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信息详情 首页>信息详情
科研需要学习
[发布时间2013年9月26日]
科研需要学习
蒋芳
临近暑假末,听了张校长执教的《陶校长的演讲》,第一次摄入“课堂观察”的思想,初步知道观察员的任务与作用。一时间,新旧的课堂教学相互碰撞,只知道一阵阵的头疼。
新学期新的教学模式,一直很害怕上公开课的我竟第一个上教研课,忐忑不安。开学前的一天,拿着课本干着急,始终不知道怎样着手。时间过得很快,在不能退缩的情况下,我翻开了《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这本书,看了“观察前的目标的处理”这部分内容,写下了我的三个教学目标。书本学习让我感觉明了了许多。
9月2日下午,第一次组织高年级的语文老师在美术教室2研讨现代诗歌《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大家准备的不是很充分,对这一没有上课就教研的形式很不理解。因为不知所措,我们闲聊了一会,还是周老师说谈谈课吧,我们才初步进入正题。我先简单的说了自己设计的教学目标及教学思路,大家觉得缺少诗歌的朗读,很难去把握。孙老师提出可抓住语文的工具性,让学生仿写诗句;朱老师说可以抓住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盛老师强调了朗读的重要,同样要启发学生去想象感受诗歌内容。周老师注重了诗歌中的短语,可让学生练习定语后置。听了这么多的建议,但我始终不知道自己的教案该怎样。接下来又是茫然的闲聊。这时,张校长来了,笑着问我们怎么样?大家都说不会,一下松散茫然的气氛变得紧张起来。张校长拿到课本,首先问了教学的目标,认真地指出我的教学目标中语言表述的不当处。接着校长抓住课后习题4定出了本课的重点目标:能基本的说出诗人为什么称大自然是“绿色的课本”,能说出你喜欢大自然的原因。我们一致都提到课堂该如何导入的问题,张校长对着课本思考了一会说可以由短语导入,大家附和着决定分层次三步练习导入。第二环节围绕课后习题4教学,分为三步:绿色——因为大自然有什么存在;课本——因为大自然让我们去发现……;你喜欢大自然的原因(不作是非评价,只是指导说话的语言。第三环节初步知道现代诗歌的特点并根据第2小节仿写。听完,大家都茅塞顿开,一下心情舒畅。当时我们初步定了观察点:学习目标、学生学习状态、课堂参与度。科学性的指导,让我们的研讨更有价值。
     为制作观察量表,又一次翻起《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这本书,细细的读了第五第六章的内容,模仿着设计下了三张不同的量表。9月9日下午,我在自己的班里执教课文《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看着听课老师坐进学生中间,一堂不一样的课开始了。第一环节上的很顺利,学生对短语的练习把握很好;第二环节进行中,当让学生说说诗人为什么把大自然说成绿色的课本时,课堂变得很安静,自学环节中,有些孩子开始开小差了。绿色?的引导如我所料,学生先找书上的绿色植物,启发之下联系到了绿色代表充满活力、生命力。课本?的引导中大部分学生不愿说,终究是那几个表现积极的孩子。而在说说你喜欢这绿色课本的原因中,有孩子说喜欢也不喜欢时,我的心里咯噔了一下,接着又出现第二个。这是我没预设到的,可能是我的问题提的不妥当,但学生考虑问题挺周到的。第三环节我出示学过的现代诗《走,我们一起去植树》,对比阅读中学生较容易发现现代的诗歌的特点:反复,运用修辞。但在仿写中,学生书写时表现很犹豫,有的只看不写,有的写了又擦,交流时寥寥无几。我想仿写的指导说的不够具体,或许我先带领学生示范写一句可能效果会更好。(在后来的练习中已证明,学生需要直观的示范指导)研讨时,只有两位老师填写好了观察单,周老师觉得课堂参与度的观察单制作太简单;孙老师和朱老师觉得学习目标和学生学习状态的观察单填写较为顺利。周老师提到课堂教学脱离了文本本身;盛老师也赞同,同时觉得缺少朗读。周老师想变两首现代诗歌的对比为古诗与现代诗歌对比,盛老师以自己观察到的学生表现反对了这一做法,我也提出了反对意见,最终决定这一环节不变。学生的观察,让我学到了自己的不足,也检验了教学环节的合理性。
9月16日下午,周晓苹老师在五(1)班执教《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第一次做观察员,我有些不适应,手忙脚乱,一边观察学生表现,一边研究观察单做好记录,还一边听老师讲课。课堂中同样出现了一个问题:学生自主学习时很散乱,整个课堂很安静。最后的仿写环节时间不够。研讨时,大家对全新的观察单很不理解,对观察单提出意见:要写清教学环节,可加入学生行为的描述。周老师说是她对学生能力的预估不准确导致了上课时间安排的不合理。可见,我们的确需要观察学生。这次,张校长同样来参加了研讨并做出了指导:就这次的课堂教学而言,我们要改变以往惯性的听课方式,改变一问一答的上课形式,引导学生自己说——同桌互说——展示说,内容由简单到完整。要把问题演绎成学生易于接受的一系列活动。高年级的学生要注重生生、师生互动,注重引导学生去同学的回答中获取资源。就整个教研活动而言,第一次准备教案时,目标制定要干净,表述越清楚越好;观察量表的制定要有原因的分析,这个原因就是我们进行观察的目的。上课时,观察者是练习观察,学会去描述学生。个案的书写要细致客观。通过观察和指导,我对课堂观察的教研活动有了初步的理解。
9月的教研是一段摸索的道路,组内的每个人都表现的很茫然,大家甚至开始怀疑,观察学生意义何在呢?观察单由依书设计到自行设计,虽然目前问题很多,但至少我们开始动手去做了;观察学生很不适应,但我们的确从学生中看到了一些教案设计的问题;教研的形式很不理解,但现在我们知道流程了。经过练习,我觉得我们要从多方面去学习。10月,我们的教研应该更加明晰。每一个人都要去细致的研读文本,提出意见;每一次上课前,每个人都要提前了解教案和观察单内容,提前进入教室,不致于观察时手忙脚乱;研讨时,根据自己的观察内容去说说这个教学环节的合理与不足,依据评价,而不是凭感觉说。希望能在接下来的研讨中逐步消除大家迷茫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