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信息详情 首页>信息详情
立足校本培训 促进教师成长
[发布时间2013年6月13日]
 

立足校本培训  促进教师成长

昆山市振华实验小学

 

我校是一所创办刚进入第四个年头的新校,小学部在编教师73人,其中市级骨干教师仅10人,82%以上为青年教师,平均年龄只有26.5岁。且每年新招聘的青年教师均在10人以上。如何才能使这些青年教师尽快适应并承担教书育人的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难题。三年来,我们在工作中努力探索校本培训的途径、方法,力求使校本培训从不规范到规范,从低效到有效。

记得学校创办之初,我们在培训内容的选择上通常是凭我们以往的经验和感觉选定好内容“灌输”下去。将教师看作被动的接受者,或是被改造的对象。但后来在跟青年教师座谈时才知道有些内容并不是教师所喜欢的,因此这种培训效果自然也不佳。为此,学校专门召开青年教师座谈会,通过与教师的座谈、交流等,了解每位教师的发展需求,明确教师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培训?怎样培训?目前我们采用的培训对教师来说到底有没有用?教师有没有进步?在之后的校本培训中我们结合学校校情,把学校管理中遇到的问题、教师教育教学中发现的问题等的解决以及青年教师希望得到指导的内容作为培训内容。比如,青年教师觉得自己年纪轻,与家长沟通缺乏方式方法,在家长面前不会说话,经常造成家长的误解。希望得到这方面的指导。我们选定的培训内容就是班主任如何与家长沟通。青年教师觉得自己在上课时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没有很好的方法去教学生。我们确立的科研课题就为“支架式教学”的实践与反思的研究。新媒体新技术不断涌现,并影响着我们的课堂,但青年教师在就读时根本没有学过,甚至没有接触过。我们选定的内容就是电子白板课件的制作与应用。

三年前,学校校本培训时大多还是以听讲座和研讨为主,单调枯燥。久而久之,教师并没有我们所希望的参与热情,开始对培训不感兴趣甚至有抵触心理。而丰富的校本培训活动形式有利于创设和谐、民主的培训氛围;有利于激发教师参与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培训活动的质量。因此,三年来我们在校本培训的途径、方法上下功夫探索,力争使校本培训方式多样,有实效,教师喜欢。

下面列举我们在实施校本培训时的几种方式:

专业引领。聘请教研室退休教研员为学科指导专家,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来校指导青年教师。

外出学习。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为青年教师提供高层次的学术交流、学习培训、进修的机会,特别是市级学科带头人展示活动、现代与经典、千人万教等高档次、高质量的活动。让青年教师在开阔视野、获取经验、反思进取中进一步提升教育思想和教学水平。凡参加苏州、省、乃至全国级别重要培训活动的教师回校作主题汇报或上汇报课。

“蓝----青”结对。通过结对共进,培养青年教师。鉴于学校骨干教师少青年教师多这一特殊情况,一位优秀骨干教师与几位青年教师结成师徒,这几位青年教师中既有工作刚满四年的,又有工作还不满一年的。相当于师傅--大弟子--新弟子的结对方式,我们称之为“蓝----青”结对。平时师傅指导,如师傅没空或来不及指导时,由大弟子代为指导新弟子。

专题论坛。当工作中有困惑不解时,当遇到难题无法解答时,就将此问题确立为主题,发动大家讨论,集思广益。先撰写好发言稿,交于校相关科室领导审阅,然后举办专题论坛,让大家各抒已见,充分交流,最后汇总出结论或经验。比如,我们曾举办过“低年级识字写字教学”、“如何与家长沟通”、“简便运算的教学”、“成长与困惑”、“校园精神”、“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等专题论坛。

    课题带动。教研和科研只是以不同形式达成同一目标。而且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越来越多,要解决好这一矛盾,引导教师开展课题式教学研究是一个有效的途径。只有把教师个体对教学实践的内省反思、同伴间的专业互助与课题式的教学研究结合起来,走教科研一体化之路,才能真正提高教研与科研的实效性。我们的做法就是将每周的常态教研与课题研究紧密结合起来,教案、说课、评课都是针对课题研究特别“开发”的。教案的撰写除平时规定的栏目外,还增加课题研究的理念、课题研究达成的目标(四维目标,原教案的三维目标,加一个课题研究达成目标),以及在设计意图中要求阐明某一环节是如何体现课题研究的。说课要求在“教学过程与设计意图”中增加课题研究角度方面的材料。评课,由教研组长负责组织,一半教师采用市教研室下发的评价表,一半教师采用专门设计的课题研究表格式评价表来评价;主评人采用文本形式,从科研角度来写,即评价执教者在课堂教学中是如何落实课题研究的。反思从教研与课题研究两个方面来写,先写教研方面的,再写课题研究方面的,主要总结落实课题研究情况怎样?

常态教研。周一下午、周二上午、周四下午、周五上午为语、综合、英、数学科活动时间。形式上有创新,尝试新、老教师“同课异构”的对比研究,切实磨好每一堂精品课。因为青年教师多,每次外出又只能安排三、四人,因此每人外出学习培训机会相对就少,我们就尝试进行名师视频课观摩,即由组长带领集中观摩名师视频课,然后组织讨论、撰写心得。本学期还尝试开展青年教师团队课,几位青年教师先进行集体备课,形成统一的教案,并指定一人做好课件。然后在此基础上,抽签决定谁上课,上完后一起评课、磨课、修改教案、课件。再抽签决定另一位教师上,直到满意为止。

“校际共同体”。建立教师、学校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借鉴、共同提高的平台-—“共同体”,加强课堂教学研究,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达到共同进步、收获双赢的目的。一是加强与培本、城北、同心、高科园小学的交流,开展综合学科的联合教研活动,至今已四年。二是继续邀请优秀学校的骨干教师来校上示范课、作专题讲座。每学期安排两次,目前已有城北、柏庐、玉峰、国际等学校骨干教师近20人次来校为我校青年教师上示范课。三是创造条件,让学校骨干教师走出去,到优秀学校上公开课,邀请这些学校骨干教师点评、指导。四是实现资源共享,以彼之长为我所用。“共同体”成员单位邀请专家讲座、名师上课等,会邀请其它学校参加。比如,我们经常派青年教师到城北、高科园、培本等小学学习。

以上汇报如有不当,敬请批评指正。同时衷心希望在座各位领导在校本培训、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为我们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