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栏
通过学习了《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我对标准中的“个人修养与行为”这条感触很深。
在“九五”课题“教师性格对学生影响的研究”中,通过问卷调查和座谈发现,教师的情绪特征对学生的影响极大,如教师遇事急躁,学生情绪就不稳定。有21·1%的学生认为自己的情绪波动受教师的影响最大,91·1%的学生认为,当班级比赛失利、名次落后时,由于教师情绪稳定,他们也不会有灰心丧气的情绪。教师与学生长期相处,教师的情绪无疑会影响、感染学生的情绪。无数的教育实践向我们证明,教师用自己的宽容、富于同情心、情绪稳定持久使品行上有污点的孩子重放光彩,使自卑又怯懦的孩子昂起了自信的头,使孤僻多疑的孩子绽开了笑脸,使暴躁易怒的孩子有了平和的心态。相反,有些教师把不良情绪带到教室,带进课堂,例如,学生写了错别字,老师一怒之下,罚写几十遍甚至一百遍,造成了学生严重的逆反心理,学生说:“老师罚我写100遍,我宁可写99遍,写101遍也不写100遍。”教师在盛怒之下,不是从教育的角度出发而是以惩罚为目的,其结果不仅造成了学生严重的逆反心理和反抗行为,也降低了教育效果和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尊敬,教师一时的情绪发泄,带给学生的不仅是一时的影响,而且可能会影响他们的一生。学校教育中的很多实例表明,教育的无效或负效,往往是教师情绪不稳定等消极心理特征造成的。马卡连柯说:“不能控制自己情绪的人,不能成为好教师。”是的,教师是学生眼中真善美的化身,宽容、富有同情心、情绪稳定的教师不会体罚学生,不会用学生的错误惩罚学生,也不会用自己的错误惩罚学生。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教师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情绪稳定,以积极的情绪体验激发和感染学生,往往是教育成功的重要条件,教师情绪的失控往往导致教育的失败。
教师情绪稳定与否,善不善于自控,是一个人性格最突出的表现。教师工作的对象是身心尚不成熟的青少年,时时处处都会遇到一些有情绪色彩的事情,需要教师有效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在这方面,教师富有同情心,热情而宽容,情绪稳定少起伏,尤其情绪的稳定性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使自己经常保持一种宁静的心境,防止由于学生的表现而难以控制自己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