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务公开 聚焦德育 教研探航 安全洞察 党团工会

信息详情

记我的十月科研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16日]

我的科研叙事——记我的十月科研
沈  茜
相对于九月的陌生与新鲜,这个月的按部就班似乎顺利了些,一步步要做些什么,大家已经清楚。反思十月的科研,写写我的感受。
得,还是有的。组里统一了观察单,这份确定好的观察单,比前一个月的终究是有了些精气神,不再眉毛胡子一把抓,也不是零零落落的,到底还是有了些实际操作的指向。拿到观察单,整合课前授课老师下发的教案材料,我们的课堂观察倒是可以将注意力集中在“观察”上了,观察者也确实在做“观察”的事了,暂且不论观察实效的话。一堂课下来,观察单上的“学生学习现场”描述起来有困难,不过可以基本做到“客观记录”了。我想,这是一得吧。
二得,是课题研究材料的获得。无论是“目标制定与任务分析”,还是如今的“课堂观察”,这种主题式推进的科研方式对主课题的研究是有促进的,着眼“最近发展区”,不去“观察”又怎么获得?一轮轮的科研活动,参与与总结下来的就是课题研究的科研材料。这是理论研究上的获得。到底还是最主要的。暂不说这两个月的科研有没有收获,有多大的收获,就我个人的学科教学来说这样的主题科研对我们年轻继而教学经验不丰富的老师还是有实际意义的。想自己前几年的课堂教学,眼里除了预先定下的教案,哪有什么学生,过了这个环节紧接着就是下个环节,倘若一先就定下环节所用的时间,那就更是生硬了。“拖沓”或是“太赶”的标准就是预设的教案以及环节的用时。年轻的我从没怀疑过教案从哪里来,预设的目标从哪里来,我在给谁上课,为什么要这么上而不是那么上。这些都是实际的问题,常态课上忽视大部分的学生,公开课充其量就是过教案过完结束。直至上学期的教科研着眼“目标制定与任务分析”的主题,才开始反思课堂教学的初衷。到这个学期的“课堂观察”,虽然操作的过程还是有各种问题并且老师们也在怀疑收获与实效,但是“课堂观察”科研方式的提出确实是有益的,细化了“目标制定与任务分析”,也细化了主课题的研究,从观察学生确定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入手制定教学目标,设计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教学任务,在层层任务的指导完成中教学的目标也就实现了。一堂课下来,目标不多、不大、不空,可以真实实现;一堂课下来,老师不罗嗦、出任务、有指导,学生学有所为、学有所获。这样的课堂,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是以学生的语文学习为中心的,是具人文关怀的。可能关上门之后,外边探测不到多大动静,但是入门之内,生机勃勃郁郁葱葱啊。这都是美好的。
终究,又一个月过去了,领悟是得到,迷茫又怎就不是收获?有人担心我们可能会排斥这样的科研方式。我想说“排斥”是不真实的,我们知道她的好,又对她抱有期待,就像我们对待自己的学生一样,抱有“期待”才会生出迷惑,但是这岂非探求的精神。不是对新事物的不接受,而是实事求是地为她添水加料。
我再说说这两个月耳闻眼见实际操作后的建议,单纯都是个人的看法:
第一,关于观察单。目前的观察单由第一个月的不固定到现在的相对固定,总结目前各学科的观察单,大致思路是一样的,都是从目标与环节上的思考,这是合理的,不管什么学科的课堂教学都要思考教学目标都要设计能够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任务与环节,所以这样的观察单,起到这样“大”的作用,各学科通用毋庸置疑。但是如果只是这么一张观察单又会不会框死大家的观察角度?毕竟首先各学科有各自的学科特点,其次每一个老师都有自己的研究主题,每一次科研活动的参与都是其进行教科研的主要渠道,所以每个人研究主题的不同还是需要在科研活动中有不同角度的思考。每个观察者都在做同一件事,如此集中的观察角度,并且是如此不够细化的观察角度,众眼观独面,岂非低效,更进一步的课题研究又如何进展?
第二,关于课前会议。低效,也是很明显的。探讨了将近三节课,从周一下午一点到将近三点半,两个多小时的时间,假设在三点半去问问那个下周执教的老师知不知道这堂课的教学目标怎么表述、这堂课的大版块清楚了没?回答几乎就是否定的,又或者能够定下教学目标了,可是板块仍然模糊,更何况具体的环节和教学任务,探讨细节是从没有过的。两个多小时,敲不定初始课的完整教案,意味着上课的老师心里没底,也意味着作为课堂观察的老师也是没底,下一周需要“我”侧重观察什么呢?就有接下来环环相扣的实际观察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学生学习现场的描述”除了“客观描述”谁谁谁举手了、谁谁谁没举手、谁谁谁讨论不积极等等零散、表面的“客观现象”之外,这些观察的老师还能把这些客观现象描述成什么样呢?问题大都还是出在课前会议的低效上,敲不下教案,谁来负责?又该怎么办?
第三,关于上课。不说第一次观察和第二次观察,因为这里的“上课”我还是偏向是第一次观察以及第二次观察前的很多次“试上课”。我认为,这是能解决第二点中问题的一个途径。如果一次课前会议敲不下教案,那就多试上几节课,多开几节课前会议,出现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越上越多越改越多教案不就敲下来了?为什么同组的老师们会感觉这两个月没多大的收获,最明显的,大家认为没有多大收获还是因为两个月过去了《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嫦娥奔月》还是出不来能够拿得出手的精品教案。可是不能把原因都归咎在“课堂观察”上,也不能把责任都推到我们组没有指导老师上。确实,顾老师的指导是一种思考的方向,什么叫提纲挈领,看顾老师,顾老师的点评就是能厘清思路,可是不要忘记以往正式教研的前一周那频频的试上课。如今,虽说两个月过去了,可是作为观察者一共就观察了4次,你期待这4次的观察能给授课老师提供多少有价值的建议,更何况一月两次的正式观察课分别由两位老师执教,大家执教风格各异,无法确定是环节设计的问题还是执教教师个人的教学问题,观察的角度从没涉及到授课的教师。所以,我的建议是多上上课,执教的老师多上上课,观察的老师也多观察观察,课前会议也多开开,课后也多讨论讨论。我们现在科研的感觉类似学生的小作文习作,一篇篇写下来一学期7篇能有多大收获,个人认为不如一篇作文改7次嘛。尤其是新的科研方式,尤其是观察者,每月观两次无异于走马观花,观察效率提不起来,直接导致了科研效率低下。执教老师也要多提供观察老师观察的机会,借助课前会议、课后研讨,相信这样充实的一个月科研定是能让大家看到成效的。
除了这些,问题也还是有的。其实,这都是好事,不用太着急,事缓则圆,积累还是必须的,就我个人的话还是多看看书吧。
温馨提示:
若网站中下载等功能操作无效,请按如下方法解决:
若您当前正在微信中打开本页面,请点击微信右上角的三个点(...) 按钮,在弹出菜单中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再重复下载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