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务公开 聚焦德育 教研探航 安全洞察 党团工会

信息详情

浅谈支架式教学在小学唱歌教学中的运用
[发布时间2014年12月11日]

浅谈支架式教学在小学唱歌教学中的运用
昆山市玉山镇振华实验小学  盛清华  215300  手机:13862648214
职务:音乐教师   职称:中小学一级教师
摘要唱歌教学是中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基础教育阶段音乐教学的主要活动形式之一,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音乐教学中最简便、最经济、最大众化、最普及的一种教学形式。它不受地域、经济条件的限制,是适合所有学校的音乐教学方式。广大音乐教师也应该用热情和智慧努力去创造和实践,搭建合理有效的教学支架,为学生开启更多歌唱的门,使学生在歌唱活动中受到美的愉悦和情感的陶冶。
关键词唱歌教学  支架  兴趣  情感  想象
唱歌教学,是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启发,引导学生通过演唱和表现歌曲的方式及其他辅助手段来体验和领悟歌曲的情感,进而在精神上得到愉悦体验,从而提高他们的音乐文化素质,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的一项审美教育活动。良好的歌唱教学对于实现音乐教育的整体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正如音乐教育教学大纲指出:“唱歌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感受音乐、表现音乐能力的有效手段。”因此,现在有关小学唱歌教学的理论、方法也逐渐丰富起来。但由于音乐本身的表现性、实践性、非语义性和不确定性,决定了音乐教学的“过程与方法”,只有通过亲身经历与体验,才能独立的去获得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才能通过模仿逐步积累感性经验,激起情感共鸣与理性认同,达到审美作用的目的。而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又缺乏审美经验,所以不少教师还是“省心”地沿袭传统的方法,即先歌曲中学生难把握的节奏挑出来,单独练习,再让学生跟着老师跟着钢琴反复唱。于是,课堂上出现了教师教的“声嘶力竭”,学生唱得“索然无味”的尴尬场景。
如何改变唱歌教学这种不尽人意的现状,顺利的开启歌唱教学的门,有效地进行唱歌教学呢?我觉得关键是要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为学生体验歌曲,理解歌曲和表现歌曲提供必要的“支架”,借助支架,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充分调动学生的体验、感知、理解、表现等综合素质,进而能积极地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参与表现,来表达和抒发音乐的美,从而获得审美体验。
一、教师用深情的范唱,搭建兴趣支架,开启体验之门。
学生在学习一首新歌时,教师应该采取多种方法,从感性的角度帮助学生去体验感受音乐的形式美,以激发积极的学习情感。在众多的教学方法中,教师准确到位、声情并茂的范唱是激发学生歌唱兴趣,开启体验之门的敲门砖。然而,随着歌唱教学方法的多元化、生动化,很多教师都喜欢用多媒体或电教工具来代替范唱。音响资料固然有它的优点,但是不具备直接情感交流的作用。教师如果想让学生在情感上达到共鸣,教师自己就必须要以饱满、准确、真挚、富有表现力的声音唱出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在听觉上保持对音乐兴趣和热情。科学家曾提出:听觉乃是知识之门,如果这道知识之门从来都未曾开启,会对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投入产生很大的影响。但如果这道知识之门是由音乐老师用深情的歌声开启的话,不仅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慢慢树立音乐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完美形象,最主要的是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他们会很自豪的说:“我们的音乐老师歌唱得可好听拉,我们可喜欢上音乐课了……”这既是把音乐美的魅力和美的灵魂传递给学生的先决条件,也是实现音乐教学目标最朴实、最有效的手段。一次准确到位、声情并茂的范唱不仅可以鲜明生动地表达出歌曲完整的艺术形象,直接感染学生,而且还能让学生对歌曲的内容、风格、思想感情等有个初步的印象,从而更有效的激起学生学习新歌曲的兴趣和欲望,为新歌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上《唱着跳着走近你》这首歌时,在教唱歌曲前,我没有传统的让学生欣赏录音带的范唱,而是随着伴奏进行范唱,脸上洋溢着欢快、喜悦之情,并且还根据歌词内容附带了一些形体动作,虽然这时学生还不会唱这首歌,但学生已被我的歌声所打动,许多同学随着我的歌声有节奏的拍掌或点头,课堂上显出一派热烈、活泼的气氛,一种想要学习这首歌的欲望已经悄悄在学生的心中膨胀。
二、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歌曲,搭建情感支架,开启表现之门。
情感是艺术作品的灵魂,是音乐表现内容最主要,最核心的东西。每部音乐作品,总有一种情感在流淌。而真正能让欣赏者感动,进而产生审美体验的,也正是音乐的情感。
教学时,老师要教会学生唱会一首歌曲并不难,重要的是如何使学生完美的表现歌曲。而一首歌曲的完美表现不仅是指音准、节奏的准确把握,更重要的是“正确理解和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做到有感情的歌唱。”这是唱歌教学最根本的目标,也是衡量唱歌教学水平的主要标准。而作为学生,在刚学习一首新歌时,总是会把较多的注意力放在音准和节奏上,不太注意理解歌曲所要表达的意境和情感,更别说运用歌曲中出现的力度、速度与表情记号来表现歌曲的情感和形象了。因此,在唱歌教学时,教师要为学生搭建认知支架,引导学生对歌曲进行细致的感悟和深刻的分析:了解歌曲创作的背景、作者创作的意图,深刻挖掘歌曲本身所蕴涵的思想情感,同时对歌曲中感情符号的标记、装饰音的修饰、力度、速度标记等做全面而细致地分析与处理,在全面认知的基础上,让学生深刻理解和把握歌曲的情感。
例如:在学习《鼓浪屿之波》这首歌曲时,在教师深情的范唱、学生初步的聆听、简单的背景资料介绍和深情的歌词朗诵后,我抓住全曲的高潮句进行分析,引导学生懂得在这句旋律中出现“大跳”的作用,是为了与前面“级进”的旋律进行对比,尽情表达台湾同胞思念故乡、思念亲人,盼望台湾能早日回归祖国怀抱的急切心情。我在讲解的同时还进行了不同处理方法的演唱示范,让学生对比性的感悟哪种方法能更充分的揭示、表现和传递歌曲所蕴涵的情感,并在黑板上写出mf、mp、f等不同的力度记号,让学生根据感悟和理解,学会处理这首歌曲的力度变化,以便充分的把握歌曲的情感,进而完美的表现歌曲。
三、创造性的表现歌曲,搭建想象支架,开启创作之门。
教育工作者的主要职责之一,就是启发、培养下一代的想象力和创造思维,发展他们的创造才能,而音乐则是培养发展这种才能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音乐新课标指出:“创造是发挥学生想像力和思维潜力的园地,是学生积累音乐创作经验和发掘创造思维能力的过程和手段,对于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歌唱教学,也离不开创造,否则,就会陷如枯燥乏味的重复性教学里,失去歌唱的美感。教师创造性的表现歌曲,为学生搭建供学生自由想象和创作的支架,让学生在歌唱教学中展开想象,不仅可以提高学生感受音乐美的能力,也可以进一步扩大他们创造音乐美的空间。如在上《春之歌》这课时,为了让学生能直接地感受春天,同时也为了能更好地发挥学生想象进行创作,我让学生走出教师,到校园里去寻找自己眼中的春天。得知这一消息学生一下子乐开了。是呀,走到教室外的感觉可真好。能呼吸到新鲜的空气,能直接和春天亲密接触,真的是一件高兴的事。回到教室里后,我问学生:“你们发现春天在哪里呀?”这时学生纷纷举手回答:“我发现春天在花丛里、草丛里、树枝上。”“我发现春天在泥土里,在湖面上吹来的阵阵清风里。”还有的说:“春天在同学们喜欢的足球场上,体育课上。”有一个学生站起来轻轻地说到:“老师,我在外面的发现都被他们说了,不过我在书上的第二段歌词里发现,春天在勤劳的双手里。”这时又一个学生立刻接上去说:“春天在大自然里,也在每一个充满朝气、充满活力、善于发现美、创造美、热爱美的人的心里。”“老师,就在你身上,你让我们感觉到了音乐课的美。”学生的回答让我大吃一惊,我怎么也没有想到一次尝试性的创新竟然让学生和我有如此之多的收获。学会歌曲后,我让学生尝试着把自己喜欢的、看到的、感悟体验到的春天创作歌词,用歌声唱出来。学生带着前所未有的热情参与到创编表演的活动中去。
是啊,新的事物会给学生新的心情、新的感悟、新的想象,新的教学方法更会给学生新的体验和新的动力。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如果能常用创新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相信会有更多新的收获。
事实也证明唱歌是一种生动活泼、沁人心脾的情感活动,它能极大的丰富人们的情感,净化心灵,启迪智慧。唱歌教学本质上就是一次次思想与情感的交流,心灵与智慧的碰撞,它更需要我们广大教师用热情和智慧去创造和实践,搭建合理有效的支架,为学生开启更多歌唱的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蔡梦 苏籍.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王次炤.音乐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4]曹理。普通音乐教育学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00
温馨提示:
若网站中下载等功能操作无效,请按如下方法解决:
若您当前正在微信中打开本页面,请点击微信右上角的三个点(...) 按钮,在弹出菜单中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再重复下载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