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务公开 聚焦德育 教研探航 安全洞察 党团工会

信息详情

浅谈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沈忱
[发布时间2015年4月10日]

 
浅谈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昆山市振华实验小学
作者:沈忱
【摘要】如今世界科技飞速发展,日新月异,提升创新能力已然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信息技术教育作为创新教育的领头羊,理应当仁不让。本文将从转变教学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民主宽松氛围、丰富学生想象力四个方面,对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浅述。
【关键词】小学  信息技术  创新思维  创新能力
信息技术课随着信息时代的变革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越来越被重视,它是一门基础课程,又与社会科学技术发展紧密联系,其特点是应用广泛、实践性强、内容更新速度快。为了培养具有信息素养的21世纪创新型人才,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中应以课堂为阵地,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开发学生创造潜力,激发学生创新思维,鼓励独立思考,求新立异,着实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一、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理念,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提
长久以来,许多教师已经形成了一套以知识为核心的外显或内隐的观念和行为模式,在教学过程中,他们将主要精力集中在课堂知识的教学上,而忽视了学生能力、态度和创新的培养。当然这一方面有课程安排时间较为有限的原因,更多的是因为教师的观念未能及时转变。
从“知识为核心”转变为“创新为核心”,从“教师为本位”转变为“学生为主体”,从“权威教学”转变为“共同探讨”,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作为课堂教学的核心目标和行为指南。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让学生遇到问题,将已有知识体系进行重组、再造,形成解决问题的独立见解和独特办法,这就是创新思维的产物,调动了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石。
很多信息技术教师会认为学生已经对信息技术课十分感兴趣了,但是这种兴趣只是在于上网、玩游戏、看动画片等,而对教学内容却索然无味,因此,往往一段时间后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兴趣会大幅下降。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应正确引导学生,让学生认识到计算机并不是玩具,而是生活学习中不可或缺的工具,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与兴趣。在此方面,可以采取以下几点教学策略:
1、结合学习、生活实际,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认识到计算机是学习、生活中的有力的工具。例如在母亲节前夕,可以让学生通过画图、文字处理工具等,制作图文并茂的贺卡,结合邮箱等工具发送给自己的母亲。再如,可以让学生在互联网上搜集现代化技术的文字介绍、图片影像等资料,通过幻灯片工具组织成一个小汇报,然后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讲解,让学生感受到信息技术课的丰富多彩与信息技术强大的工具性。
2、合理引入教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激发进一步学习的兴趣。教师需要有针对性地选取一些与学生能力水平相适应的、能够准确反应教学内容的小游戏供学生操作练习。例如七巧板游戏,涉及了鼠标的多种操作,学生在学习的同时的体验到了乐趣。再如金山打字通里的打字游戏,让学生摆脱了枯燥的打字练习。同时这些游戏本身就是教学创新的成果,开拓了学生的思路,潜移默化地激发了学生创新的意识。
三、营造民主宽松氛围,树求新立异观点,提供创新的土壤。
教师要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建立平等、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努力营造积极和谐、民主宽松、探索创新的课堂气氛,让所有学生都能主动、积极、愉悦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鼓励学生树立“探索尝试”创新意识。
首先,教师要充分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有创新的潜力,尊重学生,多用鼓励赞赏的方式,少用甚至不用批评等手段,对于学生的创新性的表现,哪怕是微小的,都要给予一定的肯定和赞赏。在这样的激励下,学生会认为自己是个“天才”,积极性、创造力大大激发,今后才能敢于创新,才会提出创新的见解,进一步表现出更加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再者,我们要为学生扫清创新活动中的障碍,让他们不会感到有压力和顾虑。当学生的思维活动和结论超出教师所预设的轨道时,教师不应强行把学生的思维纳入自己的思维模式之中,而应当尊重学生的创造勇气和创新精神,进一步引导学生突破陈规,提出独特的见解和大胆的设想,在不断探索中学会学习,学会创新。
例如,在Scratch动画制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设置统一的标准,碰到有学生标新立异,就当作是异类极力呵斥。模仿学习固然有一定的必要性,但是在模仿的基础上,不妨让学生放开去做。发掘学生作品中的闪光点,分享创意,其他同学交流意见,如此一来,学生的思路就开阔了,也愿意动手尝试了。学生们不仅体会到掌握知识与技能的重要性,同时强化了参与、合作的意识,领悟大胆尝试才能成功的道理。
四、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开创思维翱翔的天空。
这里所说的培养想象力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学生能够利用想象、联想的能力帮助自己理解、掌握知识与技能。例如在学习概念时,我引导学生将复制比喻为“刻章”,粘贴比喻为“敲章”,如此一来,学生很快就理解了“先复制后粘贴”“复制一次粘贴多次”等知识;又如在PC Logo中的《定义过程》一课时,我将“定义过程”比喻为教小孩吃饭,吃饭的过程包含洗手、洗筷子、用餐等步骤,教会了小孩“吃饭”以后,只要下达“吃饭”命令,小孩便会依次执行以上步骤了。利用以上策略,不仅学生对知识点更加印象深刻,易于理解,也是在帮助学生丰富自己的想象力。
另一方面,是指学生能够利用想象力创作出丰富多彩、别具一格的作品。例如我在计算机画图综合练习环节,制定了“快乐的节日”这一主题。另外,我引导学生可以虚构想象出来的节日。如此一来,最后的作品可谓是五花八门,除了表现真实节日之外,更有“美食节”、“汽车节”,甚至可以自由遨游的的“太空节”,并请作者分享自己作品的想法与创意。通过创作与交流,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想象空间,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解放思想,大胆尝试,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用自己的智慧创造一个“活”的信息技术课堂。准确抓住学生的兴趣并予以正确引导,努力使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真正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广阔天地和肥沃土壤。
 
 
【参考文献】
[1]娄万统. 浅谈小学信息技术的创新教育[J]. 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 2014, (46).
[2]王静. 浅谈如何进行小学信息技术创新教学[J]. 中小学电教月刊, 2014, (7).
[3]武晶晶.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创新[J]. 中小学电教, 2002, (10).
 
温馨提示:
若网站中下载等功能操作无效,请按如下方法解决:
若您当前正在微信中打开本页面,请点击微信右上角的三个点(...) 按钮,在弹出菜单中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再重复下载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