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信息详情 首页>信息详情
观察的差异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28日]
观察的差异
朱慿
我们读小说,看报纸和杂志,接触许多文章。留心一下,就觉得这许多文章在作用上并不相同,教科书亦是如此。譬如,讲一条可爱的狗的,讲几处珍贵的建筑物的,这些课文讲的是占有空间的东西,按照东西的性状写下来,好比作写生画。又譬如,讲某次战争的始末的,讲某人努力学习的经过的,这些课文讲的是占有时间的事情,把事情的前前后后写下来,好比拍活动影片。无论是讲占有空间的东西或是讲占有时间的事情,都是记叙外界的现成的材料,通常叫记叙文。
连同一种形式的问题也分不同的种类,那我想,作为一名课堂观察者来说,针对不同体裁文体的课文,是不是也要进行不同方式的观察。如《宋庆龄故居前的樟树》一文,可并不是讲某一种树木的外观和内容,也不讲某一所建筑从奠基到落成的经过情形。它所讲的是一个人,因为她附着于这栋建筑和这两棵树,离开这些这个人(亦或是这人所反映的某种特质)便不存在了。不凭空去寻找体裁,要凭理念去寻找,但是只凭一些白纸黑字的内容可不行,必须看了许多的人物传记才能拿发现这个道理,理解这个道理。发现了、理解了才能讲。
文体的差异决定着观察的差异。人类生活非常繁复,人与人之间不能够单把所接触的东西,所知道的事情互相告诉了就完事,还得把所发现、所理解的道理互相传授,互相印证,使彼此的知识更加丰富起来。我想观察就是这样一种目的,把原先的既有的固定的一对多课堂,变成了多元化多层次多角度的变成二对一、三对一、四对一等等,让教师能够在最大限度内使四十分钟变成单个学生的四十分钟。这样的观察活动,如果一尘不变,那便缺少了其本身的意义。要如何改变观察的方法和形式,那取决于每个观察者对课文的理解。例如《北大荒的秋天》和《东方之珠》这两篇课文,乍一看虽都是与写景有关的课文,但细看之下就能发现,前者注重秋天而后者关注香港这座城市,观察的点也不能大同小异,必须是分道扬镳。秋天的美需要学生去感受,而城市的美需要实打实的经历。若在教学《东方之珠》强调观察学生的感受,那结果无非就是机械式的你进我退。
观察是一种透露艺术气息的行为,虽然看到的可能只是一个小动作,但这个小动作的背后联系着这节课某个环节的某句说辞,合理不合理,生动不生动,形象不形象,课堂观察者在切实理解课文的同时,也担负着非同一般的“纠正”作用。
课堂观察的好坏在乎所发现、所理解的道理准确不准确。发现得准确,理解得准确,就是准确的观察,除非观察完的文字记录有什么毛病。如果观察的是空洞,所理解的是误会,即使观察记录可以拿去发表,也不能认为是合格的观察。怎样才能使所观察、所发现、所理解的问题完全准确呢?这要靠广义阅读积累,在于平时的积累和锻炼,是整个生活上的事情,不是只读几本教科书所能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