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信息详情 首页>信息详情
一起成长 一起学习
[发布时间2014年11月10日]
一起成长  一起学习
张凤良
(一)没有我们的成长,就没有孩子的成长
我找两位学生谈话,一位是作业经常拖拉的学生,一位是经常闯祸让大家都感到讨厌的学生,这两类学生都是老师的“心中大患”。假如没有这两类学生,老师有多开心。经常拖拉作业的学生,我看到的是一张忧郁的脸,偶尔露一点笑容,她的笑在整个谈话中给我印象是最深的。她不会看钟表上的时间,说不清回家后时间的安排。还有一点是她反复强调的,她做完作业后爸爸妈妈经常出去打麻 将,留她一个人在家睡觉。老师觉得这个学生太懒了,作业很少能及时做完,有时上个礼拜的作业这个礼拜还没有交上。这是个可怜的孩子,她很苦恼,她没办法改好这个毛病。我觉得,主要问题是不在孩子身上。孩子的成长实际上“一起成长”的效应,意思是父母和老师一起成长,这个孩子才有可能成长。这个孩子不是天生就这样的,是累积而成的,其中的道理我想不要说得太清楚,因为说出来不好听。事情已然这样了,家长不能一起成长的话,孩子不会有多大改观。所以帮助家长认识到这一点,比给孩子讲道理更重要。
第二个孩子确实是个不招人喜欢的学生。他与那些经常捣乱的同学牵牵扯扯,并以此为乐。他的家是一个很正常的家庭,但在一次事件中,家长很不配合学校,与学校唱对台戏。家长给孩子犯错撑腰,其实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这样做让很多孩子失去了方向,到底谁对谁错。老师当然对这些家长有想法,这种想法自然会影响到他的孩子。老师也是普通人,很难做到“爱是无私”的;但当老师不喜欢一个学生时,这个学生会越来越招人厌。我问他快乐吗?他说不出来。他不知道什么样的快乐才是我问的那种快乐。孩子还小,但这个美好的童年,似乎已经有点不太健康了。很多人都把淘气当作孩子的天性,以为不要紧,长大了自然会好,其实这是很有风险的。谁说这淘气里有什么呢?连基本的是与非都搞颠倒了,还会正常吗?吃亏的最终还是学生。
所以“一起成长、一起学习”很重要,学生的成长环境不改变,靠他一己之力,这几乎是在说天方夜谭的故事,很多人都懂这个道理,但做起来很多人做不到。
(二)我们与年轻老师一起成长
我们学校里有很多老师是年轻老师,我们经常批评他们,事实上他们的缺点真不少,有的还很任性,耍脾气。我们几个年纪大一点的经常讨论这种事,觉得办法不多。不过我们也很努力,还是创造很多机会让他们展示展示,说穿了,就是逼着他们往前赶。有的老师成长很快,有的老师几乎还是原地踏步。
把老师分类很可怕。因为他们也是大人,大人都是要面子的,但事实上,从工作上的角度上看,确实已经开始出现分层了。
管好学校很难,作为领导来讲,管好学校最主要是管好老师,管好一个老师就相当于管好一批学生。其实我们也一直在反思,怎么样才能管好这些老师。不要太着急,当然也不能不作为。往细了想,我们管老师和老师管学生,有些道理是相通的,那就是我们自己也要成长。我们的身份是活在与老师关系里的,没有老师,那你也不是校长,也不是领导。人与人的心有无限远的距离,反过来说,人与人的心有无限接近的可能。关系不就是心的靠近吗?
我们管老师,但我们很少去了解老师的心,因为时间不够用,而且去了解一个人的心真的很难。就像老师管学生,要做完一天的常规工作都显得急匆匆,哪有时间去琢磨学生到底在想什么。
最近我们在搞一个数学科研活动,我跟月明校长说,其实科研(狭义上)不是老师的主要矛盾,主要矛盾是那些收不集的作业,补不完的差生,难管的课堂纪律,还有一些不讲道理的家长,这才是他们的“要害”。但这些问题我们怎么去解决呢?我们自己也是老师,这些问题会永远存在,只是解决得好一些与解决得不好之间的差距。这些问题会一直存在,而且这些问题往往不是教育问题,而是社会问题,学校里的老师能风雨一肩挑吗?既没有这个本事,也没有这个责任。
我们知道问题所在,但我们在问题面前没有什么好的办法。所以,我们要一起学习,一起成长。把问题研究透,去尝试各种办法,与老师同遭遇,站在老师的立场,才会有一个好的出路。
(三)“一起”才能“成长”
学校工作是一个有无限创意的工作,这种体验老师很少有。今天可以与昨天不一样,但大多数老师,包括我,一直觉得我们在过着重复的日子,感到枯燥。我们可以过得不一样,但过得不一样要有这种能力。
培本实小鼓号队在这次比赛中获特等奖,我看了他们的视频,也请教他们是怎么练的。他们说他们艺术组全体老师一起排练的。我想如果我们这样做,一定会遇到很多问题,课务啊,有空没有啊,出工不出力啊等等,当然或许我们也行。我想说是老师的团队合作能力铸就了一所好学校,学校里老师个个都强,还不是好学校,每个团队都强才是好学校。培本老师没有人迟到,没有人有怨言,能力大小不要紧,大家一起努力才重要。一起成长一起学习,最重要。
我们搞活动,也常常提团队,因为团队太重要了,要上比赛课,上展示课,组建团队去磨,去试教,对那个上课的老师很有作用,上好一节课像换了一个人。但这同样对团队的每一个人来说,也是大有好处的。以前我们没有这个习惯,现在好多了,课的质量也好多了,但总体上还要努力,特别是团队的意识。我们与强校之间的差距,就是团队之间的差距,而且能力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那种精神。现在都说学校文化,这就是学校文化,强校有好的学校文化,它想不强都难。
这个还不是最深入人心的团队意识,最能体现学校团队作用的是日常的行为方式,特别是年轻老师遇到困难了,他有主动求助团队的意识,如果他老觉得孤立,总是无援可助,那么学校里的这种人际关系很差了,团队只是表面上的,是被组建的,真正的情况是各自为政,吹牛聊天的是娱乐,工作上无合作。这种学校就没有后劲可言了。有困难主动求助,接受别人的帮助,而且会有人,会有一些人、一群人来主动帮助你,帮助你出点子,帮助你做些事,甚至陪你完成最艰难的环节,无形之中团队意识深入人心。人心温暖,这是最有感召力的,大家总是在一起成长,一起学习。
(四)有一种困难叫成长
我们整个社会环境、教育环境,对“一起成长、一起学习”这个无论说意识还是说氛围、理念的推行,是有障碍的。所以我把它提出来,拟将它作为一种理想,抑或是一种办学理念,甚至可以作为校训。
成长,对于个体来讲,内涵无法解释,也没能力解释,但它同时作为教育的一个热词,又必须去认真解释。我曾经在很长时间去搜集、删选哪一种品质可以作为人的核心要素,把它当作大家共勉的目标,把它当作校训提出来。但最后总觉得哪一个都不是,因为它是虚拟的,不可实现的。而成长,是每个人必须经历的。有人说成长的高度取决于失败的程度,但并非所有的失败和挫折都能换来成长,这就迎来了一些无法解释的命题。教育的本质无非就是获得成长,不仅是学生,更重要的是我们。因为只有我们成长了,才能引领孩子的成长。我们必将是一起成长,一起学习。
我将此与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