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栏
“把预习引进课堂”实验课说明
(草稿,供参考)
一、命题的提出。
把预习引进课堂,是我实验项目——“理想的课堂”初级探讨的课堂教学实践研究主题之一。“理想的课堂”项目实验拟从学习性质量、发展性质量、生命性质量三个层面逐级研究。现拟以儿童发展性学习理论为背景和指导,研究指向教师有效指导下学生主动、自主学习的过程分析和管理。
教师有效指导依靠于教师主动自觉研究学生如何学习的状态。把预习引进课堂,旨在积极引导广大教师更加关注课堂中学生的学习过程,从而更有效地指导教师确定教什么、怎么教。
二、实验课建议事项。
1.展现真实的课堂。教师不事先告知、暗示课堂学习内容。课堂中也尽量还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时间,并将学习的结果通过合适的方式多方面多层次地得以充分展示,形成一个真实的互动的学习“场”。
2.体现学科和年段特点。根据学科课程标准要求合理确立本课时学习目标。同时,教学时充分考虑学生已有水平和可发展水平,体现出各年段的不同特点和要求。在课堂上体现“已有水平基本不教,可发展水平重点教”的教学策略。
3.重视学生质疑。不怕学生问难,营造自由空间。日常可指导质疑习惯逐渐形成基本能力,在实验课中得以迁移。语文课要纠正学生单从“是什么”等内容上追究质疑,更要指导他们遣词造句、布局谋篇上的探究。
4.解放课堂结构。建模首先“无模”,不拘约定俗成的前结构,更关注学生学习的本身,更注重课堂的生成。对于可能出现的学生质疑,教师应作必要的准备。从解放结构中逐步整理出适合学生学习、适合教师自身的基本框架。
三、实验课材料要求。
1.写好一份完整的教案(学案)。除基本结构外,对于“将预习引进课堂”部分作较详细的意图说明,活动结束后应根据要求主动上传相关网站。
2.备好一份针对性强的说课稿。从“如何将预习引进课堂”的角度,重点说明本年段学生的已有水平,本课将通过指导预习过程培养学生什么习惯和能力,这些环节如何预设、目的何在、可能会出现的结果、“我”将怎样应对引导等内容。篇幅不计长短。活动后上传相关网站。
理想课堂实验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