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栏
振华实验小学成立于2009年9月,现有36个教学班,在编教师106人,09年至15年我校新上岗的教师共计95人,新教师占比近85%,为了更好地对这样一个年轻化的教师群体进行教学“六认真”工作规范化的管理,我们建立了“六认真”工作常规管理制度,具体如下:
第一,新教师“六认真”工作培训制度。每学年我们都将对新招聘上岗的教师进行“六认真”工作的具体解释与说明,这项工作一般在一学年开学前的暑期进行。由教导处就课堂教学常规及“六认真”工作的六项分内容进行统一的解释,再按学科分别由各学科组组长就自己组内的专项工作进行二次培训,比如综合组需要特别强调第一是专用教室的上课要求,要求教师认真做好上课前的准备工作,如在上课铃响之前带领学生到达专用教室并做好课前的点名工作以确保学生安全,其次是组织学生训练参赛的要求,强调制定班级活动安排表,并对专业队成员的活动情况进行记载,及时了解情况并适时反馈,训练过程中确保学生坐车及用餐的安全,训练及比赛之后,要确保学生全部离开之后,老师才能离开,这些都是细节的工作要求。对于考试类学科,各学科作业批改的具体要求则是二次培训的重点。对新教师在上岗前进行培训目的是为了能让他们尽快地知晓“六认真”工作,规范上岗后的教育教学行为,以确保“六认真”工作的质量。
第二,周教学常规督察及随堂听课制度。对于上课情况的检查,采取每周课堂教学常规检查及随堂听课的方式。周常规督查,每周随机抽取半天或者一天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进行集中检查,常规督查的过程,随时掌控教师的常规工作状态,及时发现问题并整改,向常态教学工作要质量,让规范的课堂教学常规为教学质量服务。听课,考察的标准是随堂课的标准,这里要区别于公开课的标准,提前一天随机抽取被听课老师,再由教导处即刻通知老师进行准备,每节课由分管领导及教研组长听课后合议评定成绩,一学期完成一次随堂课的考察,绩效六认真部分上课的考核以此为依据。
第三,教学“六认真”月考核制度。每月一次例行六认真常规检查。时间上,不固定检查日期,可准备的余地上也由原来的提前一周通知,逐步过渡到现在的提前一天通知。形式上,不固定一次检查的内容以及每月检查的次数,我们的月检查采取综合全面的检查与重点抽取一两项内容检查相结合的形式,也就是说,我们可以用一个月中的一天时间对各学科“六认真”工作做一个全面的检查,可以在不同的时间开展不同学科组的检查,也可以分散在一个月内用几天的时间分别对六认真各项工作更为细致的检查,还可以在综合检查前重点检查某些内容,这便是形式上的不固定,不过要确保的是一个月内要对每一个老师的“六认真”工作进行一个全面的考察并做好记录。内容上,备课、辅导等按计划执行之外,其余的材料则是将一学期需要完成的任务总量分摊到每月去完成,根据每位老师教龄的不同,每个月需要待检的任务数量也是不一样的,以一二三考核第一年教师为例,一学期听课25节,随笔10篇,读书心得10篇,课件10个,分摊到四个月,则每月需要完成听课7节、随笔2篇、读书心得2篇、课件2个,当然此处的随笔与课件的检查需要教科室和教技室协作完成。考试类学科的作业批改,以我为例,我执教高年级语文,一学期大作文需要完成7篇,小作文10篇,分摊到四个月,也就是每月需要完成大作文2篇,小作文2-3篇。这便是每月待检查的内容。对于每次“六认真”工作的检查,以学科教研组长为主要检查人,要求他们对组内每位老师的完成情况做好书面记录,并将打分表以及完成情况小结两份电子材料上传教导处存档。关于月检查的打分,我校绩效考核的“六认真”工作分七部分进行考核,其中备课15分、上课20分、作业10分(无作业学科按8分计算)、辅导10分、考查8分、活动7分、教学质量30分,月检查中“备课”“作业”“辅导”“活动”与六认真绩效考核方案中的分数占比是一致的,除上课、考查、教学质量的打分由教导处完成外,其余每月由检查人对当月的完成情况进行打分,每学期期末计算出的7项六认真考核内容的平均分则直接纳入绩效考核。除打分外,检查人员还要对组内每一位老师的完成情况做一个详细的记录,包括做得好的地方,有待改善的地方,对于完成的不够好的情况,告知相关老师,并限期整改,一般是2-3天内完成整改,三天之后再由教研组长复查整改情况,在个人记录的基础上每月检查后还要对学科组本月的“六认真”工作完成情况做一个小结,接下来拟对每月“六认真”工作完成优秀的老师予以一定的表彰鼓励。
第四,每学期举行“六认真”工作成果展示及专题研讨活动。这个活动一般在每学期中期进行。先由六认真分管负责人对老师们每月的“六认真”工作做一个小结,特别指出月检查时反复出现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再明确要求并提出改进意见,再将事先挑选好的各学科组内月检查中优秀的听课、备课、辅导记录、作业批改等材料进行集中实物展示,让老师眼见 “六认真”材料的完成可以达到怎样的程度,让老师们体会到“六认真”是一项有底线但没有上限的良心活。最后针对老师们普遍困惑的问题,邀请做得好的老师交流经验。作为“六认真”工作管理中的常态举措,成果的展示及专题的研讨为教师搭建了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
第五,与教科室合作实施校本教研。我校科研的重点是主题式教科研,重点将“听课”活动改称为“课堂观察活动”,每个教师都有观察的任务,带着问题去听课,去观察课堂。我们想通过课堂观察更好地指导核心教学目标的准确把握和有效落实,并能对常态课和常规课的教学起到确实的指导作用,真正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我们观察的基点不是教师的教学设计,不是课堂的教学结构,而是学生学习的投入状态。课堂观察在时间上:以每月为一个周期。也就是一次完整的课堂观察要经过四周的研讨。形式上:以分年级组团队课的方式来呈现。那么每周做些什么?
第一周前,也就是各学科第一次教研活动前:已将各人自备的教案通过集体交流,由上课人汇总定稿,团队成员完成课件制作。此阶段,要上交的原始材料是各自的教案,第一次汇总的教案,课件。
第一周:由团队负责人主持,上课人拿出定稿与团队成员讨论,讨论的重点是要完成课堂观察的第一步,也就是课前准备。主要包括:上课教师陈述;观察者提问与上课教师进一步说明;双方就上述问题商议,确定观察对象、观察点;再将观察者根据不同观察点分成若干组,设计观察量表,也可以说是观察单。课前准备会议的目的在于给参与人员提供沟通交流的平台,便于观察者确认自己的观察点,为后续的行为奠定基础。我们的课堂观察追求的是在自然状态下的教学研究,“磨课”不属于课前会议的范畴。课前会议作为课堂观察的起点,准备越是充分,观察者就越能从课堂情境中收集到更多有用且详尽的资料。
第二周:进入第一次试上。观察者进行课中观察。这也是课堂观察的第二步。观察者要在上课开始前进入现场,最好提前五分钟进入课堂。根据课前准备中的要求,明确观察任务,选择观察位置,如实做好记录。观察者要如实地记录你所看到的与听到的种种现象,可以依托量表来完成。课中观察过后,就要完成课后的汇总。课后汇总可由观察者在检测学生情况的基础上,从不同的角度报告并交流课堂观察的结果及简要结论。上课老师陈述:1、这节课是怎样获得成功的?学习目标达成了吗?2、谈谈各种主要教学行为(如情景创设、讲解、对话、小组讨论、指导和资源利用等)是否有效?3、谈谈有无偏离自己的教案。如有,请继续说说有何不同?为什么?再由观察者与上课老师协商得出几点结论和行为改进建议。最后,确定第二次试教老师,并根据提出的意见重整教案。
第三周:进行第二次试教。重复课堂观察和课后汇总的环节。
第四周:总结,把前次材料汇总,交流心得,写成科研叙事。就是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记下来。
以上就是整个课堂观察的流程安排。
在整个教科研的过程中,邀请市有关专家、学者来校作专业讲座,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种培训活动,请进专家的同时也让教师走出学校,与专家及其优秀教师对话。
以上,是我校六认真管理工作的大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