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信息详情 首页>信息详情
徐英 浅谈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论指导下的语文教学
[发布时间2015年12月31日]
 浅谈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论指导下的语文教学

昆山市玉山镇振华实验小学  徐英  215300

摘要:在陶行知先生看来,“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它的含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即“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教学就是通过在做上教,在做上学,达到“教学做合一”。受此理论影响,我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尝试以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理论指导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不断地在实践中感悟、总结、求索,关注教学互动,倾情学做合一。

关键字:创设情境  生活实际  实践活动

 

 

 

 

 

 

 

 

 

 

 

 

 

 

 

 

 

 

 

 

 

 

 

陶行知先生的 “教学做合一”含义是“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是先生,在做上学是学生。”而在《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因此,“教学做合一”非常适合于小学语文中学生的学习。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重要理论之一。 “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与语文新课程标准个性化阅读教学理念相统一,成为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主要教育思想与行动策略。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紧扣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的思想,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具体为以下几点:

一、“教学做合一”,创设教学情境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则是语文课堂的主体。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创设生动而又形象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来,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例如:我在教学《小动物过冬》一课时,我先让学生们一起猜个谜语:小小白花天上栽,一夜北风花盛开,千变万化六个瓣,飘呀飘呀落下来。然后让学生联想到下雪了,冬天来了,小动物们准备过冬了,从而引出课题《小动物过冬》。接下来课件出示小青蛙、小燕子、小蜜蜂的图片,让学生们和他们打打招呼,这样课堂的学习气氛就活跃了起来,学生们纷纷都想参与学习了。有了如此有趣的导入,学生很愉快地投入到课文的学习当中。又如,在教学《蚕姑娘》一课时,针对现在的孩子很难接触到蚕这种昆虫,我便运用了绘图的方法给孩子们创设有趣的情景。首先我领读课文,在我读之前,我先在黑板上贴了一张白纸,这时孩子们还不知道我要干什么,便纷纷好奇的睁大了眼睛,想看看下面还有什么奇妙的事发生。于是,开始领着孩子们用朗读走这一趟蚕的生长过程。当读到“又黑又小”时,我就在白纸上画上许多黑色的小点,读到“又黄又瘦”时再画上,一直画到到“又白又嫩”、“又白又胖”……然后再用箭头把这些图画连起来,就形成了蚕到蛾的整个蜕变过程。同时再通过课件出示蚕的图片来加以辅助,告诉孩子,这时蚕又开始周而复始地繁殖起来。孩子们便能更清晰直观的知道蚕的演变过程。

二、“教学做合一”,让生活走进课堂

“教学做”有一个共同的中心———实际生活。而且语文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要加强综合性,沟通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沟通与生活的联系,在语文课程中学到其他方面的知识和方法;在其他课程、其他场合中也可以学到语文,拓宽学语文用语文的天地。”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的生活经验比较少,在教学时,更要立足于生活,还原生活,让学生身临其境,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进行学习。例如在教学《看菊花》一课时,我会带一盆菊花到课堂上去,让学生观察菊花,也会利用学校里的菊花,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一朵朵,一片片,一丛丛”的模样,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感受到菊花的美,理解“舍不得离去”含义,从而得到真切的感受。又如在教授《母亲的恩情》时,我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切身感受,比如自己生病时母亲对自己的照顾,来感受到母亲和孟郊之间浓浓的母子情。才能理解“一针针,一线线”的涵义,才能引导学生抓住“抚摸”、“注视”、“心里想”等词语之间的内在联系,指导学生体会“春天里太阳的光辉”的比喻,从而让他们体会诗人对“母亲的慈爱”感受之深切。这样,学生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中“母亲的恩情孟郊永远铭记在心”一句也就非常容易了。

三、“教学做合一”,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语文的学习最终是为应用而服务的,因此语文的学习一定要与实践相联系。陶行知先生指出,“要想教得好、学得好,就必须做得好”,要“做”得好,就须在“劳力上劳心”,收“手脑相长之效”。“做”就是实践。以“做”为中心,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增加学习语文实践的机会。”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教育情境,把课文所描绘的客观情景和现象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身临其境,再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去体验、去感悟,加深感受。例如在学习像《有趣的发现》这一类的科学类的课文时,不仅让孩子学习文本,更多的是让孩子通过学习课文知道达尔文是通过质疑-观察-比较,最终得到答案的,这样使得学生学习到了一些生活体验和科学的探究方法,并把这种方法渗透到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去。另外在低年级的口语交际教学中,更需要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如在教学二年级口语交际《学会待客》这一课时,我直接把课堂变成了舞台,先让孩子们同桌间演一演,再请个别同学要演一演,从点到面,给了孩子充分的实践机会,同时也紧紧围绕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的思想,把“做”渗透到学中去,让学生在“在做中学,在学中做”。

四、尊重主体,教会学习

陶行知认为:"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教学生学""先生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生学的法子"。这些主张,无疑都把学生放在学习主体的地位,探索"引导学生学"的方法,把教学过程变成"教学做合一"的过程。他还说:"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真教""实学"的一切都是从学生的真问题开始的,否则就不能做到"教学合一"。如教学《三顾茅庐》一课,让学生自己自由品读课文,思考自己读懂了什么,有什么疑问。然后在小组内讨论问题,最后提出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学生的交流展示很踊跃,如:"我读懂了青翠欲滴和茅塞顿开的意思。""我读懂了张飞很粗鲁,刘备十分虔诚。""我觉得隆中那里环境真美。"等等。同样,质疑问难也很诚恳,如:"刘备去了三次,为什么只写第三次?""诸葛亮真的在睡午觉吗?"在师生交流明确疑问后,教师再一次抛出问题:"写隆中美景,为的是什么?写张飞的粗鲁,又为的什么?"再次引导学生研读文本,明白文章的写作手法。学生的提问,教师的追问,都是建立在学生反复阅读、反复交流的基础上,无疑是真问题。这样,就把品读、启思、致用三者辩证地统一起来,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学生自主读书、自主发现、自主释疑,加上老师的引领和指导,领会了文本旨意和表达方法,真正学有所得。

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对我的语文教学有很大的启示,我们的语老师要充分发挥自己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立足生活,努力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更要把生活引进课堂,让学生在语文的实践活动中体验生活、感受生活,从而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在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总之,语文实践性活动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主组织,广泛应用语文知识和其他学科知识展开的形式多样的语言文字实践活动。它是以语文知识为载体,以诱发、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以提高听、说、读、写能力和其他认识能力、活动能力以及培养良好的道德素质为目的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它通过生动、形象有趣的活动去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获得语文学习、感悟的享受,因此,“教学做合一”的语文实践活动为阅读积累注入了活力,是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不断丰富阅读积累,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各类综合能力,提高学生语言素质的一条捷径。它从内容、形式到所产生的教育影响都具有很强的效果,学生通过生动活泼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激发兴趣,丰富知识,陶冶情操,培养能力,发展特长,愉悦身心,提升素养,从而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作为一名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应该以陶行知先生的理论为指导思想,努力践行“教学做合一”,并以“做”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做”。引导学生手脑并用,有启思质疑并在合作交流中完成知识的内化,切实提高课堂“教学做”效益。

【参考文献】

1.《陶行知文集》。

2.《语文新课程标准》。

3. 周德藩.走近陶行知——教师读本(第2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4.郑金洲.《“新课改”教师必读丛书——基于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案例》[M].福州. 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78-83.

5.黄艳.《点亮心灯 燃烧语文——语文教育中渗透情感教育的尝试》[J].《新课程研究》.200901期,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