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务公开 聚焦德育 教研探航 安全洞察 党团工会

信息详情

支架式教学理念下谈低年级语文课前准备
[发布时间2015年1月13日]

支架式教学理念下谈低年级语文课前准备
支架式教学应当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以学生为本的高校的课堂更加迫切的需要教师的课前准备要细致到位,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事先准备好足够的合适的支架,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课堂学习。下面我就以低年级语文课为例,谈谈在支架式教学理念下教师应怎样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组织备课。
一、          学习目标的可行性
学习目标是一节课的活动指向,它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课堂学习目标的阐述必须明确、具体,而且应该可测。例如《月亮湾》一课常规的教学目标如下: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3.欣赏月亮湾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根据学习目标的可行性原则,我们可以对以上目标稍加修改,变为: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不添字不漏字,停顿正确。2、能正确认读和书写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3、能说出月亮湾美在哪里,并能说说家乡的美。这样一来学习目标不再笼统,变得细化,可测,有利于学生去具体达到。
二、          学习起点的真实性
“备学生”是我们一直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维果斯基说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实现这样的目标的前提是你要先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即找准真实的学习起点。
所以,在课前准备是,我们不妨可以给自己提出一下几个问题:1、学生是否已经具备了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所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基础。2、对于制定的学习目标,有多少学生已经掌握或部分掌握了,有多少学生没有掌握。3、对于制定的学习目标,有哪些是学生能够自主学会的,有哪些是需要老师来引导讲解的。
例如在一年级拼音教学开始时,教师原本制定的教学目标是“能正确认读声母b p m f”,在对班级学生进行了调查之后发现,班级中50名学生,有18人幼儿园或暑假期间已经学习过了汉语拼音,能够正确认读,有25人父母已经教过,能正确认读,另外17人中只有6人完全不会,另外11人能读出其中部分。所以如果还是把教学目标定在认读声母上显然不太合适,于是把教学目标调整为“辨别b和p,m和f发音的不同。”同时在教学设计上也从原来的三课时调整为两课时。
这样的调整可以更好地展现学生从不知到知,从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过程,也使课堂更加有效。
三、          学习材料的丰富性
教材是死的,人是活的,同样一篇课文,我们给学生提供不一样的学习辅助材料,课堂效果也会截然不同。特别是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学生对于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热情,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学生对学习素材的感受和体会。所以将教材内容情境化尤为重要。
例如:学习课文《冰花》一课时,由于学生身处南方,很少有机会感受到大雪纷飞,更别提冰花了。所以在课前准备时,教师要尽可能的营造冬天的氛围。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准备好“冬爷爷的礼物”:白雪皑皑,冰雪世界,堆雪人,打雪仗,溜冰滑雪。置身于这样的情境下,学生一下子就喜欢上了冬天,喜欢上了冰雪世界,进而极大地引发了学生的情感投入。
四、          学习方式的自主性
在课前准备时,要遵循一条原则:只要学生能自己发现学会的,教师绝不去讲,只要学生能够自己发现的,教师绝不暗示。在此基础上,针对学生依靠自己的能力不能掌握的知识,为学生搭建合适的支架,减少学习的难度,引导学生掌握知识。
1.知识迁移,引导学生学
任何知识都具有其系统性,它想一棵大树一样,伸出很多枝条,语文学科也是如此。比如,低年级识字教学时,很多字的字形都很相似,同样偏旁的字,同样结构的字总有其相同或不同点。让学生由此及彼,由已知到未知,自己去探索。在这里,教师只要出示一个已经学过的类似汉字,新的生字,学生就能自己掌握。又如,比喻句的教学,《东方明珠》里“它头顶蓝天,脚踩大地,像一个巨人。”是从高大入手来打比方。《冰花》里“它像宽大的树叶,像柔嫩的小草,像丰满的牡丹。”是从形状入手。在课前准备时就可以进行知识的迁移,让旧知识辅助学习新知识。
2.教师示范,指导学生学
在低年级阶段,教师的示范特别重要。对于认知能力、理解能力还比较薄弱的低年级学生来说,教师的示范是一个标杆,让学生能明确知道应该怎样去做,这在指导朗读和写字的时候作用特别明显。到了中高年级,教师的示范可以慢慢由学得好的学生来代替。
3、合作学习,帮助学生学
学会合作不仅是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要求,也是未来社会对学生的要求。在课前准备时,教师要充分的把全班教学、小组合作、自主学习三者有机结合,合理安排。当然不能为合作而合作,使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在设计时,教师要明确为什么要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哪一个环节需要使用,不用行不行。就我个人的经验而言,在低年级语文课堂上,需要同伴合作学习的多是说话类环节,而且鉴于低年级学生自制力较差,课堂容易混乱,所以合作学习时以同桌两人进行比较合适,遇到非常困难的题目才需要前后四人进行合作。
五、          学习方案的变通性
传统的教学模式一般是课前导入、复习检查、新课教学、拓展延伸、课堂小结。其实这些板块并不是每一节课都需要的,前后顺序也是可以微调的。关键是要为课堂的中心环节服务。
另外对于教学的中心环节设计,教师要预设好阶梯新的问题,使不同的学生都有机会开动脑筋思考,获得学习的喜悦。比如《月亮湾》的第二自然段的教学中,教师提问:请你找一找这一自然段中表示地点的词语,看看写了哪几个地方?考虑到大部分学生不能直接准确的找出,教师又设计了提问:这一自然段中哪一个字出现的最多?和这个字组成的词语有哪些?这样的设计充分考虑了课堂上可能出现的多种情况,使语文课堂适合每一位学生,也极大地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特别是在今天,面对着讲台下个性、特点、基础截然不同的学生,教师要搭建好学习的扶梯,让每一个学生获得学习的喜悦,就必须充分的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只有不断的提高从备课到课堂教学的过度能力,学生才会在课堂上体会到更多的精彩。
温馨提示:
若网站中下载等功能操作无效,请按如下方法解决:
若您当前正在微信中打开本页面,请点击微信右上角的三个点(...) 按钮,在弹出菜单中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再重复下载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