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栏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导处工作总结
一、立足常规,加强管理,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
1.抓课程的落实。
我校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强化教学法规意识,教导处制订了《学生课堂常规要求》,定时检查与抽查相结合,加强巡查,做到了课程“开齐、上足、教好”。
2.加强“六认真”管理。
一是继续加强教学“六认真”月考核制度:每月一次例行六认真常规检查。时间上,不固定检查日期,在可准备的余地上也由原来的提前一周通知,逐步过渡到现在的提前一天通知。形式上,不固定一次检查的内容以及每月检查的次数,采取“综合全面的检查”与“重点抽查一两项内容”相结合的形式。二是举行“六认真”工作成果展示及专题研讨活动:将优秀的听课、备课、辅导记录、作业批改等材料进行集中实物展示,教导处作“六认真”工作总结,同时邀请优秀教师作经验交流。
3. 抓质量监控。
一是上半年完成了全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四年级部分学生参与了对语文、艺术学科的质量测评。
二是上半年完成了市教育局对数学学科质量的期末抽测,及格率和优秀率均达到市局相关规定。
三是上半年、下半年两次对各年级进行了一次期中质量抽测。抽测结束后每位教师进行试卷分析,指导学生订正错误,科学使用检测结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进行查缺补漏,弥补教学不足。
四是上半年期末考试各科及格率、优秀率均达到市教育局相关规定。一至六年级语文及格率分别为100%、100%、100%、99.43%、100%、100%,优秀率分别为97.94%、95.75%、74.81%、64.18%、67.25%、95.35%;数学及格率分别为98.45%、99.02%、98.85%、99.71%、97.89%、98.84%,优秀率分别为84.54%、69.61%、52.29%、66%、68.42%、84.88%;三至六年级英语及格率分别为99.62%、96.85%、96.84%、96.9%,优秀率分别为66.03%、45.85%、43.51%、72.48%。
二、搭建平台,提升业务,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
1. 继续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
一是继续聘请苏丽华、顾治民、孙国平、姚烈为学科指导专家,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来校指导青年教师。二是选派教师外出学习和培训。
2. 继续实施“青青结对”工程,评选“最美师徒”。
通过“青青结对”工程的启动,为广大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营造良好氛围,通过“最美师徒”的评比,发挥骨干教师模范带动作用以及青年教师进一步学习反思,为促进教师交流互动搭建平台。
3. 落实青年教师钢笔字、粉笔字训练和考核。
组织了我校青年教师进行钢笔字练习,其中语文青年教师增练粉笔字。学校为每一位青年教师配备习字导师,青年教师以自练为主,导师辅导为辅,一周上交一份习字作业。青年教师的优秀作品在学校“六一”艺术节上进行了展示。九月进行了青年教师写字过关考核,通过一年的练习,部分教师的钢笔字、粉笔字通过了考核。未通过考核的青年教师在新的学期继续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
三、潜心教研,碰撞领悟,增强教师专业脉动
1.常态教研——在草根教研中促进团队成长。
语文周一下午、数学周五下午、英语周四下午、科信周四上午、艺术周三上午、体育周二上午,每周半天的学科集体教研是学校传统的教研活动,本年度,各学科的教研课超过一百节,各学科组的研讨活动均有参与、有记录,规范有效,覆盖面广,尤其是学科指导专家的点评大大提高了教师对于本学科教学的认识,提高了业务水平。
2.校际交流——在联合教研中提升整体水平。
一是借助教研三片这个平台,和成员学校加强教学研究。本年度,我校承办了教研片百节评优课数学学科评比片比赛,并派出沈凤娟、姜悦、徐斯雯参加片数学、英语和综合课堂教学专题研讨活动。二是借助“培本育才”教育共同体平台,加强与共同体成员学校之间的教学研究。本年度,我校派出教师参加送教到校活动。
3.各类竞赛——在教研活动中收获优异成绩。
本年度,我校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比赛与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2012届语文微课比赛中,张匀获一等奖,朱憑、杨雅君获二等奖,钱志芳、洪娟、朱莹、马蔚兰获三等奖;在英语教师会课比赛中,倪敏黎获三等奖;在小学体育优质课评比中,章蓓获一等奖;在市学科渗透德育研讨活动中,黄欢、黄虹、沈燕菁、朱慧、宋燕、盛清华进行了公开教学;在苏州市体育教改研讨活动中,章蓓、郭强进行了公开教学;在“培本育才”共同体教研活动中,蒋佳黛、张国强进行了公开教学;在昆山市第三届“书写经典传承文明”硬笔书法比赛中,任霞获二等奖,朱莹获三等奖;在2016年昆山市中小学教师微课竞赛中,蒋敏获一等奖,盛清华、唐羲轮获二等奖;在2016年苏州市中小学教师专业素养竞赛中,2人获一等奖,4人获二等奖,6人获三等奖;在苏州市教育学会优秀教案评比中,7人获二等奖,14人获三等奖;在2016年昆山市多媒体教育软件评比中,2人获二等奖;在2016中国教育电视优秀教学课例评比中,黄虹获二等奖。
四、打造社团,创造精品,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学校把第二课堂纳入课程,社团的设置丰富多彩,根据学生特长及学科教师推荐确定各社团成员,形成制度,开足开好活动,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能力得到提高。各社团积极组织本团成员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各级各类比赛,成绩喜人。其中在2016年小学电脑制作比赛中谈吉尔、谢萌获绘画组一等奖,钟晨、徐佳豪获动画组一等奖,冯可获电子板报组一等奖;在整班铅笔字比赛中二(4)班获二等奖;在地球一小时公益画报比赛,徐默获二等奖;在昆山市第三届中小学车辆模型比赛,程勇杰、邢立坤获三等奖;在全国青少年未来工程师竞赛中,王亦杨、吕泓潍、邵梓徐获一等奖,王一博、雷灿曦、方佳怡、聂子融、仝心瑶、邢立坤、彭成阳、张延瀛、刘文婕、魏婕、林志远获二等奖,范语辰、吴庆昆、孙武、汤喆熙、白皓铭获三等奖;在苏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孙世超获三等奖;在昆山市第四届创意大赛中,孙世超、刘一骏获二等奖;在第八届“小小数学家”优秀科普小论文评选中,顾博涵等15人获一等奖,黄雨晴等15人获二等奖;在2016市中小学生节水征文评比中,王邑珺获一等奖,李欣怡获二等奖,邱宇轩获三等奖;在市中小学生规范汉字书写比赛中农榕芳获一等奖,潘雨乐获二等奖,张婕、谢萌、钟锐获三等奖;在2016年“姑苏情 诗歌创作大赛”中裴贻旭、施周易、顾博涵获奖;在市阅读之星评比中,缪紫轩获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