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信息详情 首页>信息详情
凌辰读书心得
[发布时间2015年12月31日]
 读书心得

                                             凌辰

学校赠送了余世维先生的《孩子的竞争力,父母教最好》最本书,乍看题目,感觉似乎更适合父母来看,翻阅目录发现,书中介绍的内容很多,教养、自律、学习力、观察力、合作力创造力等都很切合现在的孩子。细读下来发现,其实作为教师,我们也可以取其精华而自用。

如书中提到的自律精神我很有感触。自律就是自我约束能力,有所为,有所不为。缺少自律的人,很容易受到各种各样主、客观因素的干扰,很难去做好一件事情,达到一定的目标。因此,要让孩子学会自我控制。我觉得这点很重要。作为小学教师,我们的教学任务不仅是教会学生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而如何让学生拥有自律意识,则是众多学习习惯中的重中之重。

任何范围的生活,都必须有一定的规矩,对于正处在成长期的小学生来讲,更需要有一定的标准和行为规范来指导他们的言行,从而使其健康的发展。例如,为了培养学生的“自控”能力,可以发动学生选择一句自己喜欢的人生格言,贴在课桌的右上角,从正面激励引导学生;而让那些自律性差的学生把自已的缺点及改进措施写出来,贴在课桌的左上角,以时刻提醒自己。为了营造良好的班风,制定大家认可的“班级公约”,我利用班会时间,让学生展开讨论,谈自己希望什么样的班风,然后再让每个同学制定出几条促进良好班风形成的班规,汇总整理后再提交全班同学讨论修改,直至全体通过后才确定实施。这样,学生就能从内心深处接受“规矩”,自觉地约束自己,即使犯了错误受到班规“处罚”,也能比较好的接受并改进。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有句名言:“教是为了不要教”。这“不教”,是教育的最高目标,也是教育的最高境界,而其前提就是学生需有“自律”能力。倘若学生能够“自律”,就能“自主规范,约束自我,控制自我”,也唯有如此,才能发展的最好。我们只要从学生的情感入手,注重人性化教育,注意到学生的个体化差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善于运用多样的教育形式,就能培养起学生的“自律”能力,就能使学生养成优良的品质,教育的目的也就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