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务公开 聚焦德育 教研探航 安全洞察 党团工会

信息详情

浅谈小学音乐课堂上的个性教育
[发布时间2014年12月11日]

浅谈小学音乐课堂上的个性教育

昆山市玉山镇振华实验小学  胡琦  215300  手机:18551119545

职务:音乐教师    职称:小学二级教师

内容摘要:本课题阐述的内容是如何在小学音乐课上注重个性的教育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果个性教育是一个更高层次的理想水平,那么,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教师的个性发展就是这个理想水平不可或缺的两条重要支架。我将从学生的个性和教师的个性两个方面来体现个性化教育。从教育者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从:1、个性化的教师;2、个性化的教学出发。从受教育者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从:1、抓住火花,启迪创新思维;2、抓住个性心理,因材施教出发。

关键字:音乐课、个性教育、学习兴趣

关于“个性”?英国学者大卫·丰塔纳在《教学与个性》一书中指出:“在我们对个性下定义时,脑子里出现的第一个问题是:个性似乎是一个捉摸不透可望而不可即的术语。我们原以为懂得了这一术语的含义,可是当我们试图以一种能为人们接受的形式表达它的意义时,却又往往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个性是一个多角度多视野的概念。从个性的形成过程看,马斯洛认为:人的个性发展的最完善、最高级的形式,就是健康的个性。所谓健康的个性,从内部的心理机制来说,是一种与生理和谐发展的个性;从外部活动的效能来说,则是一种富有高度效能的具有创造性的个性。因此,发展健康的个性十分必要。那么,怎样让学生在轻松、愉快、和谐的学习环境中,学到一些关于音乐课中具有实用价值的知识和本领,并将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到最佳状态,而永远保持呢?是我们首要探究的问题。

·            从受教育者角度来看

1、抓住火花,启迪创新思维

我认为,音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大胆实践,并善于发现,帮助他们抓住不时迸出的智慧火花,比如创编声势动作打节奏时,低年级的学生会想到拍脸,跺脚,互相拍手等方法,在他们的这些办法上,再加以科学性的纠正,引导来完成教学环节。通过这些“智慧火花”的积累,为学生个性的表达做铺垫。比如在教完《小乌鸦找妈妈》这首歌曲时,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这首歌曲进行简单创编。各组都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根据歌曲的主题、旋律、节奏以及情感特色等音乐要素来创编歌词、编排简单的声势动作、制作道具等。在各组的“汇报演出”中,每位学生都有演出的任务,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不同经验与感受,最大程度地发挥想象,感受音乐。学生在这种自编、自导、自演的实践活动中,表达了自己对音乐作品的想法,既激发了对音乐的浓厚兴趣、树立了自信心,又发展了创造性思维。虽然学生们的“作品”质量参差不齐,但是学生能在课堂中自主地获取知识,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而教师这时则变成了整个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服务者(伴奏、播放音乐、组织评比等)。长期进行这样的引导和鼓励,我相信在学生心中播下的音乐的种子总有一天会生根、发芽、开花。

2、抓住学生个性心理,因材施教

个性的特征具有先天性和后天性、共同性和差异性、稳定性和可变性、独立性和统一性、客观性和能动性。

我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十分注重通过音乐活动过程的展开,来激发学生创新的潜能,给他们探究问题、探询知识的空间,让他们大胆想象,自由创造。

通过角色性体验,拓展学生的表演能力。音乐本来就是从生活中创造出来的。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需要,实现教师、学生、教材、教具、教学环境与生活的多方面横向联系,及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比如在上《树叶儿飘飘》一课时,很多小朋友都感受到树爷爷的爱,想得到树爷爷的“馈赠”,我就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进行歌词的创编,并且编排简单是几个舞蹈动作,边唱边演,在过程中感受秋天的美,感受歌曲童话般的意境。

总之,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不同的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运用游戏、尝试、迁移、演示、讲解、想象、竞赛等方法,启迪学生创造性思维,这是每一位教师的天职。

·            从教育者角度来看

1、教师的个性化

教师的个性可以成为与学生交流的桥梁,也可能形成与学生思想的鸿沟。在课堂上或者在课余时间会有许多与学生交流的机会,音乐教师与学生也有着许多共同的兴趣,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在对音乐感到陌生的同时,更多的是对音乐的热爱。那么此时我们只要做一些小小的事情,就可以把学生对音乐的热爱转化为对音乐教师的喜欢和尊重。例如在课堂上教师的一些亲切的表扬和鼓励;对学生说他是个音乐天才;为家里有器乐的学生提供一些学习方法;听听学生谈学习乐器、声乐的经验都不失为一次与学生交流谈心的机会。

2、个性化的教学

长期以来,教学的模式都很单一,如果拿同一个标准去衡量不同学科的课堂,会使课堂教学千篇一律,缺少生命活力。没有教学的个性,怎么会有学生的个性?如果我们的教学像生产流水线一样生产,像计算机程序一样运行,我们学校的“产品”——我们的学生会是怎么一个样子?

我认为,不同的课型应该有不同的教学模式,就该有自己的教学个性。《中小学音乐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中小学音乐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很显然,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意识是我们音乐教学的首要任务,也是我们音乐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传统的教学方法只会让学生学会书本上那些死的知识,使学生觉得无趣,便逐渐熄灭了对音乐课程的高度热情。

教学如此,那么要体现学生的个性从何谈起?我认为,首先要让学生从思想上把音乐课与其它学科区别开来,但也不是认为音乐课就是用来放松娱乐的,这一想法在小学乃至所有学生中,都普遍存在。语文、数学等课程可能是面临考试这一个问题,因而让学生感到有压力,而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从重知识教学转变为重兴趣培养。其次从教学形式上应多样化,应着重体现出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自学能力及创新能力,教会学生自学,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并且,要让学生学会质疑。我的做法是:(1)少讲多练,把原本应该讲的知识点讲得含糊或索性不讲,让学生在练习中出错,从而产生疑问;(2)故意犯错,引导学生也犯错,而产生疑问;(3)不同学生作品相对比,让学生自己找出差异。但是在让学生提出疑问的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围绕课堂内容来提问,而不是随便乱提。在评价学生时,也要有“个性”,要强调过程性、体现综合性、注重差异性。

总结

强调个性发展,注重个性教育,是当代世界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不同发展阶段的学生在认知水平、认知风格和发展趋势上各有不同,处于同一发展阶段的不同学生也同样存在着差异。《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音乐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音乐;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音乐;不同的人在音乐上得到不同的发展[1]。”即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不同的发展机会和可能,以达到个性发展的目的。

 

注释: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J].中国音乐教育,2002,(1):6-16.DOI:10.3969/j.issn.1003-1138.2002.01.002.

 

 

参考文献:

[1] 章连启,谭天静,张亚红:《中小学音乐新课程教学法》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4

[2]《中小学艺术学习领域课程指导纲要》    2000

[3]大卫·丰塔纳:《教学与个性》    北京春秋出版社    1989.10

[4]屠兰兰:中小学音乐教育课程研究与论文写作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8-6-1

[5]王耀华:中小学音乐教育发展与高师音乐教育改革[J].音乐研究,2002,

[6]黄飞辉:探析在音乐教学中激发学生的个性与才能[J].文理导航(下旬),2011

温馨提示:
若网站中下载等功能操作无效,请按如下方法解决:
若您当前正在微信中打开本页面,请点击微信右上角的三个点(...) 按钮,在弹出菜单中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再重复下载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