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信息详情 首页>信息详情
巧用教学语言 激活学生思维——“评价语”在课堂中的运用例说
[发布时间2010年3月23日]

为了给学生创设一种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广阔发展空间。面对学生各种各样的说话方式,教师及时地进行评价,跟着孩子的思路与学生真诚对话,给以介绍方法的指点,让学生从同伴的语言中领悟介绍的方法,从教师的评价中明确介绍的思路,相互启迪,集思广益,个体的聪明才智互相碰撞,闪现火花,点点滴滴汇聚成一条条清晰明朗的说话思路,成功地引领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让学生真正感受自身的价值,感受到共享知识的甜蜜,感受到心灵成长的幸福。更可喜的是,教师有根有据的评价带动了学生的评价,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的评价能力。
  试想,如果此时教师面对学生真实独特、精彩纷呈的语言只是采用简单的可以不错等来回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学生的智慧火花吗?如许多的不曾预约的精彩会不期而至吗?
   以境制动,收放自如 ── 导在课堂失控时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很多语文教师已很注重课堂教学的开放,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但随之而来的课堂失控现象便成了摆在教师面前的一大难题。这就需要教师巧妙地结合具体的课堂情境,通过评价进行引导、调控,把学生的学习引向深入。
  如一堂写借条的习作课上,教师把生活情境引入课堂,让学生写借条向学校图书室、向老师、向组长借书,在逐级借书的过程中让学生掌握并灵活运用借条的写法。在点评学生的借条时,很多学生的注意力都因为集中在自己想借的课外书上而无法专注地听讲。此时,教师如果用比一比,哪一组坐得最端正现在某某坐得最端正等过去常用的调控语进行组织,必定收效甚微,并且会使学生的注意力从转向。而这位教师巧妙地结合借书这一课堂情境,不动声色地说:这个组的同学认真地在看别人写的借条,待会儿老师就把最好的几本书借给他们。学生听了,多数都安静下来,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
  这样的评价顺应了学情,触动了学生情感的琴弦,始终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吸引到课堂学习中来,使课堂上激情荡漾,灵感迸发,春意盎然。

把握一个
    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应把握一个字,在评价时注重内容翔实,有根有据,不简单地说声就了事,也不简单地以来判断,而应恰如其分地给以褒奖,防止评价语言苍白乏力,或者言过其实。那么,怎样使评价语恰到好处呢?
  (1)把握评价语的尺度。  。即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标准的评价语,这就需要教师充分掌握各种可比性材料,如学生过去的有关情况(纵向可比)和学生在班级或更广范围内所处位置情况(横向可比),并艺术性地加以运用,进行有效的激励。
   一是挖掘教材中的可比因素。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鲜明、优美的人物形象,课堂上,我们可以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这些可比因素,巧妙地加以利用,让学生生动形象地体会到自己的成功之处,真切地感受到成功的愉悦。如:
  ——“你的表现比船夫还厉害!(《威尼斯的小艇》)。
  ——“你读得也是甜甜的,我们好象真的尝到了香甜可口的秋白梨,真好!(《家乡的秋白梨》)。
  ——“你考虑得真周全,很有诸葛亮的风范。(《草船借箭》)。
   二是与同学对比。 每个学生都生活在一个发展着的群体中,他们总是时时刻刻在和同学对比着,或有形,或无形。在利用这一可比因素时,应注意语言的巧妙性,以保护每个学生的自尊心。 如:
  ──“你的想法最有独创性!
  ──“这样的分析确实高人一筹!
  ──“到目前为止你的朗读是最棒的!
   三是与教师对比。  在小学生心目中,老师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把学生的课堂学习成果和教师进行对比,能让学生更强烈地品尝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的信心。如:
  ──“你读得比老师还好!
  ──“你真会思考,这个问题老师也没想到。
   四是与自身对比。  新课程背景下,我们必须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个鲜活的生命,哪怕是班级里的后进生,发现他们在学习过程、方法、情感等方面的点滴进步,及时赞赏,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以更大的信心向更高的目标进发。如:
  ──“我真听不出来这是你的朗读,进步真大!
  ──“只要你一直这样努力下去,一定会有更大的进步的
 
讲究一个
  充满魅力的语文课堂评价语除了应讲究及时性、准确性、针对性、全面性外,还应讲究趣味性。机智、诙谐的评价语言,不仅能促进学生思维的敏捷和灵活,更能使课堂教学妙趣横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情景语
  不采用直接的评价语句,而是结合课文语境对学生的学习表现作出反馈,这一方法可多用于朗读评价中。平常的语文课堂中,我们听得最多的便是读得快一点就好了”“这里该读得响一点”“老师建议你读得轻一点等倾向于朗读技巧方面的评价语,但学生却总是启而不发,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学生只是在机械地练读,没有和文本产生情感共鸣。这时,如果能用情景语加以引导,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一位教师在执教《观潮》一文时,让学生朗读写潮来时的话。第一个学生读后,教师这样询问:钱江潮大吗?学生都说:不大。那学生再读,果然读出了浪潮滚滚而来的感觉。这样的评价语生动形象,使学生始终处于课文传达的氛围中。
  (2)幽默语
  教师用富有幽默感的语言进行评价,往往能化平淡为神奇,产生无穷魅力,让课堂生动活泼,让学生觉得是一种享受,从而激发学生参与语文学习的兴趣。
  如在学《少年闰土》一文时,教师要求学生用读来表现刺猹的情景。第一个学生读得不够好,教师说:你读得这么响,猹早被你吓跑了,你还有机会刺吗?学生马上领悟到该读得轻一点,于是第二个又站起来读,这一目标达到了,但没有把刺猹时那种的感觉读到位。教师见状,就说:哦,猹是没被你的脚步声吓跑,可还没等你刺,猹就逃跑了。学生立刻明白该怎么读了,果然,第三个读到位了,教师又评道:呀,你真比闰土还厉害!在这种形象生动的语言激励下,每个学生都趣味盎然,参与热情十分高涨。原因就在于指出学生的不足时,采用委婉幽默的措辞加以表达,使课堂妙趣横生,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教学评价的调控功能得以有效发挥。
  (3)修辞语
  在评价学生时,通过形象的比喻、拟人等把评价内容直观化,变为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使学生易于、乐于接受。
  一位教师执教《菜园里》一课时,用课件出示各种蔬菜名让学生认读,当学生读得既准确又响亮时,便用课件出示相应的蔬菜。有一个学生在读南瓜一词时,字音读准了,但声音很轻。教师见状,用惊讶的语气说唉,奇怪了,南瓜宝宝怎么没出来呢?大概是没听到吧?你能再好好地叫它一声吗?该教师用拟人化的手法含蓄地指出了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语言极富童趣,且符合当时该生的心理:急着想把蔬菜宝宝请出来。这位学生迫不及待地又读了一遍,声音果然响亮多了,见南瓜宝宝终于被自己请出来了,便喜滋滋地坐下了,成功带给他的满足感溢于言表。
  又如指导学生读《闪动的红星》一文中的一个比喻句:那甜甜的声音仿佛是沁人心脾的春风。一位教师在学生读完后评价:你读得也是甜甜的,真好。这一评价看似随手拈来,用学生乐于接受的修辞手法来评价,却巧妙地暗示学生读得柔和,读出了欢快的情绪,让学生在评价中感受语言的美、语文的美,
  总之,本人认为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教师针对课堂上的动态生成性资源——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兴趣、情绪、意见、学习方法、思维方式、乃至错误的回答等,巧妙、恰当地运用课堂评价语或激励赏识,或因势利导,引领学生攀登知识的高山,攀登情感的高山,攀登思维的高山,攀登人格的高山,会使课堂教学更加契合《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在教师与学生之间、评价实践与课程目标之间形成良性互动,使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对生命的关注,焕发鲜活的生命的气息,从而达到促进学生发展这一最终目的。
  当然,充满魅力的语言虽产生于即兴,却根植于深厚的教学功底、良好的口语素养和正确的教学观念。我们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探索,丰富自己的语言,努力提高口语素养,为教学创造一方和谐、融洽的真情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