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信息详情 首页>信息详情
我校数学组开展常态教科研研讨活动
[发布时间2015年5月18日]
 

2015年5月15日,全体数学组教师就陆婷老师执教一年级下册的《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进行本次支架式教学的课后会议,每位教师根据自己的观察点进行发言。
一、学生学习效果观察:1、让学生充分地摆小棒,说计算过程,从而理解进位的算理,掌握其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2、计算之前先让学生说出得数是几十多,从而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加深对算理的理解。
二、教学问题设计分析:为了较准确的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课前有针对性的对基础知识进行复习。陆老师一开始就精心选择6道口算题,其中3道是一位数进位加法,3道是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并适时提问:“你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渗透先算个位,再算十位的思路,为新课埋下了伏笔。然后从学生熟悉的数画片游戏入手,提问:“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能提出哪些用加法计算的实际问题?”使学生纷纷自觉投入到学习活动中。老师没有直接告诉孩子们怎样计算,而是让学生们在自己操作小棒、自我验证中得出结论。在这个环节充分让学生操作小棒理解“满十进位”的算理。
三、支架式教学的有效性及课堂评价分析:1、陆老师注重算理的理解,但忽视了算法多样化的问题。如:24+9还可以先算24+6=30,再算30+3=33。2、有小部分学生学了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后跟不进位的加法相混淆,造成在做不进位加法时也进位了。这种情况需要在课上多用几组进位加和不进加的题目进行对比练习,来进一步巩固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的算法。
(通讯员:陈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