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信息详情 首页>信息详情
课题研究实验课教案-----《导体与绝缘体》
[发布时间2013年4月27日]
 

昆山市振华实验小学课题研究实验课教案

年级_____ 学科__科学____  执教__  张磊   日期 _ 2013.3  _

课题实验课理念

 

通过教学任务分析,了解知识的前后联系,通过分析的结论诊断学生已经具备的知识,制定使能目标揭示学习内容所需要的必要条件,帮助学生消除在独立解决问题时的实际发展水平与潜在水平之间存在的差异,以此步步推理,层级展开,层层的过渡性“桥梁”支撑整个教学。这也为支架式教学的实施提供必要的依据。

学校主课题

支架式教学的实践与反思的研究

个人研究的课题

小学科学学科支架式教学的实践与反思的研究

教学目

课时目标

 

科学知识:通过引导学生自行探究,初步学会判断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导体,哪些物体是绝缘体,并构建适合儿童理解的导体和绝缘体的基本概念。

科学探究:经历检测一块橡皮是否导电的过程,能依据检测一块橡皮的“科学规范”计划去检测更多的物体,能对所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与分析,并提出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会与人合作,形成尊重事实的实证精神、认真细致的探究习惯和安全用电的生活意识

目标制定

依据说明

课程标准

 

新课标强调学生应该以动手实践为主。

编写意图

 

这一单元,围绕着电这个内容,利用电池盒电路,让学生对电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学生现有水平

 

学生已经掌握有关电的基础知识以及电路的组成

使能

目标

实现课时目标的使能目标(1):铜线是否导电,橡胶皮是否导电

使能目标(2):哪些物体可以导电,那些物体不可以导电

使能目标(3:导电物体的特点,不导电物体的特点

学习重难点

教学重点:检测区分物体是导体还是绝缘体。

教学难点:科学分工,合作制定探究计划。

学习

过程

学习

内容

师生活动设计

(简要表述学生学习活动内容、教师分步实施教学行为)

设计意图

板块一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1、在我们身边,有的物体能让电流通过,有的物体不能让电流通过。来看这根电线:哪部分能让电流通过?哪部分不能让电流通过呢?

2、我们把像铜丝一样能让电流通过的物体叫导体,像塑料一样不能让电流通过的物体叫绝缘体。

 

 

 

从学生的原有经验出发,引出导体和绝缘体概念,开门见山。

 

板块二

学习检测一块橡皮方法

 

1、我们可以用电路检测器检测一下。

2、这节课我们要学会一种更科学规范的检测方法

3、出示记录表。

师:这里还有张合作评价表,实验完毕之后小组评价。(师介绍评价表的有关内容)

 

先请学生按原有经验检测,从而与科学的检测方法相比较,体会科学操作方法的意义,领会科学的严谨性,并对学生的科学素养的提高是一个质的飞跃。

 

 

 

本课的重点是检测橡皮的过程。为了突破这个重点,关键是让学生理解检测方法。因此不惜时间让大家讨论这样操作的科学性,为的是小组检测25个物体时能按照科学的检测方法进行检测。

 

 

 

 

 

 

 

板块三

检测物品

 

1、出示物体,到底哪些是导体,哪些是绝缘体,学生猜测

2、学生进行检测实验

3、教师出示实验要求

4、材料员取出材料,开始实验

 

 

 

 

先对物体是否导电进行猜测,不让猜测流于形式。对同学们的猜测结果进行分类,一目了然,有争议的打上问号,从而引出谁的猜测正确。对有不同意见的问问他的依据是什么,了解他的生活经验和先前有的知识。

 

 

 

四年级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合作意识,但是如何科学合理的分工孩子还难以处理。因此,继续强调学会分工与合作,并对存在困难的小组提供相应的帮助策略。

 

 

 

 

板块四

交流汇报,丰富概念

请小组派代表,拿着实验记录表到实物投影仪上进行汇报,哪些物体是导体,哪些物体是绝缘体。等他们汇报完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

2、找找教室哪些是导体,哪些是绝缘体。

3、出示插头。哪部分是导体,哪部分是绝缘体?为什么这样设计?

4、总结:

人们利用导体把电送到需要的地方,利用绝缘体阻止电流到不希望有电的地方。

 

 

通过检测,观察,归纳,丰富了学生导体概念的外延。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并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

 

 

板书

设计

 

导体与绝缘体

   体:像铜丝一样能让电流通过的物体。

如:螺丝刀、回形针、铅笔芯等

绝缘体:像塑料一样不能让电流通过的物体。

如:木条、橡皮筋、陶瓷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