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支架式教学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
唐羲轮
摘要: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至关重要,支架式教学方法为教师提供了引起学生兴趣的支架与手段。本文从搭建脚手架,创设情境;深入情景,独立思考,课堂生活化;再到独立探索,合作学习及效果评价方面阐述了如何运用支架式教学的方式来激发和保持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 支架式教学 英语学习兴趣 创设情境 独立思考 合作学习
据 “远距离教育与训练项目”(DGXⅢ)的有关文件,支架式教学(Scaffolding Instruction)被定义为:“支架式教学应当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conceptual framework)。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很显然,这种教学思想是来源于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邻近发展区”理论[1]。在教学过程要根据现当代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尤其是认知水平因材施教,以生导学,更重要的是教师要以情感人,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英语的持久兴趣,激励学生处于较佳的学习状态之中,使他们对英语乐学、善学、会学,学而忘我,乐此不疲。
教师要因时、因地、因人,创设多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境,通过支架式教学搭建各种情景激发学生实践的热情,加强对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的培养,让学生变兴趣为参与实践的动力,并在漫长的教学过程中始终保持这种兴趣,为语言实践活动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首先搭脚手架――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支架式教学中,教师先要为学生创设情景,才开始搭建脚手架。教师要创设仿“真”场景并“真”诚耐心教学,学生“真”实体验英语。让学生真实体验英语,需要教师真诚耐心的教学,需要教师淡化教学行为,用自己生动的充满激情的表情和动作去感染学生,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学习中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我们可以在教育环境上动一番脑筋,将教室布置成有趣的生活交际场所,给学生提供一个无拘无束、轻松愉快的学习场景。教材中的人物形象可爱多元,学生们对他们的兴趣极其浓厚。特别是每个单元A部分对话,学生更是乐于去模仿和表演他们的对话。教师可以将人物彩图贴在班级的墙上,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与他们一样的生活环境。除此之外,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出示一些水果的实物,问:“What would you like?”这时学生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整个课堂非常活跃,他们争着抢着指出自己喜爱的水果,然后自豪地说:“some watermelons.”学生兴趣盎然,不但充分地操练了此句型,而且学生也真正地明白了这个英语句型的用场。教学的实际条件,限制了我们不可能每堂课将学生带到课文所表述的实地去进行教学,所以我们应当从生活实际出发,以丰富多彩的形式来创设生活情境,将英语教学活动置于真实的生活背景中,激发出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其次深入情景,独立思考――使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生活化。
在英语课堂上,我们教师一定要坚持用简易的英语表达及口令讲课,虽然一开始学生会感觉不自然,听不懂,但是在每天都使用这些语言、日积月累的情况下,他们就会明白这些口令的意思。此外,老师与学生的日常交谈也可以适当用英语来表达,比如在课间,我遇到学生一般都是用英语来打招呼和问候,学生会在老师潜移默化的影响下,自觉主动地去运用英语。例如充分用好预备铃2分钟,帮助学生增加生活中的英语课外知识。根据课文不同体裁、内容、阶段,采用模拟对话、扮演角色、讲故事、叙大意、看图说话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介绍一些名人轶事,碰到教材中有些课文内容与为人原则、个人品质等有关,教师课前可准备一些鲜为人知的名人的趣闻轶事讲给学生听,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还可以介绍英美国家的风土人情,有些课文内容与英美国家的生活、待人接物的习惯有关,可通过文化背景和书中的内容,用寥寥数语点出其与众不同的地方,以引起学生的好奇,以吸引学习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将这些理解与自己在具体情境中的经验整合起来,从而构建了自己的思想。通过这种方法学生轻松、自然地投入到了英语学习的状态中,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口语,学生会感受到生活中的英语原来是如此的有趣。
再次讲究独立探索以及合作学习并进行效果评价。
我们支架式教学提倡导在独立探索的基础上进而合作,生活中更是离不开让学生独立探索进而合作这样一个过程。探索内容包括:确定给予概念的各种属性,并将各种属性按照重要性的大小顺序进行排列。刚开始时,老师要启发引导,如语音方面,可以从watch中atch的读音迁徙到catch的读音。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教师需要适时提示,帮助学生沿概念框架逐步攀升。教师可以在学生中建立像英语结对的互帮互助小组,鼓励学生们一起学,一起进步,一起成长。对于合作良好的小组教师要及时表扬。有条件的情况下举办一些英语能力比赛,让学生们可以自己设计题型,挑选主持人。小组合作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尝试组别之间的碰撞,各抒己见,那么在具有团体性质的争论中,学生就更容易发现差异,学生对问题的认知会更加深刻,从而完成从具体到抽象,从模糊到准确,从单一到系统的思维训练[2]。在合作学习的最后老师也要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效果的评价,包括个人自我评价以及学校小组对个人的评价。其中包括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对自己自主学习能力的评价。
在支架式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加强了,教师教学和评价的系统也更多元化,从而到达提高学生英语口语水平,培养学习兴趣,锻炼独立思考的能力的教学目的[3]。因此,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教师情景的创设下,培养学生独立探索,合作学习,并进行效果评价完整的学习过程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何克抗 《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电化教育研究》1999年第3、4期
[2]吴锦程,《浅谈支架式教学》,《学科教育》2003年第六期
[3]姚莉,显森.建构主义视角:证据法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4):6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