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栏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能说出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的原因。抓住语言、神态、动作描写体会刘伯承的坚强意志。
3.初步了解侧面烘托和侧面烘托在文章中的作用,并尝试说一两句话。
重点:抓住语言、神态、动作描写体会刘伯承的坚强意志。
难点:初步了解侧面烘托和侧面烘托在文章中的作用,并尝试说一两句话。
导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0课:军神
1、课文中的军神指的是谁?谁称刘伯承为军神?指名:,一起来写好它们的名字。
2、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课文写了刘伯承因眼睛受伤,到沃克医生的诊所里请他只眼睛,手术时,刘伯承坚决不用麻醉药,忍受剧痛接受治疗。被沃克医生称为军神。
3、沃克医生是怎样称赞刘伯承的?出示句子:
师:这是一句人物的语言描写的句子,想一想,这句话是怎样说的?要表达什么感情?怎样读好它?
师:指名读:(预设:①、意思明白了,但没有通过读表达出来。②你已经读出了感叹号表达的感情。但还不够强烈。③再读,读出三个感叹号表达的强烈情感。
师:还要抓住什么地方来读好句子?
预设:提示语:提示语告诉我们应该怎样读?(抓住“不禁”,不禁是什么意思?忍不住,控制不住,不由自主)
③控制不住的怎么样?失声喊道,谁再来读一读,读出情不自禁,读出感叹号表达的强烈感情。)
4、师:这是沃克医生对刘伯承的称赞,沃克医生是个怎样的医生?著名的医生。怎样的医生称得上是著名的医生?
生:经验丰富、医术高超的
师:刘伯承是什么人?军人,
师:为什么著名的沃克医生会情不自禁去他为军神呢?他到底“神”在哪里?让我们打开课文本,自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体会,刘伯承“神”在哪里?(联系自己看病的经历和表现,体会有哪些不同一般人的地方。)
二、精读课文,悟军神
▲求治:指名说刘伯承“神”在哪里?(联系自己看病的经历和表现,体会有哪些不同一般人的地方。)伤势怎样?很重?课文中哪里体现出来的?
预设:生1:从“头缠绷带”看出他伤势很严重,(师:但表现的却很镇定)板书:镇定
生2:他是一个人走进诊所的,并没有陪他,更没有人把他放在担架上,他伤势这么重,还能独自去诊所,说明他很坚强。
生3:从沃克医生的话中看出他虽然伤势很严重,但他显得很镇定
师:对这样的军人一般人都会敬佩,但是沃克医生却有些——不悦,理解不悦。
师:沃克医生为什么会不高兴,态度冷冷地说呀?
生:没说真话,还因为当时分不清这个军人到底是军阀呢,还是革命军呢,是好人呢,还是坏人,情况不不清,所以他说话时是不悦的,是冷冷地。
谁有能用这样的语气来读这句话。“不,你不是……”
▲手术前 出示段落
1、这是课文第二自然段,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其他同学想一想:手术前的刘伯承
神在哪里?生:刘伯承坚决不愿意使用麻醉药。
2、圈点“坚决”理解词语:很坚定,毫不动摇。他是用怎样的语气跟医生说的?读句子。
3、我们知道麻醉药可以使人暂时失去知觉,可以减轻手术的痛苦,可年轻人为什么拒绝麻醉?
他担心损伤脑神经会影响大脑,以致今后不能更好地参加革命,他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指挥战斗,运筹帷幄,所以他坚决而恳切的要求不要使用麻醉药。
4、面对他的坚决、他的恳切,沃克医生——愣住了,板书:愣住了 “愣住”读懂了什么?(非常吃惊)而年轻人却只是平静地说:一起读“能”。他的回答只有简单的一个字,但说出这个字需要多大的勇气,多大的胆量。
5、谁再来读好这个段落,读出刘伯承的坚决,读出沃克医生的吃惊,更要读出刘伯承的平静。
▲术中(一声不吭)
1、师:不打麻醉药,手术中年轻人真的能忍受疼痛吗?他真的有那么神吗?
请你默读第四自然段,思考:从哪些词语体会刘伯承忍受着剧烈的疼痛?自由交流。
通过一声不吭、紧紧抓住、汗如雨下、崭新的床单竟被抓破了,来体会刘伯承忍受剧痛却一声不吭的坚强。
生:“紧紧抓住”
师:他为什么要紧紧抓住?
生:因为太痛了。(用尽力气抓着,实在是太痛了)
师:还有哪里?
生:“汗如雨下”
师:大夏天,炎炎烈日下,我们会热得汗如雨下,可此时年轻人汗如雨下,头发湿透了,衣服湿透,身下的床单也湿透了,年轻人一声不吭。
1、手术在继续,疼痛在加剧。沃克医生被震撼了,一向镇定他的双手微微颤抖,他对年轻人说:“你要是挺不住,可以叫出声来。”可刘伯承还是一声不吭。板书:一声不吭,手术结束,崭新的床单竟被抓破了。
2、这是一般军人能做到的吗?真实一个“神”啦。指名读,带着你的感受再读一读这段话。
3、你的朗读让我们仿佛看到了手术台上让人感动让人震撼的一幕,带着感动,我们一起来读。
▲术后 “数刀数”部分
1、然而更令沃克医生震惊的是,年轻人在手术的同时,他还在干什么?板书:数刀数。
2、一共多少刀? 72刀!那是怎样的72刀啊,那是不打麻醉药,摘除坏死的眼球,挖去腐烂的息肉的72刀。闭上眼睛,在心里想,心里看:沃克医生拿起了手术刀,第一刀,血流了出来,第2刀,血往外涌,第三刀,鲜血模糊了脸颊,年轻人紧紧抓住身下的白色床单一声不吭……除了手术刀的碰撞声,手术室静得令人窒息,一向镇定的沃克医生被震撼了,双手在微微颤抖,额上汗珠滚滚……40刀,41刀,年轻人汗如雨下,头发湿透,衣服湿透,床单也湿透了,他仍一声不吭,……56刀,床单被抓破了……70刀,71刀,72刀,撕心裂肺的疼痛终于结束了。
沃克医生擦着汗,对年轻人说:一起读,师:年轻人脸色苍白,勉强一笑,板书:勉强一笑。师:“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沃克医生吓了一跳:多少刀?一起说“72刀。
整整72刀,刘伯承一刀不漏的承受着,一刀不漏的数着,钢铁一般的意志力。难怪沃克医生再也控制不住内心的敬佩之情,情不自禁地失声喊道:句子:
同学们,这是沃克医生发自内心、情不自禁的赞叹,我们一起再来由衷的读好这个句子。沃克医生……
小结:同学们,刘伯承神吗?能完整的说说刘伯承神在哪里?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是啊,刘伯承真的太神了,求治的镇定,术前的勇敢,术中术后表现出来的坚强和钢铁意志太了不起了,这就是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 这就是军中之神——军神。
师引读:沃克医生关上手术室的门,一起读:从亲切的注视和请字中你体会到什么?之前的冷冷地、不悦到现在,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内心深处有的,就是对刘伯承无限的敬佩和崇敬之情。一起来读好这个自然段。
三、学写法:
1、课文的主要人物是刘伯承,要表现的是刘伯承坚强勇敢军神精神,为什么要细致细致地写沃克医生神态,动作、语言呢?对我们体会刘伯承的军神精神有没有帮助?
能说说你的理解吗?预设: 写沃克医生让我感觉刘伯承更坚强了。侧面描写沃克医生是为了正面烘托刘伯承。
2、抓住主要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来写,叫做正面描写。而写他身边人的神态、动作、语言却突出主要人物的品质,叫侧面描写,可以起到烘托主要人物的作用。
找一找,文中哪些地方用到了侧面烘托。找到的请举手。
交流:预设:
生1、沃克医生是一名著名的医生,他却情不自禁的赞叹刘伯承了不起,是军神。说明刘伯承真的很勇敢。师:这是通过来语言烘托。
生2、沃克医生做手术一向都很镇定,这次却双手微微颤抖。医生都担心了,说明刘伯承很勇敢。师:通过动作来烘托。
生3、刘伯承不打麻药,医生都愣住了,……师:通过神态来烘托。
师:同学们说的都很好,其实生活中,我们也可以用到侧面烘托突出一个人。比如某某同学唱歌非常好听,某某同学跑步非常快,听了她的歌声,看了他的跑步,你和同学们、老师会怎么说,会有什么表情?试着填一填。
1、听了_____动听的歌声,老师竖起了大拇指,同学们__________,听得都忘记鼓掌。
2、_____同学用飞一般的速度冲向了终点,操场上响起一片欢呼声。我们都激动的跳了起来。班主任也向他竖起了大拇指。
同学们,抓住主要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可以很好的刻画一个人物形象,而侧面写他身边人的神态、动作、语言却突出主要人物的特点,起到一个很好的烘托作用。希望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既要学习做一个勇敢坚强的人,又能初步了解侧面描写的烘托作用,用于我们以后的阅读和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