在寻找着某个话题,也就是含盖着某种看似先进的办学理念的话题来领导工作,但是这种主观上的个别人的意愿往往最终会落空的,随着时间的推进,观察的普及,还有比较,最终我们把视线或者说愿望锁定在课堂教学。其实,课堂教学与课程实施还有一段距离,但课堂教学毕竟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最常态的主题,我们将支架式教学的实践与反思确认定为主题,最终成立课题,是无意识呢,还是有意识呢?两者都有吧。
无论是主题还是课题,我们都要做大量说服的工作,主要是要说服全体老师。说服教师是个很难的事情,因为事实上尽管我和管理团队已经反复地说了,但是呈现出来的效果始终不能如愿,或者说说服工作仅仅做了一个开始。因为学校科研对于广大教师来讲,既陌生又可怕,它究竟是个玩意儿,似乎只有校长才知道,其实校长也在摸索之中。做了几年的无论是科研还好,教研也好,总之是课堂教学研究,同时也带来了管理上的困扰。课堂研究每个学校都搞,但大家都很难搞下去。搞不下去,管理上无所谓有什么困扰。我想把它做下去,紧接着的麻烦也就越来越多,问题也就越来越多,因为我的意图和愿望也在随着事件的变化而变化,是教师的接受力和执行力不够,还是自我的功利和希翼越来越膨胀,说不清楚。还有管理团队的力量支持,保持高度的统一思想和行动上的积极作为,显然管理团队也需要时间和过程,他们不是等待你来取用就能用之不竭的。
研究决不能用嘴巴说,它必须实实在在地做,这是我很真切的心得,因为陷在无穷无境的说话声中,最终也会把自己绕进去。实实在在地做,我觉得课堂教学研究首先从看得见摸得着的技术开始。这种技术,是暂且命名的一种称谓,可能不科学。简要罗列一下,我们做的有课堂观察、现场描述、问题质疑、讨论归因、提出改良、实践尝试、科研叙事、团队活动组织、资料汇编、科研网站编辑和管理等等。几乎涉及到每一个老师。
我强调的是,我们从开始到现在的改良推进,问题是主流。因为我们本身就是有很多问题,同时,已经意识倒问题的切入也是一个符合我们实际的做法。问题从哪里来的,怎么表达清楚,原始的现场描述和相关的材料怎么佐证,怎么解释这些问题,然后是怎么解决问题(很多也解决不了)。这是发生在我们这里的研究现状,调侃也好,自嘲也好,似乎有些好笑,这不是老生常态的话题吗——问题就是课题?是的,这确实很难绕开,关键是是不是真问题。
问题里包含着很多东西,有意识,有经验主义,有精神状态,也有各自的情绪情感等等。人是精神的主体,做任何事,最终大家都会产生想法,开始是杂乱的,走向是什么,可能更杂乱,也可能开始趋同。如果是走向趋同的,那么它是不是文化呢?我们普通人都说自己是有文化的人,但是什么是有文化,谁也说不清,说不清,那我们去努力说一下,说清楚了,咱们不就是有着共同文化的一群人吗?
三
教师要实现自主专业发展,这是非常困难的。倒不是老师没有自我成就的愿望,其实每个人都需要被认同“我很重要”。而是,这种状态被日常的工作状态冲淡了,甚至冲没了,老师是在一种周而复始的工作程序流转中存在着,而且还要经受监督和考核的压力。这种存在有其合理性,也各自不同地体现着自身的价值,但很难实现对专业发展的自我观照,更没有驱动力催生自我成长的能量,只要不存在严重的利益被威胁,如严重违纪受通报批评,或教学成绩远落后于他人。只要跟随着大流,这种紧迫的,被说成不努力将被时代所抛弃的威胁感是不存在的,事实上,有时候校长也没有这种危机感。在这种状态下,我们想在广大教师中发动一场事业的变革或者改进,可能会招致一片抱怨,因为这种改动无疑是加大老师的工作量,有压力。而且这种不良情绪每个人都会注意隐蔽,更易相互传染。
学校抱怨没有办学自主权,因为很多主管部门布置的事宜和活动,可能不符合学校的愿望,不符合校长自主发展的愿望,然而迫于行政压力,不得以而为之。这些工作自然最终都会落到老师身上,这个现象现在普遍受到质疑、诟病。实际上,行政主管部门也很无奈,再往下说,就说不下去了。对于我们这种年轻学校,一个很普通的现象就是课堂生动不起来,这是个让人头疼的事实,这不仅让我们头痛,更让广大学生和广大家长深受困扰。学生不爱学,注意力不集中,产生了许多负面现象,接踵而来的问题陷入下一个不良循环,学校管理变得焦躁,家长也开始怀疑。这种现象如果不加以扭转,我们将面临越来越大的困难。与其这样,还不如我们给自己动手术,把课堂诊断和改良作为学校要务,把其他事情暂且搁置一旁。这算是一种选择吧。
一个更大的问题接踵而来,那就是我们这种学校也算是个新生事物,新教师集聚。办学五年多,一至五年教龄的教师占85%。就拿语文组来说,36个教学班,35个是一至五年教龄的老师,所谓的课堂改良能改下去吗?谁去改良,谁去拿出具体的方案,谁去监管,谁去指导,谁去评价……让大部分老师都有自我认识和自我发展,对照的标准哪里来,新老师能理解和执行吗?
团队式活动设计,是我们应然的选择(也是无奈之举吧)。把团队建立起来,把组织建立起来,进行团队的课堂诊断和改良,让每个人都在其中有事可做,有话可说,有任务要完成。具体的样式我们会在具体章节里呈现。尽管看上去比较合理,但实际效果,我们也不能乐观。因为大家集中上来的问题仍然很多,最集中的仍是常态教研中核心骨干的缺失。我们总是被越来越多的问题困扰着,并尽力地搜罗各种资源,四处求助。当然,所有的努力还是有些成效的,但它始终保持着一种似是似非的样子,缓慢地推进。
教师的专业发展走向何方,这不是个教师自身能解决的话题,因为它对教师来讲,似乎并不紧迫(这个前面提到)。我一再强调这个话题,只是说明校长的努力,有时候也是收效甚微的,从根本上来讲,行动要更切合实际,不能太理想主义而使过程简略化、空泛而不得要领。
时代的变迁令我们的周围发生着变化,这种变化是潜移默化的。但一段时间回顾一下,会令人诧异。特别是现代技术的更新,让学校每隔一段时间都要进行一次洗礼,有的是具体事务的彻底改革,譬如说电子白板进教室,慕课的席卷,远程教育的推行,还有智慧教育云平台彻底地让学生评价教师丢掉纸质。一方面我们要改良当下,另一方面我们还要应对变化,应对未来。如果这样想,当下的压力和来自未来不可测的变化,都让我们感到忧心忡忡。行动,不能停止啊。
四
课堂上一部分孩子经常受到鼓励,一部分孩子备受打击,还有一部分则默默无闻,这三部分各占的比例因班级而异,要取决于这个学科的老师平时教授的风格。一般情况下,我们总是看到比较沉默的课堂,尽管老师一再提示要勇敢发言,但还是有很多孩子不愿意发言。他们刚开始可不是这样的,为什么会这样的情景,我们不是很难回答这个问题。在我们的学科教学中,按评价方式不同,一般分成两大类,一类是考试类学科,一类是考查类学科,我们传统称前者是主课,后者是副课。主课通常被认为是有用的学科,而副课可上可不上。语文数学英语组成的知识系统,让所有的学生感到压力巨大,因为成绩好不好,就基本上取决于这三门功课考试的分数。尽管现在有规定不允许公布分数,用等第表示,但老师仍习惯于用分数来区分学生学习的好坏,家长也十分关心分数的高低,以此衡量自家的孩子读书努力不努力,聪明不聪明。庞大的知识系统,实际上是学校教学的主要组成,我们不能考证这个系统究竟对学生的未来有多大作用,但事实上,教授这些知识是学校的主要任务,也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它每天成为学校教学的主角。知识系统的考试通常都是以记忆的再现来呈现,无需你创造,不断地记忆和默写,还有大量的练习,是学生每天的功课。讨论也会出现在课堂里,但一般在公开课上使用,为了展示师生教学的互动,实际上大量的常态课,都会以老师讲学生练为主要形式,因为这种形式很容易操作,而且似乎也很有效。尽管教学媒体在发生不断变化,但其教学方式基本上变化不大,只是呈现方式更为便捷,在效果上更为形象生动而已。这种长久的教学习惯,我们很自然地将学生分为三类:好中差。
我们会组织研究课堂教学活动,活动的目的是如何将今天的课程标准思想落实到课堂中,即实现三个系统的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但活动的过程常常让我们失望,因为演绎的过程与方法非常僵硬,相互支持的情感交流少,十分鲜见。即使有时我们邀请教学水平很高的老师来为我们示范,课堂上令人尴尬的沉默还是屡见不鲜。倒是那些内容新鲜的考查类课程,学生十分喜爱,课堂上常常喜形于色。
更让人担忧的是,大部分的新手上课,他们组织课堂的能力还没有完全形成,“组织”这个概念对他们来说非常陌生的,比较常态化的单一的教学形式往往会让一部分学生经常做一些出格的事情,他们扰乱了课堂纪律。年轻老师没有更为有效的办法,经常使用强制性的手段来训斥、罚站和隔离那些让人头痛的学生,这些场面也常常让其他孩子感到不安,甚至惊恐。那些安分守纪的学生有时也会受到老师的惩罚,因为他们的记忆能力跟不上学生进度,时常出错。当然,更多的差生是因为他们不够勤奋,在学习上花的时间和精力远远不够。学习成绩的落后,令他们的心情常常不好,在同学之间他们的地位也广受争议,他们还要经常受到老师的罚抄练习或重做一遍,学习陷入了僵局。这些现象我们看来是习以为常的,而且它不作为我们研究的内容,我们把它归类为学生的自身问题或者家庭问题,每个班级出现几个情况特别严重的,我们也是认可的。
公开的研究活动,我们不讨论这个内容,我们致力于另外一种期望,那就是一场场生动的师生学习表演。这种情景,似乎永远有一种假象在掩盖着学校教学的真实。
有些年长的老师,他们积累了相对丰富的经验,这些老师对于孩子来说可能就是福音。因为这些老师会对那些学有困难的学生耐心辅导,态度也温和许多,有时也跟学生谈谈心,以减轻学生的压力,缓解他们压抑的心情。值得推崇的是一些喜欢学生的老师,他们的付出和奉献,学校将视之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但这样的老师很少。也有些老师,他们有自己的想法,他们会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改良课堂,组织一些形式和内容让学生讨论,课堂上有了一些生气,但这种探索争议很多,而且往往不被看好。还有一些老师对学生比较宽容,他们给学生一定的自由时间来支配,但往往缺乏有效的引导。这个班的学生慢慢地会变得难以控制,会让其他学科的老师有些头疼。最令学校头疼的是那些不想管学生也管不好学生的老师,其结果可想而知了。
学校里、班级里每天麻烦不断,它组成了学校和班级每天的工作内容之一。
我有时会走进课堂,与学生聊天,但通常聊不起来,因为他们也紧张,有时连紧张这个词都说不出来。我时常要问学生一个问题,孩子,你为什么会感到紧张和害怕。
实际上,我们熟悉的是这所谓的知识和技能系统,但对学生了解甚少,很少老师会离开那个可以闲聊娱乐的办公室,课余与孩子游戏谈话,也很少有老师在上课前对学生作访谈,或者是学情前测,我们服务的似乎不是学生,而是这些本本和本本上的知识。导学单的实验,学情前测的实验,拉开了对学生学习的了解的序幕,实际上研究学生的学情应该是我们的常态工作,但只有在我们强压之下,老师才会去做这些事情。课堂观察和学情研究,如何成为教师的功课,是个不断值得探讨的话题。这章的话题应该主要谈谈学生如何在课堂教学研究中得到发展,可我们的笔触却如此沉重,还是要回归到教师常态教学的真相。
新老师对学生缺乏感情,也是困扰我们的话题,尽管教师在随笔中会把这种美好的感情付诸于文字,但在课堂教学观摩中,我们很少体验到这种支架型情感的支持,可能是被教学环节所困,无暇顾及。事实上,很少学生会主动配合老师完成学习环节的表演,学生的情绪是老师上课如何关注学生学习情感的镜子,当一位老师与他的学生相处十分和谐时,这种和谐在课堂中也会显露出来。我们的课堂十分缺乏学生的天真和童趣,面对面的情感交流要等待我们用心开启。
很多专家质问我们的课堂,说学习真的发生了吗?说实话,这个问题十分尖锐。从学习的意义上看,我们所期待的学生学习鲜有生动的体现,在已有经验(知识、概念、技能等)基础上的主动建构新意义的过程是需要好的情境和一定时间的,还有必要的相关支持。当然,这个话题很大,现在大班容量的限制,也是直接导致难以主动学习的一个主要原因,这个现状我们都无法改变。有一些研究课,我经常要问老师,为什么这个环节不给学生一些讨论或自主尝试的时间,你要匆匆走过场甚至直接告诉给学生呢?回答是如果再给时间,教学内容就完不成了。完成教学内容,成了一个难以克服的难题,它像一个钉子户,让我们的教学研究无法深入下去。我们的讨论似乎又回到了一个老话题。那么即使是接受性学习,是不是也可以组织得生动一些呢?
我们铺陈现场,提出问题,目的不是质问,而是把问题讲清楚,把主要矛盾摆出来,这样,解决的策略似乎可以更有针对性,课堂教学研究的意义才能真正回归到学生成长上,而不是单纯的教学技艺上。学生的成长依靠于教师的成长。
五
支架式教学理论的四个特征带有教育教学的普适性,普适性发端于尊重基本规律。教学上的失衡,会造成其他麻烦。过于强调知识技能的完成,缺少情感和过程的支持,导致了许多学生因学习困难带来的行为困难,这些学生难以自拔。同时,教学上的传统的直接告诉法也会影响到老师育人工作的方法运用,沿用的是同一种思路,以为告诉就是完成育人过程了。教书育人,我们耳熟能详,但不知其义,书本身不能育人,而是以人育人,教学的过程不简单指向知识和技能,还指向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我们最好不要常规性地将教学和德育划分为两个独自为政的领区。教孩子学习和育人其实是一回事。
偏重于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必然会带来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学生行为习惯的失范。校园里不文明的行为屡见不鲜,也难以扼制,其主要原因是老师只教书不育人,从某种意义上讲,只教书,教的也是一堆价值不大的死书。
教育教学的改良,如何尊重规律,我们发现与支架式教学理论是相通的。当然是相通的,因为都是一种建构。几年来,我们尝试用这种方式来开展各类实践活动。比如说开运动会,为什么不可以让学生自己组织自己的运动会?我们老师去教授他们方法,管理他们的过程,评价他们的成就。再比如说开家长会,为什么家长不可以自己开自己的家长会呢?家长自己开自己的家长会,老师的功能何在?老师的功能更具有复杂性和指导性。凡活动,也是学习,学习就必须掌握原有的学情测量,必须掌握策略的合理使用,必须调控生成后的变化并作有意义的指导,同时,也必须符合情感支持的普遍规律。没有情感的支持,一切都是形而上的,意义基本上就大打折扣。
可探索的内容还有很多。
六
关于支架式教学的特征在各学科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与讨论,是我们本作的主要内容,但限于实践时间和能力有限,其体验、基本的经验和相关的反思水平都不足以原理论期翼的那样,而且问题显然多于经验。对于支架式教学首要的特征,学情的了解和目标的制定,我们做了几项基本的工作,即实践了解学情的基本策略和目标制度的基本思路。关于学情了解,实际上是最有效的了解学生并与学生建立亲密情感的方法。通过访谈、前测(后测与其呼应)、调查问卷、导学单等具体的形式,结合自身平时对学生的观察和已有的经验、直觉,了解学生学习本课内容前的基本状况。这种状况既涵盖了学生已有的经验、概念和知识技能,也包括学生对本课学习内容的可能的态度、兴趣和相关情感,同时也能推测学生学习的基本策略及相关缺失。这样的实践研究,目前我们并未进行得多么深入,显然这也跟教师的基本态度、经验和能力有关,除了了解形式和内容的设计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经验和能力之外,更主要的是还要进行事后的整理和推想,进而进行有益的判断,如何运用这些前期内容组织开展本课教学,这必须付诸相当的精力和思想。而事实上,只有少数老师能做到这一点,其首要的前提是对此有足够的兴趣和付出。一旦出于被迫,其过程往往形式化,而使其质量大大下降,甚至出现误判断。教学目标的制定与学情的了解息息相关,长期关注学生学情的老师对此富有经验,不仅能预判学前基础,而且能预判学后概况。鉴于我们是大班容量,富有经验的老师甚至能估测到班中相关比例的学生达标的状况,对于特殊学生的学况也能了如指掌。新手对此却没有什么概念,目标的由来也是从教参上或者别人的教案上照搬下来,到底实施下去能出现一个什么状况,完全没有底,显然,他也没有考虑到这一层——关于学生学习的状况老师还必须要进行事前的研判。
目标的制定,如果没有参照资料,单看课程标准,我看会使很多老师手足无措。但现在的状况是我们老师几乎不看课程标准,只看教参和别人的教案,这十分有害。我们也很难控制。这从某种程度上是怂恿老师不去了解学情,不去研读标准,不去研读教材。更糟糕的是教参上或者别人的教案上的教学目标也是错漏百出,或者模糊不清,再或者是程式化。即使是看上去比较合理的目标,但照搬下来在本班实施,有没有问题,也不会去思考、权衡。我们在课堂教学研讨中常常为此再三强调,而且几乎十分严苛地要求教师一旦进入研究课,必须十分准确地表述本课学生所要达成的学习内容和程度,还有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所获得相应学习效果的学习条件和相关行动。对于学习效果也应该有相应的词语来表述。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是如此,而对于情感态度价值观范畴的内容我们不建议放入其中,因为其积极情感和态度、正确的价值观应在每堂课都应保持一致,时时关注,而不该放入检测的目标。尽管如此,我们在日常的研究课当中,拿到手的教案、学案上的目标的描述,仍会出现因人而异的不足和问题,新手更是感到无从下手。我们说,对于一堂课的目标,老师应该十分清楚,是能够做到还是不能够做到,不能够做到的就要放低目标,表达时应十分清楚,不要出现交叉,也尽量回避用程式化的三维目标式的表述方法。句子尽量要简短,能说清为要旨,用词要准确,目标的表述也不能贪多求全,集中两三点就可。但事实上,强调的效果不尽人意,还得有个过程。
支架式教学的第二个特征是教学策略的使用,对于这一点,所有学科的老师都十分关注,不必你作过多的强调。但是对于老师来讲,他注意到了教学策略的运用,但却时常找不到适合学生的策略,教学方式的单一仍然是我们推进讨论的难题。他以为这样就可以了,可事实上学生根本不感兴趣,或者十分迷惑,不知道你想让他干什么。我们许多学科都遇到了这个问题。我曾经参加过体育组和艺术组的课堂研讨,发现这样的案例很多,而且老师对此毫无办法,只能求助校外有丰富经验的老师,方使得以缓解。这种教学策略的实施,一是没有经验所致,另外一个更重要的原因,也就是一个很大的隐患就是对学生的不了解,不仅不了解学生学前情况,也不了解学生学此内容会出现的情况。潜意识中的参照物不是学生,而是自己(我可以想出很多例子来验证这种现象的存在)。实际上对于教学策略的运用,支架式教学的理论是要求其效果是学生能最后独立解决学习问题完成学习任务,而不是一味地在老师的帮助和提示下完成学习目标,这就要考虑到前面所说的教学目标要非常集中,同时教学策略使用上也会学会渐撤支架,放手让学生发生真正的学习。这里有两个误区常常会出现,一是老师误以为支架式教学就是要处处搭建支架以帮助学生学习,二是误以为支架式教学非得先给学生支架,然后再渐渐撤离支架。一旦进入程序化,那么这种理论的先进性和实践性就荡然无存。教学策略的使用,其目的支持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而不是你教学策略本身的模式。还是一句话,教学策略的使用,既要对学生的学习十分了解,也要使自己更富有高于学生学习策略的多样化的选择,有创意的使用。譬如说,为什么人家老师拿一根绳子能玩出很多花样,而我们只知道绳子是用来跳绳的呢?差距就在这里。
支架式教学的第三个特征是互动生成的特征,互动必然生成,关键是怎么处理生成,这完全由老师来引导深入。我们曾将此作为重点内容来观察,以此来讨论并归纳老师应该如何有效利用互动生成来推动课堂学习深入下去。一开始,我们将其现场实录的相关情况进行分类,是肯定否定式的,还是激励类的,抑或是再组织教学类的。随着研究的推进,我们反复甄别这样做的效果,有何改良的意见。数学组曾就此作专题研讨,并邀请我市名师团队指导,进行公开活动。关于互动生成,也有很多难点,最突出的有几种情形,一是对分小组学习的指导,比较难兼顾到全局,或者如何指导小组合作学习并无特别有效的办法,这是大家普遍的反应。第二是过分地陷入到一对一的对话中,置整体不顾,或者是一对一不能深入下去而显得尴尬万分。教师和学生同样显得十分紧张,智慧缺失,生成就到此为止。
支架式教学的第四个特征是情感支持,这里不仅指老师对学生的支持,也指学生获得学习同伴的支持。关于温暖性课堂建设,这里涉及到内容很多,最多的可能就是教师伦理的建设,以目前我们的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处理相对简单,尤其是新手,其局促感十分明显,对学生关注太少,这是经验问题,当然也涉及到教师的职业态度和处事能力。第二个问题是学习本身的问题,一个有经验的老师,往往不是靠表面化的激励手段或身体表达,更重要的是依靠学习本身激发学生热烈的情感。因为学生热爱学习,由学习中享受到的快乐,才是最为有效,也是最为根本的。关于支架型的情感支持,有关论述很多,这里还涉及到师生关系说,还涉及心理学,有的还对学习情感作仔细分类研究,这些内容我们都曾经提及过,有的内容还学习过。但在实践运用中,这块十分薄弱,因为这很难检测,很难描述,不能妄加评判。对此,我们还将逐步推入。当然这关键仍然在老师,做一个有道德的老师。
后记
一所农村小学校,办学历史短,新教师多,对于课堂教学研究的困难来自多方面,最大的困难还是来自内部,大多数同事对于这种改良的愿望并不强烈,意识和氛围还没有与之相配套,他们生活无忧,工作上习惯于现状的流转,改革的欲望比较被动,真正的热情没有被激发,由此生成的主动性和智慧还比较匮乏,靠强行推进的外部力量的效果并不理想。对于校长和管理团队,以及少数有志于改良的教师,在组织上遇到的阻力不小。同时,对于这样的普通小学,也缺乏学术和技术更有力的支持,仅靠自己的力量和觉醒还不足以树立强大的自信,确立更为准确的目标和更切合实际的行动步骤。行政主管部门对于学校具体的内部改良计划,事实上也不可能关注得如此细致周到。几年的努力,我们尽了一些力量,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但远没有大面积地推行起来,课堂上的问题仍层出不穷。这些都是事实,我们呈现的案例和思考还很不成熟。但诚如文章前绪所言,我们并不感到沮丧,因为这的确是件很难做的事情,我想不仅仅是我们学校。我们需要更加积极的作为是,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思考,对于实际的现场作更客观的观察和分析,要说服不同的人越来越多的加入进来,只要形成一支有着共同愿望的一定数量的团队,凝聚更多人的智慧,唤起更多人的热情,更细致地理清思路,放慢脚步,坚定方向,接下去我们想像中的困难可能并不可怕。微薄的力量,但仍然可以发散自己的光和热,在前进的道路上克服种种困难,对于自己,也是收获也是成长,对于别人,也是启迪也是警醒。
愿更多的人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