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务公开 聚焦德育 教研探航 安全洞察 党团工会

信息详情

支架式教学,着眼未来,立足实践--吴菁菁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1日]

 

支架式教学,着眼未来,立足实践

 吴菁菁

《学棋》这堂课,我上得很轻松。

第一课时,我在黑板上板书课题:学棋。提问:读了课题,你会产生哪些问题?学生回答:谁学棋?向谁学棋?怎么样学棋?结果如何?学什么棋?一些浅显的答案,我当场回答,其他的让他们去课文中找相应的文段解答。

待到教授重点段时,我让他们自读提炼出两种不同学习态度的关键词:“专心致志”“走神”,继而找出具体描写的语句,指导朗读。最后,结合自身学习,你得出的道理。

学生提问,学生回答,关键词句也都找得很正确。我不得不说,他们的学习能力进步了。但有这样的进步,也是煎熬了数次,一步一步换来的。回想第一次放手,教师没底气,学生没反应,差点想放弃算了:不这样,不也一样教知识吗?但心里清楚,什么是对他们真正有益的,现在想来,幸亏坚持了下来。

我以为,其实学习语文就是一种获得审美体验的途径,我们的目的是获得审美体验,而我们现在的努力就是在教授他们获得的方法。为了孩子的成长服务,我们的目光就应该更深刻,更长远。等到他们能够不再依靠我们而获得体悟美,感悟道理的能力,即便途中辛苦,但我们的坚持意义非凡。

其实,有关支架式教学的各种理论,我无法阐述的头头是道。但我很喜欢这种教学模式,并且乐于实践。随着教学经验的增长,对于如何让学生在一堂课上除了获取知识外,更有机会锻炼自己的能力,是我更为关注的地方。实际上,我们现在在课堂上所教授的一些理解课文的学习方式,比如读课题,想内容;规范清晰地提出阅读课文的要求;以联系上下文的方式理解段落或词语内容;以填空的形式归纳文段大意……都是教师在以此帮助学生获得一种语文学习的方式,养成一种学习语文的能力。毫无疑问,教师在起一个支架的作用,给予学生时间和机会自己去丰满每层的内容,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帮助时,教师及时地给予支持,若没有必要时就“隐而不发”,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能立足于现有水平之上去触碰和探讨更深层的涵义,提升水平。支架式教学,它在课堂上的运用,并不是只关注于“这一课”,它表面在帮助理解“这一课”的内容,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从 “这一课”的学习中获得一种能力,一种学习的经验,能够以后运用于其他的课文,或是课外的阅读,或是其他方面的实际运用。就这样来看,支架式教学更俱关怀,也更为高瞻远瞩。这就是我为什么欣赏它的地方——“关注发展,关注将来”。

上次去蓬朗小学教学研讨,听着两位校长关于把课前预习引入课堂的探讨,挺有感触。关于支架式教学在课堂上的运用,我觉得它对提高课堂效率,增加教师的有效劳动是有很强的实践性的。它要求教师对于课文有一个整体性的布局,进而通过脉络层层细化和深入。它似乎是为教师提供了便利,可以依据结构条线来使教学变得有章法,但实际上,它对于教师的能力和态度提了更高的要求。建构了支架,就不可以在课堂上进行随意的教学,不能想到哪里讲到哪里,不能不加节制想说就说,导致满篇“重点”。特别对于一些篇幅较长,内容较多的课文,教师建立支架引导学生将课文“读薄”,再通过层层深入逐步将课文“读厚”,在这个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教师占用课堂的时间,这就需要教师语言能够干净简练,去粗取精。而这种本领是需要教师在课中做,在课后思,形成经验的。同样也考验教师个人的语文功底和素养。所以才说,它在考察我们能力的同时也在观察我们自身对于做研究的态度。

最新一期的语文教学通讯上有一篇文章,题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无效劳动10种表现》,我觉得挺值得一读。虽然觉得有些例子有点夸张,但对照反观自身,这些问题确实存在,尤其是像我们这样的青年教师。反思这些问题的产生,是因为自身的教学水平和经验不够,但也与心理因素的影响脱不了关系。我们在害怕,大多数新教师可能都会这样:怕自己讲得不够;怕课堂的内容不丰富;怕学习的氛围不足;怕互动的形式不多样;怕自己的讲解不生动有趣;所以我们努力的去“填充”课堂:大量的词汇和语句理解;时不时的互动合作;不断美化的课件,丰富的教学用具;宽泛了的内容补充和训练;这样一番作为下来,反而得到的是 “讲得太多”“不合适的训练”“流于表层的课堂”等评价。听上去苛刻,但承认,很有道理。丰满课堂,在一堂课中,如果只是致力于泛化知识而不是深化认识,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在浪费彼此时间。可即便这样,我也不觉得我们所做的努力是无用功,我们只是缺少历练,缺少足够的时间去思考。

比起掌握理论,我们需要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和实践。在平时的每一堂课中,不是只在公开课中。慢慢地,你会改进自己的提问方式,会反思自己的教学思路,会准确自己的语言;也会发现,你放手的时间越来越多,孩子的思考方式越来越对路,回答问题越来越靠谱,他们反过来给了你更自由的发挥,更多的自信。

万事开头难,但我们有时候也需不计后果。因为害怕后果而紧攥着孩子和课堂不放,他累,你也累。当我们遇到困难时,心中谨记:只要抱有获取成功的自信,面对失败的勇气,越挫越勇的坚毅,这样我们的付出就一定会有收获。

温馨提示:
若网站中下载等功能操作无效,请按如下方法解决:
若您当前正在微信中打开本页面,请点击微信右上角的三个点(...) 按钮,在弹出菜单中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再重复下载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