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栏
课时目标
|
1、通过对比森林、鹿群前后不同的句子,引导学生理解狼与森林和鹿群之间的关系。
2、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理解保护生态平衡、维护大自然规律的道理。
3、围绕补充的课外文章,阐述农夫、田鼠、蛇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理解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 |
目 标 |
环 节 支 持 |
主课题思想在
设计中的体现 |
1、复习导入 |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狼和鹿》,齐读课题。
2、出示词组,指名读,齐读。
凯巴伯 葱绿 生机勃勃
捕杀 特意 消退
提防 传染 血泊 |
检查学生在第一课时字词的学习情况,查漏补缺。
|
2、引导学生理清狼鹿关系。
3、引导学生理清居民与狼的关系,理解“恨透”的含义,为引出下文做铺垫。
4、捕杀狼之前和捕杀狼之后,森林和鹿群的变化对比。
5、引出狼是“功臣”,鹿是“祸首”,但人才是破坏生态平衡的真正凶手。
6、作业布置
|
二、狼鹿关系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一百多年以前,狼和鹿共同生活在凯巴伯森林,那你们知道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吗?
你从哪里得到答案的?出示句子:但鹿群的后面……
(1)引读:但鹿群的后面,常常跟着---(生读)
(2)狼在寻找什么样的机会呢?对鹿下毒手的机会
(3)鹿呢?点红“提防”指读,这个词语是什么意思?
(4)想象一下,狼怎样暗算鹿?鹿是怎样提防狼的暗算?
小结:是的,在和谐的凯巴伯森林,狼鹿共存, 狼找机会对鹿下毒手,鹿时刻提防狼的暗算,他们有欢声笑语,也危机四伏。
三、居民与狼鹿的关系
1.当地居民与狼和鹿又有什么关系呢?同学们大声读读第2段,能不能找到答案。
他们为了保护鹿,去捕杀狼,对鹿的喜爱使得他们恨透了狼。
A .出示节2句1,齐读句子,点红“恨透” /你是怎么理解这个词语?你读/真是恨到了极点,恨得咬牙切齿,你读/一齐读
B.(完整出示)再来读读这段话,,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居民恨透了狼?
(1)句1,-生答---大规模地,有组织地去杀狼。引读,因为---所以--
(2)句2,生答---(真是惨不忍睹呀!)、你体会到了什么?(这是一个怎样的场面?)/谁来读好这句话(真是场面血腥)
对比:在枪口下,狼一直跟着一只,倒下了。
(3)句3,生答—引读,点红“25年”“六千多只” 时间之长,狼死的数量之多,令人无法想象。
小结:这真是恨之入骨啊,让我们用朗读来表达。一齐读。
2.捕杀狼之后,森林和鹿群出现了怎样的变化?
A. 我们先来看看凯巴伯森林。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到描写凯巴伯森林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来。
捕杀狼之前:学生找到文章1、2句。
(1)读读这段文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森林充满了活力/森林真是植物的世界/动物的乐园/真像一幅美丽的画卷)
(2)(出示森林美景)一百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蓝天白云,小草青青,鸟儿歌唱,鹿儿嬉戏,多美的画面。
(3)谁来美美地读读这一段话?指读/我听出了你对森林的赞美/森林美,你的朗读更美/来,一齐读
捕杀狼之后:指名读:“随着鹿群的大量……整个森林像着了火一样,绿色在消退,枯黄在蔓延。”
这里有一组反义词,谁来说说看(点红)/什么在消退?什么在蔓延?/
读着这句话,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哪些景象?心情如何?有什么感想 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吧!(指名读,齐读。)
鹿吃光了所有绿色植物,所以绿色消退了。只剩下枯枝败叶,所以枯黄在蔓延。
B.师小结:短短25年,森林从一片葱绿、生机勃勃变成了遍地枯黄,满目苍夷。再来看鹿群有什么变化,同样的,浏览全文,找到描写鹿群的句子,用直线画出。
(1)之前:出示句子:那时森林里......暗算。点红:四千只鹿
原先森林中大约有4000只鹿,他们要时刻提防狼的暗算。
(2)之后:出示句子:凯巴伯森林......十万只。点红:十万只
从四千到10万,整整增加了几倍-25倍。想象一下,当我们来到凯巴伯森林,放眼远眺,看到的是什么?再放眼远眺,你看到的还是什么?密密麻麻都是鹿,(切换) 这就是——鹿的王国。
(3)鹿群从此幸福的生活在王国里了吗?不,没过多久,一场灾难降临了。
再后来:出示句子:疾病像。。。。。。仅仅两个冬天,......八千只病鹿。
仔细读读,你从哪里看出这是一场灾难?
相机点红
① 点红句子/指读,你读出了“妖魔的影子”为什么这么读?(疾病的可怕)你读出来“游荡”为什么这么读?(疾病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一起读(鹿群受到疾病的威胁)
句子对比:疾病在鹿群中传播。
作者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写出了疾病的可怕。
你还从哪里看出这是一场灾难?
②生答,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吗?/引读,点红“仅仅”“六万只”“ 八千只”
你体会到了什么?(疾病让鹿快速的死去,疾病让鹿大量的死去!)
③谁来读这两句话?你读。这让人震惊,这让人难以置信/一起读。
三、师小结:鹿群和森林的变化翻天覆地,这变化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1.出示课文第四段
(1)狼竟然是——“功臣”(板书),“功臣”是什么意思?
点红“森林”/狼对森林有什么功劳呢?(指人答)/引读/(狼吃掉一部分鹿,其实是在保护森林)
狼对“鹿群”又有什么功劳呢?(指人答)/引读/狼吃掉病鹿,其实是在保护鹿呀/
这真是出乎人们的意料,一齐读
(2)鹿竟然是祸首,(板书)“祸首”是什么意思?
引读,点红“破坏森林、毁灭自己”为什么这样说?联系上文来说说/同桌们说一说,看读说得更明白、更具体/指生说
师总结:人们为了保护鹿,去捕杀狼。导致鹿没有天敌,大量繁殖。从4千增加到了十万。但是这么多鹿吃光了所有植物,森林被破坏了。所以森林有葱绿变成了枯黄。
没有植物,鹿群没有食物,被大量饿死。没有狼吃掉病鹿,病鹿把疾病传染给了其他鹿,鹿群大量病死。所以鹿群又只剩下八千只病鹿了。
所以我们说狼是功臣,鹿是祸首。
2、感悟“真正的祸首”
1、小结:狼凶残,令人痛恨,鹿温顺,令人喜爱,可当人类捕杀了狼以后,森林遭到了破坏,鹿群遭到了毁灭,学到这里,同学们,你有什么想说吗?
(森林离不开鹿,也离不开狼)(狼是鹿的天敌,可鹿的存在离不开狼)(就因为人们盲目的爱,无知的恨,最终酿成了大错)
2、揭示“生态平衡”
狼、鹿、林和谐相处,这就是生态平衡,人们捕杀狼,就是打断了其中重要的一环,大自然也就失去了平衡,失去了和谐。
3、揭示真正的凶手
所以造成狼死,林毁,鹿亡的真正凶手是谁——人,是人打破了生态平衡,打破了大自然的和谐。
3.弥补措施,再现和谐
1、本文描述的是一件真实的事,它就发生在美国西部的洛基山脉中的凯巴伯森林中,当时的人们明白了一切之后,就一边放狼,一边放鹿,一边种树,慢慢凯巴伯森林恢复了生机。
2、配乐播放画面
引述:看,现在的森林,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机,森林--,小鸟---,活泼而美丽的鹿---(多么美丽的画面呀!)
3、看来,只有了解大自然的规律,保持生态平衡,才能让大自然永远充满生机,记住这句话(出示)。
这里还有一个例子
几十年前,广东沿海发生了一次海啸,是台风引起的,许多田地和村庄被海水淹没了。这场洪水过后,那儿的庄稼总得不到好收成,接连几年都是这样,即使风调雨顺,也不见起色。后来.老农们想出了一个办法,他们托人去外地买了一批蛇回来,把蛇放到田里。说也奇怪,那一年庄稼就获得了丰收。大家不明白这是什么道理。老农把秘密说破了,原来那场洪水把深藏在洞里的蛇都给淹死了,田鼠却游到树上和山坡上,保住了性命。后来洪水退了,田鼠又回到田里糟蹋庄稼,没有蛇来捕捉它们,它们繁殖得特别快,庄稼都让田鼠给糟蹋了。现在田里又有了蛇,大量的田鼠让蛇给吃掉了,因而庄稼又得到了好收成。
这个例子中谁是功臣,谁是祸首,为什么?
作业(任选一题)
(1)做一做:请你为凯巴伯森林的入口处设计一块警示牌,把想要告诫人们的话写下来。
(2)找一找:在我们身边,你看到、听到过哪些破坏生态平衡的行为呢?
(3)讲一讲:请同学们把这个故事讲给其他人听,让他们也加入到自觉保护生态平衡的队伍中来
|
抓住关键词语,理解“机会”、“提防”的意思,理清狼和鹿一开始的关系
通过理解“恨透”,为下文居民捕杀狼做铺垫,顺理成章。
教师引导学生找出捕杀狼之间的森林和捕杀狼之后森林的句子,进行对比,使学生初步感知捕杀狼对森林是有危害的,搭建支架。紧接着,让学生学着老师的方法,也来对比鹿群在捕杀狼和捕杀狼之后的不同,初步感知,捕杀狼对鹿的危害,这一步其实是拆除脚手架,检验学生是否掌握的一步。
通过理解“功臣”、“祸首”的意思,引出学生对保护生态平衡重要性的理解,而破坏这一切的人才是真正的凶手。这里重在引导学生自己说出真正的凶手是谁,为进一步理解保护生态平衡重要性加深印象。
出示例子,进行对比,让学生自己说说祸首是谁,功臣是谁,既是对课文的进一步理解,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说话能力。通过对比,使文体更突出。
选做题,把选择交给学生,激发他们做作业的兴趣,也是对课文内容的进一步巩固。
|
板书
设计 |
18、狼 和 鹿
功臣 祸首
真正的凶手 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