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信息详情 首页>信息详情
课题研究实验课教案《沙漠中的绿洲》——阮云蕾
[发布时间2015年5月25日]
昆山市振华实验小学课题研究实验课教案
年级__四___ 学科__语文____  执教__  阮云蕾   日期 _5.25 _
课题实验课理念
 
通过教学任务分析,了解知识的前后联系,通过分析的结论诊断学生已经具备的知识,制定使能目标揭示学习内容所需要的必要条件,帮助学生消除在独立解决问题时的实际发展水平与潜在水平之间存在的差异,以此步步推理,层级展开,层层的过渡性“桥梁”支撑整个教学。这也为支架式教学的实施提供必要的依据。
学校主课题
支架式教学的实践与反思的研究
个人研究的课题
小学低年级语文学科支架式教学的实践与反思的研究
教学目
课时目标
 
1、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解决沙漠中的绿洲是怎么形成的。
2、学习衬托的写法,在沙漠恶劣与绿洲美好的对比中,感受阿联酋人民改造沙漠、改善生存环境的壮举的勇敢和艰辛。
3、了解阿联酋人民如何精心侍弄花草,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的。从而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激发热爱大自然、保护人类家园的的情感。
目标制定
依据说明
课程标准
 
新课标强调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地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
编写意图
 
《沙漠中的绿洲》这篇课文中的绿洲不是自然天成的,而是人工制造的,因此它更需要人们付出艰辛的劳动和汗水,也更值得人们珍惜。课文介绍了阿联酋人民在茫茫沙漠中为了改善生活环境,辛勤种植并精心侍弄花草树木,终于建成绿洲的壮举,表现了阿联酋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 
学生现有水平
 
1.学生已具有初步的感受、理解、评价能力。
2.学生已具备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的能力,能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部分学生已掌握一定的朗读技巧,能运用适当的语调、速度和节奏。
3.部分学生有一定的概括能力,能表达自己所想。
使能
目标
实现课时目标1的使能目标
使能目标(1):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说说沙漠中的绿洲是怎么形成的。
使能目标(2):学习衬托的写法,在沙漠恶劣与绿洲美好的对比中,感受阿联酋人民改造沙漠、改善生存环境的壮举的勇敢和艰辛。
使能目标(3):了解阿联酋人民如何精心侍弄花草,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的。从而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激发热爱大自然、保护人类家园的的情感。
 
学习重难点
重点:学习衬托的写法,在沙漠恶劣与绿洲美好的对比中,感受阿联酋人民改造沙漠、改善生存环境的壮举的勇敢和艰辛。
难点:了解阿联酋人民如何精心侍弄花草,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的。从而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激发热爱大自然、保护人类家园的的情感。
学习
过程
学习
内容
师生活动设计
(简要表述学生学习活动内容、教师分步实施教学行为)
设计意图
板块一
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8课——沙漠中的绿洲。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阿联酋到处是白茫茫的——沙漠,是一个不毛之地,在这白茫茫的沙漠中,有着星罗棋布的绿洲——那是城市。
3、沙漠中的绿洲是怎么样的呢?速读第二自然段,找一找。
绿树成荫、鲜花遍地、,你觉得这绿洲的环境怎么样?(美丽)
4、过渡:在浩如大海的沙漠中怎么会有如此美丽的绿洲的呢?我们一起来探索这“绿洲”之谜。
 
 
 
 
 
 
 
 
 
唤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回忆。
借第一自然段点题。“白茫茫的沙漠中,有着星罗棋布的绿洲”,从而引出本课的主要教学目标:这些绿洲是怎么会有的呢?接着分两部分探索绿洲之谜。
 
 
 
 
 
 
 
 
 
 
 
 
 
板块二
 
 
 
 
 
 
 
 
 
 
 
 
 
 
 
 
 
 
 
 
 
 
 
 
 
 
 
 
 
 
 
 
 
探秘“绿洲” 辛勤种植
 
 
 
 
 
 
 
 
 
 
 
 
 
 
 
 
 
 
 
 
 
 
1,自由读第三自然段,画出你觉得最重要的句子。
出示:阿拉伯朋友告诉我们,这里的每一株小树,每一棵小草,都是国家花很大的代价培植的。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在这里,培育一棵树的费用抵得上培养一个孩子。
老师粗略地计算一下,在我们农村培养一个孩子至少需要两万元。照这样算,建造一个中心公园需要多少钱呢?(彩图出示阿联酋迪拜中心公园)
下面大家一起来算一下,老师数树,大家计算钱。
  一棵 —— 两万。  两棵 —— 四万。  三棵 —— 六万。
  四棵 —— 八万。  五棵 —— 十万。  ……
125棵 —— 一千万!(一亿元!)
1250棵 —— 一亿元
  师:需要这么多钱啊,你相信吗?老师就不信,建造一个公园就需要这么多钱啊,都花什么地方去了?能告诉我吗?
  生:他们从国外买来泥土,买来淡水,买来树苗和花草。
  师:什么?泥土也要买?
  生:因为土是咸的。
  师:水也要买?
  生:水也是咸的。
  师:原来如此,泥土、淡水、树苗和花草都需要花钱买来。
  生:他们又把咸而板结的沙石挖去……
  师:什么,挖沙石也要钱?
  生:工钱。
  师:老师有点相信了。
  生:他们还在土中埋下自来水管。
  师:一根自来水管值不了多少钱。
  生:是纵横交错的自来水管。
  师:你来在黑板上画给老师看一看。 (生在黑板上画数不清的交错的“水管”)
  师:原来那么多的水管,老师现在相信了。
师:谁来读一读?让老师相信阿联酋人花了这么大的代价培植花草树木。
评价:感受到这是一个壮举,阿联酋人民了不起!付出代价是巨大的。嗯!老师听到了你改造环境、克服困难的决心。
2,那阿联酋人民为什么愿意花费这么大的代价来培植花草树木呢?
(1)“人类有了绿树、鲜花和小草,生活才更加美丽。”阿拉伯朋友这样说。
(2)出示:原先这里是沙漠,地面全是白花花的盐碱,好像罩着一层硬硬的壳。这里,土是咸的,水也是咸的,简直是块不毛之地!
谁来读一读,你觉得原来的迪拜怎么样?你有什么感受?
如果把这句话去掉好不好?说说原因。
很明显,少了这几句话,感觉大不一样。反过来说,正因为这几句对阿联酋恶劣的自然环境的介绍,才让我们对“每一株小树,每一棵小草,都是国家花很大的代价培植的”,“在这里,培育一棵树的费用抵得上培养一个孩子”这样的描写有了很深的体会,这样的恶劣环境——(引读)并没有难倒阿联酋人民,你觉得阿联酋人民怎么样?不畏艰难,勤劳坚强。
  这里运用的就是衬托的方法,衬托就是为了使某件事物或者某个人的特征、性格更加突出,而用另外一些事物或人放在一起加以描述,达到陪衬或对照的效果。
下面这段话,是写猫捉老鼠的。请大家读一读,讨论一下文段中的衬托手法。
星期六的晚上,奶奶特地烙了油饼,热气腾腾的油饼喷发出一阵阵诱人的香味。这香味被一只黑乎乎的老鼠闻着了,它从洞口探出头来,贼溜溜的眼睛向四周张望了一下,就钻出了洞口。忽然,它似乎察觉到有什么声响,又把头缩了进去。过了一会儿,它再一次探头探脑地出了洞。只见它动了动鼻子,桌子上油饼的香味,馋得它心里痒痒的。它伏在地上,突然把身子一缩,向桌子上蹿去。就在这一眨眼的工夫,早已埋伏在屋角的小花猫犹如闪电般地蹿上去,一下咬住老鼠,“呜呜”哼着跑向后屋去了。
作者在写猫的同时,没有忽略对老鼠的描写,正由于具体描写了老鼠的狡猾,因而更加衬托出小猫动作的敏捷和捕鼠本领的高超。
所以同学们在写作时要注意运用衬托的手法。为了使某件事物或者某个人的特征、性格更加突出,而用另外一些事物或人放在一起加以描述,达到陪衬或对照的效果。
师:听了你们的话,老师相信了阿联酋朋友的话,阿联酋人民为植树种花“创造美好环境”所付出的代价,从泥土、淡水、到树苗、花草,都需要从国外买来,还要经过复杂的程序才能把花草和树木栽下,可见要在沙漠中开辟出绿洲是很不容易的。
 
 
 
 
 
 
 
 
 
 
 
 
 
 
 
 
 
 
 
 
 
 
 
 
 
 
 
 
 
 
 
 
 
 
 
 
 
 
 
挖掘教学资源,通过算账的方式帮助学生了解国家为植树种花所付出的代价,从泥土、淡水、到树苗、花草,都需要从国外买来,还要经过复杂的程序才能把花草和树木栽下,可见要在沙漠中开辟出绿洲是很不容易的。
 
 
 
 
 
 
 
 
 
 
 
 
 
 
 
 
 
 
 
 
 
 
 
 
 
 
 
 
 
 
 
 
 
 
 
 
 
 
 
 
 
 
 
 
 
 
 
 
 
 
 
 
 
 
 
 
 
 
 
 
 
 
 
 
 
 
 
 
 
 
 
 
 
 
 
 
 
 
 
 
 
 
 
 
 
抛出问题,为什么要写沙漠,引入衬托手法的教学,并用《猫抓老鼠》的片段进行进一步分析,然后结束这一部分的探秘。
 
 
 
 
 
 
 
 
 
 
 
 
 
 
 
 
 
 
 
 
 
 
 
 
 
体现支架式教学由教师示范——教师指导——学生自学——相互讨论——学生交流这一过程。
 
 
 
 
 
板块三
继续探秘:精心侍弄
 
那么阿联酋人民又是怎么对待这好不容易开辟出来的绿洲的呢?
请大家默读全文,找出最重要的一句话(阿联酋人民是怎样对待这来之不易的花草树木的?)
出示:阿联酋人民像爱护孩子一样,精心侍弄着这些花草树木。
谁来读读这句话?这里“侍弄”是什么意思?用自己的话说说。(仔细照看、料理、照顾)
那么作者是怎么写阿联酋人民是怎样精心侍弄花草树木的呢?(园林工人浇水的事。)
出示: 那天清晨,我们在迪拜最大的中心公园漫步,正巧碰上一个穿黄马甲的园林工人在浇水。
  “这下面都有自来水管,还需要浇水?”我们指着那些树和草皮问。
  “不,不!”园林工人竖起一个手指连连摇着,又从路边一个大箱子里拉出一根大皮管。霎时,一阵雨雾从空中洒下来,把树叶、草和花上的尘土淋得干干净净。眨眼工夫,树叶更绿,小草更翠,鲜花更艳。园林工人高兴地笑了,做了个洗脸的动作,说:“你看,它们更漂亮了!”
   从这件事中,你知道了什么?
虽然有地下水管给花草浇水,但还是每天给花草浇水,为的是使花草更漂亮。
  过渡:是啊,刚浇完水的花草树木更加美丽、青翠了,请同学们一起读一读课文第六小节。
同学们,在阿联酋,仅仅是园林工人会这样做吗?你能从文中找到依据吗?
相机出示:地上没有一片落叶,更不见有人攀树枝,摘鲜花,或是在草地上行走。
练读。你觉得读好这句话要读出什么?(读出人们如何爱惜的感情)那你能读好吗?试一试!
9、耳闻目睹了阿联酋人民的言行,作者不禁感慨道——
 相机出示:阿联酋人民像爱护孩子一样,精心侍弄着这些花草树木。正是有了这些……生存环境。”
    学完课文,我们知道了,阿联酋人民爱护花草树木是因为(    )(   )
总结:正是由于阿联酋人民精心种植、辛勤浇灌、细心呵护,像爱孩子一样精心侍弄着这些花草树木,才有了今天阿联酋人民良好的生存环境。
  现在,请大家一起欣赏迪拜的风光。(实物投影,出示照片)
 
 
 
从绿洲的建造来之不易,过渡到,阿联酋人民是如何对待这来之不易的绿洲的?进入4、5、6自然段的教学。
 
 
 
 
 
 
 
 
 
 
 
 
 
 
 
 
 
 
 
 
 
 
 
 
 
 
 
 
 
 
 
 
 
 
 
 
 
以一个园林工人的精心照料为例,,通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体会阿联酋人民侍弄花草的精心,在交流的过程中贯穿朗读训练的指导,学生的自主性得以发挥。再联系第二自然段所见,说明迪拜人对花草树木的珍惜和爱护。从而引发作者的感叹,引导学生朗读第7自然段,感受是作者对阿联酋人民的赞扬和由此引发的感慨。
 
 
 
 
 
 
 
 
 
 
 
 
 
 
 
 
 
 
 
 
 
 
 
 
 
以文字的感悟加上图片渲染,使学生有一个更直观地感受,感受到迪拜现状之美,更加真切地体会阿联酋人民付出的代价,同时让学生通过在课前搜集资料的方式独立地去发现,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知识和能力。
 
 
 
 
板块四
联系实际,谈谈体会
 
过渡:虽然阿联酋的环境不适合植物的生长,可阿联酋人民却不怕困难,为了把自己的家园建设的更加美好付出了很大代价。学习了这篇课文,你能结合自己生活的周边环境谈谈自己的打算吗?
 
引到学生从身边环境出发谈谈感受,使学生通过学文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并纠正学生的日常行为。从情感的角度看,这一设计还延续着课文内在情感的发展过程,熏陶着我们每个学生,达到了双性统一的教学效果。让学生有保护环境的意识与行动,深化主题。
板块五
总结
是啊,人类有了绿树、鲜花和小草,生活才更加美丽,让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一起来保护我们周围的环境吧!
 
板书
设计
 
19   沙漠中的绿洲
代价大
不毛之地——————绿树成阴、鲜花遍地
辛勤种植、精心侍弄
耳闻     目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