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信息详情 首页>信息详情
浅议支架式教学在小语习作课中的局限性
[发布时间2015年1月13日]
浅议支架式教学在小语习作课中的局限性
振华实验小学 王璐
进行了一整个学期的教学研讨,也听了很多堂支架式的语文课,或者准确来说应该是支架式的“阅读课”,真切体会到支架式教学对于阅读课的重要意义。在阅读课中,支架式教学不仅能帮助教师把握住孩子的最近发展区,而且能帮助孩子逐步提高独立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我们都知道,语文课绝不仅仅是阅读课的“天下”,习作课也是其中举足轻重的一个部分。那么,在阅读课中“如鱼得水”、好处显而易见的支架式教学是否也同样适用于习作课呢?为此,我在平时的习作教学中进行了一番尚不算成熟的尝试,结果发现,支架式教学在习作课中特别是在作前指导中显现出了一些局限性,引起了我的思考。
一、教师容易盲目搭建“支架”
“作前指导”是很多一线语文教师都很重视的习作课环节,出门观摩过的习作课几乎都是作前指导课,而我自己在上作前指导课时也会格外仔细、具体。我相信很多语文老师都会头疼同一个问题:孩子不会写作文。这“不会写”具体体现在:不会选材、不会搭设整体架构、不会组织语句、不会围绕中心来写等等一系列问题上。自然而然的,我们就会想方设法地去指导他们怎么写,正所谓“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习作课自然应该教他们写作的方法。在学习了支架式的一系列理论之后,我更确信了一点,学生时常写出结构或内容安排乱七八糟的作文,恐怕是与我从前在作前指导时搭设“脚手架”不够到位有关。渐渐地,我越来越重视在作前指导中搭设好支架,力求让孩子们学会写好作文。举个例子,本学期的《习作3》是一篇观察习作,要求:组织一次秋游,到野外去,到山上去,到植物园去,到公园去,观察一下植物叶子的颜色与形状。活动中,还可以搜集各种植物的落叶,把它们带回学校与大家一起观察、交流。然后以“秋天的树叶”为题写一篇习作。虽然上课时我没有条件带孩子们走出校园到真正的大自然中去观察植物叶子,但为了让他们能真正写好这篇习作,我利用半节语文课带他们在校园里认真地转了一圈,观察美丽的秋叶,感受惬意的秋天,并让他们每人带回了几片喜欢的落叶。这次短短的实践,姑且算作所搭设的支架中的一部分吧,接下来的半节课我则将作前指导进行到底,也将搭设“脚手架”进行到底:
1、将学生分成四人一组,一同观察带回的叶子,将观察到的信息,如颜色、形状、触感、气味等等记录下来,最后派一名同学起来汇报交流。
2、投影并朗读一篇例文,引导学生了解别人是如何选材的,又是如何打好作文框架的,并梳理出内容安排中的层次,让他们找出好词好句等。
3、让学生自由讨论在这篇习作中应该如何合理安排自己想写的内容,应该抓住什么重点来介绍,可以用到哪些修辞手法等等,最后再在黑板上总结板书了本次习作的一系列注意点。
4、投影提供了相关的好词,以供学生写作文时选择运用。
做完这一切之后,我便“淡定”地等待孩子们的习作草稿,心想经过这一番支架建设,他们作出这篇文章必定是水到渠成的事了,不怕他们再闷头乱写了。当把习作草稿收起来后,我快速地浏览了一遍,欣喜地发现这次的作文的确较从前有进步,无论是文章的结构还是内容的安排,很多篇习作都显得“井井有条”。但待我细细读过他们的习作草稿后,我却发现了一个问题。虽然孩子们看似会写这篇习作了,但很多都写得大同小异,缺乏个性,有的甚至满篇都是例文的影子,根本没几句自己的真心话。不得不说,这样的结果对我来讲的确是一番“打击”,原以为搭设得恰当到位的支架却反倒成了“画蛇添足”。由此看来,不深入思考便将支架式教学万能化,对教学效果也没能进行充分预设,往往很容易让教师走入盲目搭设支架的歧途,也令教学陷入一种窘境。
二、学生容易过分依赖“支架”
原本,在教学中搭设支架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这些支架一步一步地攀升,逐渐发现和解决学习中的问题,掌握所要学习的知识,提高问题解决能力,成长为一个独立的学习者。但从在作前指导中搭设支架的效果来看,这些支架却反而限制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将他们禁锢在了一个小框架里,只会遵循教师的指导,一步一步写成了架构、内容都颇为“雷同”的习作。支架的搭设似乎并没能让他们变得更独立更个性,反倒让他们成为了只会依赖支架的“框中人”。
其实我们的素质教育向来都强调要尊重孩子的个性,避免教出“千篇一律”的孩子。而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搭设支架最终也是为了让学生成长为一个能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学习者。但是,在习作课中,我们总有一种“惶恐”,总怕自己作前指导不到位导致学生不会写或乱写一气,所以我们有意无意地都会把作前指导上得尽量详细、具体。而在学习了支架式理论之后,我则更加注意在作前指导中搭设教学支架,力求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按习作要求写好作文。就例子中的那篇习作来讲,表面上看,大部分学生似乎是“会写”了。他们知道如何组织开头,如何搭设文章的骨架,如何将选材详略得当地写出来,甚至知道可以运用哪些修辞手法,但这就是真正的“会写”吗?我觉得不尽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我们在教学中搭设支架是为了更好地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潜能,让他们能够超越最近发展区达到其可能的发展水平。在习作教学中,我觉得他们可能的写作发展水平绝不是会写条条框框中的“假”作文,绝不是中规中矩但多有“雷同”的作文。虽然小学生的习作还谈不上文学,但即使是习作也有很多不同的表现形式,即使是写同样的内容,也可以从多种角度来思考,用多种写作手法来表现。部分孩子可能原本有自己的想法,但经过老师“耐心仔细”地引导,他们很容易怀疑自己的思路或者直接推翻自己的想法,严格按照老师指导的方式来写。他们攀援着老师搭设的支架一步一步往上爬,最后很多孩子可能都可以到达指定的高度,但他们看到的风景却是相似单一的,令人惋惜。
管建刚老师曾在他的《我的作文教学主张》一书中提出:“讲评”重于“指导”,“多改”重于“多写”,令我很受启发。也许我们更应该把支架重点搭设在作后讲评和指导修改中,让学生从“评”和“改”中一步一步学会找出自己习作中的优点和缺点,并学会如何将作文写得更好,这样的教学效果可能远比在作前指导中费尽心思搭设支架来的有效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