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信息详情 首页>信息详情
张馨繁《巧搭数学课堂中的支架》
[发布时间2015年12月31日]

支架式教学是围绕所要学习的知识建立的一个相关支架,这种支架式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和深入学习所需要的,这需要教师首先要对复杂的学习任务进行分解,根据学生的理解,逐步深入。首先支架与学生的“现有水平”相联系,教师通过教学,唤醒学生原有的相关知识经验,使学生认识到这些知识经验与即将学习的新知识有着重要的联系;其次支架的搭建关键是为了促进学生“现有水平”向“潜在发展水平”转化。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可以搭建不同的支架,下面我结合具体课堂,谈谈是如何巧搭支架的。

一、尊重方法多样化,搭建建议支架

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与合作者,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所以尊重学生。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性,这是对教师新的要求。不同的学生,他们的学习能力与自主性存在差异,所以一味的让学生自主探索,发散学习思维,容易忽视学习的基本要求,尤其是当学生遇见困难时,放任学生去发现、去研究,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在此情况下,教师需要提供一些有建设性的参考方案,寻找建议支架,让学生顺利解决问题。

【三年级《认识周长》教学片段】

教师:大家已经知道了周长就是物体一周边线的长度,那么长方形的周长具体是指什么呢?

学生:是长方形一周边线的长,就是两条长和两条宽的长。

教师:你能计算出长方形的周长吗?试一试,把它写下来。

学生1:用连加算式,求长加长加宽加宽等于几;

学生2;分步计算,求先长加长的和,再求宽加宽的和,最后把两个和加起来;

学生3:分步计算,求一条长和一条宽的和,再将它乘2……

教师:刚才同学们回答的都很好,不仅算出了正确结果,而且还用了许多种方法,要求长方形的周长,其实就是要求四条边的总长,我们可以比较一下这些算法,从计算的角度来说,先算一条长和一条宽的和,再将它乘2是比较方便的,容易理解,步骤也简单,所以这是较常用的方法。

虽然现在的新教材已经将知识简化,概念淡化,以一种开放的方式让学生去探究、去讨论,但是只要讨论,把课堂气氛热闹一下就可以了吗?当然不是,探究和讨论的最终目的,还是要寻求最优方法,之所以不给学生最终的答案,是为了让他们在探究的过程中,感受知识的生成,而不是简单的当一个“知识接受器”。

二、制造认知冲突,搭建问题支架

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学习,需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发现,有的学生基本了解知识点后,会失去继续学习的动力,因为此时学生的学习心理已经得到满足。对于教师而言,就是要通过不断地制造新问题,让学生处于认知失衡状态,以保持对新知识的渴求。

【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片段】

教师:谁能把几分之一的意义说给大家听听?

学生:将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

教师:把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四分之一,如果拿其中的两份,是多少?

学生:是四分之二。

教师:如果拿其中的四份,是多少?

学生:是四分之四。

教师:四分之四是指什么?

学生:把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拿其中的四份,就是四分之四。

教师:想一想四分之四就是什么?

学生:是一整个物体。

教师:也就是“1”。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教学需要大量的参与,需要在互动中共同进步。在本例中,学生已经认识了几分之一与几分之几,但是对于分数与“1”的关系还没不清楚,所以在教学时,不断地提出新的问题,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理解,逐步建立起自己的新知识。

三、提供生活情景,搭建认识支架

从教材的编写可以看出,每一个新课之前都有设置特定的生活情景,这些生活情景,不仅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同时也可以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使数学与生活不再脱离,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轴对称图形这节课中,一开始就介绍了天坛、蝴蝶和飞机,从这些生活常见图形中找它们的特点,学生很容易发现它们都是对称的。在课程的最后,书本上提供了许多轴对称图形的建筑,由此可以看出轴对称不仅是一种数学知识,还是常用的美学手法。再比如,在间隔排列中,总结出了一一间隔排列的特征后,已知浮雕与石柱的长,让学生求出一座桥的大约长度。学以致用是学习的最终目的,这也是教育的根本目的。

支架的搭建是在学生对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对新知识的掌握,这有助于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因为支架的搭建一方面引导学生对自己以往成功经验有了明确地回顾,使学生正确地认识到自己的“现有水平”,另一方面对于新知识,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学生自己的思考建构,使新知识真正成为自己的新经验,使学生体验到突破自己已有水平的成功体验。支架式教学从两方面让学生体验到成功,为学生的继续学习树立了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