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栏
时光飞逝,踏上教师这个工作岗位已经第五个年头了,在这五年里,我从一个被教者成为一个教人者。角色的转换,让我更深刻的认识到教育工作的艰辛与意义。
俗话说,要想给人一碗水,需要先有一桶水。同样的道理,要想上好一节课,需要先花数倍的时间去备课。我体会到,在上一门课之前要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相应的知识结构,作到针对性的教学。
首先,要了解班级的基本情况。教师应该知道班级里有多少学生,男女生的比例,有没有受伤或生病的学生等。教师通过对这些基本情况的了解,有助于对上课的队形、练习密度、练习场地、练习小组的划分等进行合理预设。
其次,了解学生的性格爱好。由于学生的性格迥异,爱好也不尽相同。在课前要了解哪些学生脾气暴躁、哪些学生性格温和、哪些学生好动、哪些学生比较安静、学生有什么爱好、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等。只有清楚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才能有针对地制定教学计划,选择适应学生的教学方法。
最后,要了解学生的已有能力。应根据学生的已有能力,有针对性地设计辅助练习,帮助学生尽快地掌握动作要领。在课堂教学中,本着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技术动作,由简到难,一步步的进行教学,每个课时给他们安排不同的练习方法,注重课堂教学情景化,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充满关爱,有责任感,发现他们的点滴进步及时进行表扬,尽可能做孩子喜爱的老师。
教师有两种,一种是“经师”,一种是“人师”。经师只教授学问,而人师不仅教学问,学生的品质、学生的作风、学生的生活、学生的习惯他都关心。作为青年教师,我们应该多与学生交流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主动和他们多接触多谈心,迅速的融入到学生中去。最后,我坚信在教学路上我可以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