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务公开 聚焦德育 教研探航 安全洞察 党团工会

信息详情

以讨论为主的语文课堂的随感
[发布时间2015年1月6日]

以讨论为主的语文课堂的随感
孙佳智
  这一次《爱之链》的课堂形式,我是以讨论课进行开展,事先做好自学单,要求在自学单上全部写好,课堂上通过再一次解释清楚自学单上的“肖像描写”、“神态描写”,出示两种描写的不同之处,帮学生理清楚如何填写。而在单子上的“人物形象”,则是以出示人物形象的具体概念,并以数学公式的形式出现,即人物形象=人物性格特点+外在形象(肖像)+身份+职业+地位+技能+行为习惯……让他们知道回答“人物形象”需要讲一些什么,区分“人物形象”和“人物性格特点”,并以《三顾茅庐》中刘备的人物形象为例子展开说明。
  提出自学要求,出示组长汇报格式,给予他们30分钟进行讨论,组长进行串词和书写,这一切都是有条不紊的。
  我的感受:
1.学生在课堂上确实讨论了起来,每一个人都加入其中,甚至有几个小组的成员因为各执己见,都在那争论不休,课后还在问我相关的问题。我觉得,这30分钟对于绝大部分同学来说是绝对利用好了,他们能喋喋不休地讲出自己的理由。在于组长的交流中也能发现,组长不再是自己组织,而是背后有5个同学在帮助,他们也利用起了集体的力量。
2.通过5分钟的组长汇报,我发现,大部分组长的语言组织都较好,能讲出一个比较完整的段落,与他们一开始写的“人物形象”相比,他们能用具体的例子、具体的语言去阐述清楚,尤其讲清楚了人物的职业和人物的肖像,这两点在整篇课文中通常容易被人遗漏,但是却被他们牢牢把握住。
3.组长的语言组织,我通过课上的交流和观察发现,8个组长,都不是自己埋头苦写,组员各玩各的,所有组员都能与组长一起磨合,将所要表达的内容写了出来,一些用词短语,都是通过他们反复讨论所得,有几个小组的讨论,就如老师讨论目标一样,十分细致。
  我的疑惑:
1.这样的方式确实促进了学生的自学,对于人物的分析也比较到位,但是对于我来说,可能是不是放的太开了,导致最后5分钟的时候,我不知道该如何去评价组长的汇报,不能说对,也不能说错,因为他们每一个汇报,都是通过5个组员一起磨合出来的,一旦否定一个组长,那也意味着否定了整个小组。
2.我事后一直在反思,这个学习方法,到底是为了什么。《爱之链》这一堂课,我将“故事情节”、“环境描写”和“人物形象”三方面给硬生生割裂开来,虽然我知道这是不可取的。对于人物的描写,相信他们,至少有部分学生会有所进步,但是这样的上法,他们或许不能真正把握到文章的核心内容。而且对于学生的放开的度,我难以把握。
3.在整个讨论中,很多学生都积极参与,但是我同时也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组长在拼命不断地修改,而他们自己的那张纸,原来是什么内容现在依旧是什么内容,很多人基本没有动过,我就在想,是否是因为事先定了组长,所以他们只需要讨论,写的事情就跟自己无关呢?如果换一种方式,随机点名的话,是否又会加大难度呢?毕竟不是所有同学都有这样的概括能力和临场表达的。
4.学生课堂的讨论,是否会让他们有更多的进步呢?因为事后有同学问我问题,我会发现,他们的问题,说着说着就会进入一个死胡同,而一旦一个同学进入了,往往很容易整个小组都进入到他的想法了了,这样反而偏离了我们的初衷。比如有同学问我:“乔依和老妇人的汽车难道在餐馆没有相遇吗?”“女店主为什么要潸然泪下?吃饭给钱不是天经地义的吗?”等等,不可否认,这些问题提的很细,细到让我们老师不知如何去回答。在这里我又想到了之前看欧美国家人家的课堂教学就是大胆质疑,上《灰姑娘》这篇文章时候,老师不是让学生简简单单去读去感悟,而是让学生找出其中的不合理的地方,比如灰姑娘变回去以后,水晶鞋怎么没有变回去之类的,最终老师告诉他们,就是大家,写出来的文章也会有错误的地方。但是在中国,或许我们,至少我是称之为“死胡同”,其实这也是学生积极思考、热爱思考的一种表现,但是这,却偏离了整篇文章的中心,而且一些问题我也不知道该如何去作答。
   讨论课是一种十分大胆的授课形式,在这个课堂上,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体,因为老师永远不知道他们最终总结出来的答案是什么,但是我坚信,讨论课的讨论,更能锻炼他们的思考、辩论以及组织能力和小组协调能力,只是这条路“漫漫远兮”,但是我依旧会进行逐步探索!
 
温馨提示:
若网站中下载等功能操作无效,请按如下方法解决:
若您当前正在微信中打开本页面,请点击微信右上角的三个点(...) 按钮,在弹出菜单中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再重复下载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