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信息详情 首页>信息详情
实验课认识角
[发布时间2012年6月15日]

昆山市振华实验小学课题研究实验课教案

年级_ 二年级___ 学科___数学    执教__ 蒋敏__ 日期 _2011-4-6 _

课题实验课理念

 

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遵循学生学习基本规律,以学导教,循学研教,通过实验课,努力寻找一种或若干种学生起初无法独立完成的学习任务,但在教师和学习同伴帮助下能够完成学习任务的方法,并形成这样的实验意识思维习惯,最终形成较强的有效组织和指导能力。

学校主

课题

支架式教学的实践与反思的研究

个人研究的课题

小学数学学科支架式教学的实践与反思的研究

习目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能正确找出(指出)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中的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不同的方法和材料来做角。

2、操作活动中体验感知角有大小。

3、创造性使用工具和材料来制作一个角和比较角的大小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课题研究目标

以支架式教学理论为指导,在教师和学习同伴的帮助下,降低学习的难度,完成学习的任务。同时在联系生活实际和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前后知识联系

情况

认识角这一教学内容是学生在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教材从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开始逐步抽象出所学几何图形,再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活动,比如折叠、拼摆等活动加深对角的认识、掌握角的基本特征。让学生动手操作,如折纸、制角、比较角的大小等,以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为以后进一步学习三角形、长方形和正方形中的角和其他几何图形奠定基础。

学习重难点

重点:在直观感知中抽象出角的形状,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难点:体验理解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度无关。

 

课前预习及课前准备

 

预习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第64-66页的内容

    学具盒(小棒、三角尺等)、课件

 

学习

过程

学习内容

师生活动设计

(包括学生学习活动,教师教学行为,着重表述学生学习活动内容、教师分步实施教学行为)

设计意图

板块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今天老师请来了三位小帮手,想知道他们是谁吗?

2、分别出示:剪刀、钟面、扇子, 提问:他们是谁呀?

3、引导:在这些物品中就藏着今天要一起认识的新朋友——角(揭示课题)

从学生熟悉的物品——剪刀、钟面、扇子中引出角,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思考,既关注学生的原认知,又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为后面发现角的特点做铺垫。

板块二

实践操作、探究新知。

 

(一)感知角

1、谈话:想知道角的样子吗?让我们一起来找找看这些物体的角藏在哪里?(课件出示剪刀、闹钟、扇子)

2、提问:剪刀中的角在哪呢?谁想来找一找?

3、引导:老师把藏在剪刀里的角给找出来了,和你们找的一样吗?(课件出示剪刀中的角)

4、提问:那么,钟面和扇面上的角你能找出来了吗?

(二)找角

1、谈话:这些物体中都有角,我们把角请下来,好吗?这些图形都是角,他们有什么共同特征呢?其实,角在我们的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只要用心观察,就一定会发现!

2、找角:请你找一找,我们教室中哪些物体的表面也藏着角呢?

(三)认识角

1、引导:老师这有一块三角板,这上面也有角吗?拿出你们的三角板,和你的同桌相互指一指它上面的一个角。

2、摸角:拿出你的三角板,咱们感觉感觉,咱们用小手心摸摸这儿(尖尖的顶点有什么感觉),咱们顺着点往这儿摸,再顺着点往这儿摸,谁来说说有什么感觉?

3、介绍角:下面我们听听角怎么介绍自己?(播放声音)这尖尖的点叫做角的顶点,这直直的两条线叫做角的边。为了说明这个角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我们通常会在角上做一个记号,从角的一条边画一条弧线画到角的另一条边。

4、指角:咱们指着三角尺上的角一起来说说,这尖尖的点是角的?这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角就在这儿)一起比画。

5、练一练:(出示三个角)你能介绍下他们吗?请你说一说、指一指,它们的边和角分别在哪?(贴出角)老师这还为同学们准备了一个角,谁还愿意来介绍下他?让我们一起来指一指

6、思考:这些角有什么共同特征呢?他们都有几个顶点和几条边?谁来说说,全班一起说说好吗?(贴出板书)

(四)辨角

判断:听说我们认识角,课堂上来了一些客人,都争说自己是角,到底是不是呢?请小朋友们来当裁判(用手势表示),是的指出它的顶点和边,不是的说明理由。

 

 

 

 

 

 

通过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找角,比划出角的样子,挖掘学生对角的潜在表象认识,建立初步的感性表象。

 

 

 

 

 

 

 

 

 

 

 

 

 

 

 

 

 

 

学生通过分解任务,经历感知角、找角、摸角的过程,逐步发现角的特点,再由学生交流自己的认识,并通过比较,发现角的特点:一个尖尖的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在认识的基础上,再让学生指指三角板上的角,及时巩固新知。

 

 

 

 

 

 

 

 

 

 

 

 

 

 

引导学生及时巩固对角的认识,能正确迅速地指出角的顶点与两条边,在指的过程中进一步熟悉角的边的特征。

 

 

 

 

 

 

 

 

 

 

 

 

 

 

 

根据对角的认识去判断图形是否是角,巩固新知。学生在经历“感知——认识——发现——应用”的过程,注意力始终集中在任务的解决上。

 

 

板块三

全课小结,回顾新知。

学生谈谈本节课有什么收获,认识了什么图形?有什么特点?

由学生自己评价本节课收获,既突出本节课的知识重点,又提升了学生的认知策略。

板块四

动手实践,巩固新知。

(一)制作角

1、谈话:想不想拥有一个自己的角呢?(学生独立做角)

2、指一指:你能指一指自己做出来的角的顶点和边吗?

(二)比角

1、比一比:和你的同桌比一比,你们的角一样大吗?原来,我们的角是有大有小的。

2、谈话:老师也做了一个角,有谁认为自己做的角比老师大的,请高高举起来!你认为你的角比老师的大,那让我们来比一比,好吗?

3、介绍:先顶点对其,再将其中一边重合,看另一条边。

(三)感知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1、谈话:现在看看你们的本领大不大?听要求:能把你的角变得大一点吗?说说你是怎样把角变大的?

2、引导:把角的两边往外打开,角就变大了。角的两条边张开得越大,角就越大。

3、提问:说得真好,(师演示)确实是这样的。现在你们能把角变得小一点吗?这次又是怎样把角变小的?

4、引导:把两条边合起来,角就变小了。角的两条边张开得越小,角就越小。

5、谈话:看,老师现在拨了一个这么大的角(直角),你能不能拨一个比我大的角。拨好的同学举起来,我们来比一比,同学们互相看一看。能不能拨一个比它小的角?

 6、小结:原来角是有大有小的,两条边张开得越大,角就越大。两条边张开得越小,角就越小。根据你们刚才的体验,能比较这3个角的大小吗?(课件出示钟面图)

(四)角的大小与边的长度无关

1、谈话:看,又来了两个角,他们都说自己比较大,那么你觉得呢?

2、引导:为了验证我们的猜想对不对,让我们一起来比一比。想一想,我们是如何比较角的大小的?(顶点对其,一边重合)

3、观察:两个角谁大谁小呢?(红角边变长)那现在呢?

4、提问:你有什么发现吗?角的大小与什么无关呢?

(五)数角

1、提问: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角,关键要看什么?

2、谈话:角其实是平面图形中的一员,现在请大家数数下面的图形中,各有几个角,请大家先做上角的记号,再填空。

3、思考:几边形就有几个角?那六边形、十边形呢?

 

通过让学生动手做角,进一步巩固对角的特点的认识。

 

 

 

 

 

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度无关是本课教学的难点,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变大变小的过程中,初步体会角的大小与彼岸的关系,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逐步认识角与边的具体关系。在扎实认识的基础上,让学生经历比角、做角的过程,加深对知识点的掌握。使学生原有的知识与需要掌握的新知识达成一定的联系,从而降低学生接触新知识的台阶并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动力,这一环节学生的学习呈现比较明显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同时注重链接知识的“最近发展区”,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通过课件出示两个边长不同的角,在比较的动态演示中,让学生自己发现:角的大小与边的长度无关。

 

 

 

 

 

 

 

 

 

 

 

 

回顾本课的要点,让学生反思角的特征,引导学生认识到很多图形中都藏着角,让学生在数角的练习中,进一步巩固对角的认识。同时引导学生发现:几边形就有几个角。

拓展

练习

1、图片欣赏:这些建筑中也都藏着角,你能指出来吗?

2、延伸:这里有几个角?

 

 

板书

设计

认识角

顶点

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