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信息详情 首页>信息详情
伍力舟 《偶戏》
[发布时间2015年12月31日]
 

教学课题

7课 偶戏

课型

综合课

本课题课时数:     1                本教时为第1教时            备课日期   9 

教学目标:

1、学习纸偶的装饰方法。

  2、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美化生活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提高学的综合素质。

  3、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收集一些布袋偶戏的资料。

难点:偶戏道具的装饰方法。

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法、讨论法,并结合课后继续指导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导入新课

(1)播发各种偶戏的片段,提出问题:

你看到了什么?知道这些叫什么戏吗?

板书课题:偶戏

2、新授课

(1)播放课件,观看偶戏的有关资料。

提出问题:

①看了介绍资料,你了解了哪些知识?

②你还有哪些想了解的问题?

(2)组织讨论。

(3)教师展示用不同材料制作的布袋偶。

①这重套在手上表演的偶人叫什么?

②它是靠什么动起来的?

③用哪些材料能制作布袋偶?

(4)提出质疑:你们组准备表演哪出童话?设计哪几个人物造型?有哪些困难?

(5)组织学生讨论

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答疑。

 

 

 

 

 

 

 

3、学生作业

作业要求:

(1)表现出布袋偶的特点。

(2)充分利用现有材料。

(3)造型生动有趣。

                   

 

4、小结

(1)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表演。

(2)评议。

鼓励学生课后继续设计制作。

 

学生欣赏并回答问题:

看了木偶戏、皮影戏、提线偶戏······它们被统称为偶戏。

 

学生观看并回答问题。

解决的问题:

①偶戏是中国传统的民族民间艺术

②具有很强的地方文化色彩。

③有悠久的发展历史。

 

问题归类:

①偶戏的种类

②皮影、木偶、提线偶等等不同的表演特色。

③偶人的制作。

利用各组课前收集的信息资料,针对以上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讨论。

启发学生思考:

①布袋偶的表演特点

②如何巧用材料。

学生交流,大胆提出自己的设计思路。

学生讨论后,拿出初步设计方案。

学生完成设计制作。学生在交流中互相学习、互相启发、取长补短,完善自己的设计。

 

启发学生既要保留传统,又要推陈出新。鼓励学习大胆创新思考。

 

学生展示并介绍自己的作品

 

利用偶尔引入课题,引起学习兴趣。

 

 

通过观看资料片,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容易引发探究的欲望,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了解哪些知识是学生通过欣赏和自主探究能够掌握的,还有哪些是需要教师的帮助才能解决的。

使学生了解不同偶戏的不同表演形式和艺术特色,培养学生对民族民间艺术的热爱。

通过小组讨论,学生了解布袋偶的特点以及简单的制作方法。

 

互相学习,拓宽思路,激发自我表现欲望。

板书设计:             

                  偶戏

木偶戏、皮影戏、提线偶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