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信息详情 首页>信息详情
10月26日中年级语文组开展常态教研活动
[发布时间2015年10月26日]
    10月26日,中年级语文组就张老师的《李时珍夜宿古寺》进行了课前会议、听课、教研活动。
    课前会议上,张老师交流了自己的教学设计:课文《李时珍夜宿古寺》讲述的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不顾年岁大,为修好《本草纲目》住破庙、吃干粮,以及在月光下认真记载寻访所得的事迹,表现了李时珍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因而,张老师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通过查字典、结合课文情境、联系生活实际说出“饥餐渴饮”、“晓行夜宿”等词的意思。
    2、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抓住李时珍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体会他以苦为乐、甘于付出的精神,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3、品读文章结尾部分的景物描写,初步感知景物描写与塑造人物形象的关系。
    张老师先抓住一个“苦”字,从两方面入手,一是体会“住的苦”,抓住“破败”一词,引导学生抓住文中关键词句理解他们住的苦,在体会苦的过程中通过图片相机理解“断垣残壁”。二是体会“吃的苦”,抓住一个“啃”字,体会长年在外的辛苦。
    当学生对于李时珍的生活艰苦有了一定体会后,引入第一小节,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理解来解释“饥餐渴饮”“晓行夜宿”这两个词。
    虽然生活是如此的艰苦,可李时珍却说“修订《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在这里感受人物不怕吃苦,为民造福的形象。
    紧接着引入工作的辛苦,在朗读他记录药材的内容时,体会记录的准确,详细。又通过“端详”“嚼嚼”等词,感受李时珍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
    最后以环境描写结尾,引导学生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听了张老师的交流会,其他教师纷纷进行了交流。主要在如何让学生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上进行讨论。
    听课后的教研活动,张老师先对上课内容进行反思,然后听课老师进行评课,交流亮点与不足,进一步优化上课教案。
    在积极的讨论中,老师们交流了思想,获得了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