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务公开 聚焦德育 教研探航 安全洞察 党团工会

信息详情

走进“支架式管理”的困境
[发布时间2014年11月17日]

走进“支架式管理”的困境
张凤良
学校科研真是个伟大的工程,之所以称之为伟大,是因为它无比复杂和艰巨,因为它想努力改造人的思维,而想改造人的思维,对很多人来讲它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几乎让人看不到路径。与老师们再谈学校主课程研究时,我的深刻体验便是如此。话中没有贬低他人的意思,存在即合理。这也是很多人看到学校科研望而生畏的原因。老师总是战斗在一线上的,一团糟的实际情形和经验的反思的匮乏,致使他们在交流课题研究时会本能地将它拒之门外,潜意识中将它与实际隔开,而为了隐晦地把它表达出来,许多原因会蓬勃生长起来,尽管这些原因有些自己都觉得不应该。其实这无须悲观,实际就是这样的。老师对科研,就像学生对学习,好像都会在一开始处于懵懂的状态。就如我来谈学校文化,能说出一个什么东西来呢?不过,这现象也会倒逼我们反思。
第一,我们要反思的是,这样的科研,是不是在教师的“最近发展区”?他们已有的经验是什么,我们要实现一个什么目标?我们清楚不清楚。如果一个老师没有基本的课程意识和课堂经验,那么他的最近发展区与我们提的目标相吻合吗?年轻老师不需要思想,更需要指令,如果这样的话,那么这个话题很难维系了。我们要实现一个什么目标?我们的本意是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用什么策略呢?就是用一个教学理念,无论是支架式还是抛锚式,其实道理是一样的。支架式就是强调教师在学生在实现他最近发展区路上提供支持和帮助,无论是方法上还是在感情上都有利于学生学习,这就是包含支架式在内的所有教学理念共通的东西。这个目标能实现吗?也就是老师通过一段科研之后能独立解决他的课堂教学问题——即知道如何在学生需要的时候提供最合适最有效的支持和帮助,而不是靠传统的灌输和命令。老师的这个最近发展区存在吗?如果没有,那么是否需要降低目标,还是提高基础呢?
第二,我们要反思的是,平时我们与老师有互动吗?互动,就是在科研的过程中,即在每周半天的学科组活动和另外组织的专项活动中,老师之间,特别是老师与核心组之间有真实的互动吗?还是谈课的时候就课论课,谈科研的时候就谈一些子虚乌有的东西?如果我们一以贯之,找到一条最能支持学生的路径就是支架式教学,就是我们科研的核心,不就能把它们(研课即科研)合并在一起吗?当然,这条路径不好找,在找的过程中,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知道怎么办?看看有无可依靠的人,看看也没有,互动没有形成,即使坐在一起,也没有研究性质的互动,我不知道你在想什么,你也不知道我在想什么,到最后总结时,就不知道说什么。说好“科研”这真是一条很难的路,第一,要确认说的一定会这样做吗?不一定。当然,能知道这样说一定比不知道怎么说要好。能说,就说明他有这个意识。第二,说之前,他有没有相应的积累,脑子里有没有说的东西在?他说的不在这条线上,那不是很尴尬吗?积累,当然需要时间和过程的,但每个老师都不是零起点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的体验。如果说的是同一个意思,那么就好办了。第三,能不能相互说,说是为了做,为了做得好。现在用一个最省时的办法,那就是相互说,相互说就能在最快的时间内相互取长补短。这是互动,互相启发。互动是为了生成,生成出新的思路和办法。现在,问题是互动不起来,第一是没有时间的保障,第二是没有人员的保障,第三是相互没有沟通在同一个平台上。这需要改善。
第三,我们要反思的是,这种科研方式,活动中老师到底是一种什么心态呢?是积极情感占主导地位,还是消极情感占主导地位?是,为了上好一堂课,大家都需要。但是当这种需要我们把它转变成科研的方式,老师喜欢吗?老师说,你直接告诉我这堂课怎么上不就完了吗?我们说,我们也不知道怎么上,但是我们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和理念来指导你上好这堂课。大家都蒙了。这是什么意思?这就是大家要先学理论,再用这种理论来上课,再用这种理论来评课、改课,最后大家把它写下来,写成论文。难了,不会了。但这是一条必经之路啊!不是我们要求的,上级也是这么要求的,不然为什么要用论文来作为考核的必须指标呢?我们的理解是,必然用写论文评论文这种手段来促使大家思考,总结经验互相启发,这叫专业发展,也叫学术水平。很多人都折戟在这条路上,即使他一开始很有天赋,最后也被学术这东西埋没了。当然,我们想尽可能地降低难度,不讲理论啊学术啊,就讲用一种理念指导你实践,你实践完了,再反思一下,这就是科研。这你应该接受吗?我不是为你好吗?你得理解啊。可最后大家还是有些惆怅,因为领导不理解我们,我们既要上好课,管好班,又要写出好文章,要求实在太高了。聚在一起,是为了完成这个形式呢?还是能利用这些有效的时间真心实意地提高一下自己,让自己有一个或深或浅的真实科研体验。积极的,觉得有点意思;被动的,想着快点结束;还有些茫然的,害怕的,这种情绪就更不利于主动参与和学习了。真实的情况是怎样的呢?设计好一条似乎是很有道理的路径,怎么大家最后还是觉得空空的,没什么价值。怎样才让大家既有兴趣又有发展呢?当然,当一个人觉得自己很被需要,在集体中很有重要感,他一定是会积极主动的,譬如说一群人围着一个人上课,其中两个人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是头儿,说话算数的,一个是上课的,但是其他人呢?不可能大家都重要啊?在管理上,有一个术语叫优心态管理,那就是除了有个严密的流程,你还要想方法使大家心态都比较好,好心态才可能有好结果。这个好心态有点让人为难?
第四,我们要反思的是,科研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解决问题。解决一个什么问题呢?就是没有我们的帮助和支持,他能独立完成任务——上好课,写好文。当然这是一个终极目标,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好是没有底的。这里有一个重要的意思一定要强调一下,一开始是在有帮助的情况下他能上好课写好文章,我们的目的是最后他能独立完成。有帮助,这个帮助,就是支架;建立支架的目的,是渐渐撤去这个支架,直至没有。一开始,是一群人围着一个人上课,他课上得很好,那不是他的真实水平,那一群人是支架,他是站在这个一群人上面完成这个任务的,告诉他不要沾沾自喜,得意忘形。后来人减了,时间也少了,精力也不像原来倾注了,他的课还是上得那么好,那么他的水平在提高了;再后来,只要一点拨,他就能出色完成任务了,而且他的个性也有所体现了。最后是,没有人去指导,他一个人就能做好这件事了。支架在一步一步地撤,他的能力在一步一步提高。那么,究竟要说一个什么意思呢?那就是我们组织教师学科研用科研,最终目的都是清楚的,但是过程没有清楚。一开始是搭好支架,在练在学,看差不多了,一下子把它撤掉,结果全都掉了下来,甚至有的人还没爬上去就跟着支架一块儿倒了。当然,有时候也会把支架放在那里太长,该撤去部分没有撤去,致使大家该部分独立的时候没有独立。要慢慢地撤,综合到真实信息真实情报后有策略地撤,撤的火候要到位。可是,这对于我们来讲,真是一个很大的难题。现在学校里有一部分人会有意识地上好课了,也能说一些道道来,这是进步,也得科研的成果,但整体上必然是参差不齐,有的人可以撤掉一些支架了,有的人非但不好撤,还要增加一些,是不是这个现实。不过,如果是真心需要帮助,这个问题一定会得到或快或慢的妥善解决。
大家是否能看出,其实我是在借用支架式谈科研管理,可称为支架式管理,那么支架式教学是个什么东西呢?也是这些道理。我们觉得管理好很难,老师觉得上好课很难。其实,遇到的问题可能不一样,可问题背后的道理是不是相通的?仅供参考。
温馨提示:
若网站中下载等功能操作无效,请按如下方法解决:
若您当前正在微信中打开本页面,请点击微信右上角的三个点(...) 按钮,在弹出菜单中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再重复下载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