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黄山奇松
一、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学会本课6个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会用“屹立”、“ 饱经风霜”造句。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黄山松的奇美,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松树的。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收集有关黄山的资料,预习课文,做好批注。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1、同学们,我国幅员辽阔,景色秀美宜人,名山大川数不胜数。今天,老师要带大家一起去游览被誉为 “天下第一奇山”的黄山,领略黄山风光的独特奇妙之处。(播放黄山风光)
2.刚才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欣赏了黄山风光,看完你有什么感受?(指名学生回答)
3、是啊,同学们,欣赏了黄山风光,老师也觉得黄山实在是太美了,真想亲自去看一看。难怪人们都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以哪“四绝“闻名于世?(学生回答后课件出示黄山四绝)人们对四绝之中的奇松特别有感情,正如文中所说,“更是情有独钟”。 为何人们对黄山奇松特别偏爱呢?现在让我们再次进入这块美丽、神奇的土地,去触摸黄山松,去欣赏黄山松,去感受黄山松!(板书:奇松)(学生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
过渡语:但是,同学们要去黄山看奇松,来到黄山脚下还得买门票呢,可是老师听说了一个好消息,大家在预习时很认真,顺利通过字词、句子、对课文的整体认识这三关的话,门票就可以免费领取了,走,我们快去领门票吧!
1.词语:读一读
陡崖 屹立 情有独钟 姿态优美
盆景 宾客 饱经风霜 充满生机
声誉 屏障 卧室
2.句子:
①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重点指导“遒劲”,尤其是多音字“劲”,容易读错,多读几遍。)
②黄山最妙的观松处,当然是曾被徐霞客称为“黄山绝胜处”的玉屏楼了。(句子较长,指导学生注意了停顿,就能把句子读好了。)
3、整体感知课文: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松树?
(三).精读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师述:只要我们来到黄山,山顶上,陡崖边,处处都有黄山松潇洒、挺秀的身影,看它们来了。(课件播放)
指导朗读:黄山奇松那么“潇洒、挺秀”,你喜欢吗?朗读时就要读出赞美、喜爱的感情。
自由读,齐读。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设疑:我们爬啊爬,终于来到了曾被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称为“黄山绝胜处”的玉屏楼,这玉屏楼可是黄山最妙的观松处。(课件播放玉屏楼)那么,在玉屏楼前可以看到哪些奇松?(学生回答后师板书: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
(2)它们到底“奇”在什么地方呢?(学生按要求自由读第2自然段)
(课件出示自读小提示:用不同的符号划出具体描写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的句子并读一读,想一想它们奇在什么地方?标出来,在旁边做批注。)
(3)交流
指名学生读写迎客松的句子。(课件出示迎客松图和句子)瞧!这就是黄山第一名松迎客松。让我们细细地品读,抓住重点词、句体会迎客松的“奇”。先来看第一句:
句一: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学生抓重点词谈体会,教师相机引导)
①从“姿态优美”感受到了迎客松的美。
② 从“枝干遒劲”( 借助图片、联系校园中的松树、所查的资料图片、查字典等方法理解“遒劲”)体会迎客松的雄健有力。(遒劲:雄健有力。也指诗文、书画等雄健有力)。
③从“饱经风霜”体会它的古老顽强的生命力。迎客松已经在高高的悬崖上生长了一千年,它会经历什么样的磨难呢?(指名回答。)(播放课件)
④指导学生用“饱经风霜”造句。
⑤是啊,岁月的流逝,自然环境的变化让这棵一千岁的老树树皮变得开裂,斑驳,而它的叶仍是那么郁郁苍苍,充满生机,它的生命力真顽强啊!所以说迎客松奇不奇?我们能不能把迎客松的生命力顽强、奇读出来呢?指导有感情朗读这句话。
句二:迎客松的奇还表现在哪儿呢?(课件出示:“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的欢迎宾客的到来
①迎客松被称为什么?(板书:好客的主人。)
② 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呢?(比喻、拟人)
③同学们,请看看这幅图,这斜伸出去的枝干像什么?(像主人伸出的手臂)正因为如此,所以才取名为迎客松,作者的想象力真是太丰富了,我相信我们班同学的想象力更丰富,谁能试着想象一下,迎客松斜伸着手臂,会说些什么欢迎词来欢迎宾客的到来呢?(学生热情的说欢迎词,并做动作)。现在,喜欢迎客松的同学请站起来,一起伸出手臂,大声地说:“黄山欢迎您!”
④指导朗读句二。
句三:迎客松不愧为一大奇松,它姿态雄伟生命力顽强,你知道人们是怎么评价它的吗?(课件出示句子)
①“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
② 人们只要一提到黄山奇松就会想起迎客松,迎客松代表着黄山奇松,是黄山的象征,更是国之瑰宝,在人民大会堂的迎宾厅处就有一副迎客松图,还有许多饭店入口处也都有迎客松图,它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热情好客的象征了。
④再指导朗读句三。
(4)课件出示小诗,师生一起朗诵。
(5)师生共同总结学法:抓关键词、句,运用联系图画、联系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联系资料、利用工具书等方法体会迎客松的“奇”。
(6)用上述方法自学陪客松、送客松。
过渡:其实,除了迎客松外,还有两种松也十分奇特,下面就请同学们用刚才学习迎客松的方法学习另外两种松,四人小组进行讨论,然后把你较喜欢的一种介绍给大家。
(7)检查自学情况,教师点拨。
A、课件出示陪客松图片,学生说出陪客松的“奇”。 相机理解“绿色的巨人”( 板书:绿色的巨人)
B、过渡:那么这个绿色的巨人会真诚相陪客人同游黄山的哪里呢?(播放课件)
C、师生齐读小诗。
D、课件出示送客松图片,学生说出送客松的“奇”。 相机理解“天然盆景”( 板书:天然的盆景)
E、课件展示人工盆景,让学生与天然盆景有所区别,再一次感受送客松的“奇”。
F、课件播放送客松,师生齐读小诗。
(8)指导朗读 。
3、学习第三自然段。
过渡:同学们,玉屏楼可真是一个观松的好地方,我们站在上面已经看到了三棵奇松,我们一定被枝干遒劲的迎客松,形似巨人的陪客松,姿态独特的送客松深深地吸引住了,其实黄山还有许许多多形态各异的松树,下面就让我们再去看看其它的松。
(1).读读第三自然段,想想黄山松还“奇”在哪儿?用文中的一个词来概括。(师相机板书:千姿百态)
(2)、到底有哪些姿态呢?(引读第二句)
(3)、理解“屹立”,并用其造句。
(4).发挥想象说话。课件出示说话练习:
黄山松千姿百态。它们有的屹立山顶,像( );有的从山腰斜出,像( );有的弯曲在两峰之间,如同( );有的仰望天空,像在( );有的卧在山间,似乎( )……它们装点着黄山,使得黄山更加神奇,更加秀美。(说话后播放课件,出示黄山各种形态的松树)
(5).这些松树的造型太神奇了,看看这一段是什么结构?(总—分—总)同学们可以用总分总的结构写一写黄山的其它松,也可以写写我们美丽的校园,更可以写写黄山其它三绝:怪石、云海、温泉。
(四)总结全文
同学们,黄山无石不奇,无松不奇,在云雾中,石的形态,树的身影,婀娜多姿,若隐若现,再配上叮咚的泉水,姹紫嫣红的杜鹃花,真可谓是人间仙境,令人心驰神往。难怪明代著名的旅行家徐霞客两次游览黄山后,不禁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大家想不想亲自到黄山去走一走,看一看啊!同学们回去可以把这美丽奇特的黄山风光介绍给你的父母,说不定他们一心动,暑假就带你们去看奇松,观云海,赏怪石,泡温泉呢!
作业(任选其一)
1、当一次小导游,给爸爸妈妈介绍黄山奇松。
2、今天我们感受了黄山松的奇特,大家能不能选你印象最深或最喜欢的松树,把它画出来 。
板书设计:
16 黄山奇松
迎客松 好客的主人
陪客松 绿色的巨人 千姿百态
送客松 天然的盆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