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务公开 聚焦德育 教研探航 安全洞察 党团工会

信息详情

《支架式教学初探》--教师主题教学随笔集
[发布时间2012年6月15日]

我们要做真科研

张凤良

在我头几年做教师那会儿,有一位老校长曾在私下场合给我们说,学校不是人人都可以搞科研的。这句话我印象很深。那时侯学校科研并未像现在这样普及,普及到校校都有主课题,人人都有子课题,还要有明确的论文任务。再说当时的老师很多都不是科班出身,很多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都没有系统的学过(这里丝毫没有贬低前辈们的意思,他们的敬业、朴实、善良和顾全大局远不是我们这一代所能企及的),情有可缘。现在再说这句话,显然是难以张嘴了,谁都不在做科研呀?

然而,做真科研的真不多,一线老师主动自觉做真科研的更不多。何以见得呢?从写的文章(包括随笔)就可以窥见一斑,文不像人,抄袭、拼凑虽严令禁止,可仍有人以身试“法”,大多数人认认真真写了,可写的内容不是自已的心里话,要么“一统天下”,面面俱到,老生常谈,要么罗列枝节,不知所云。理论是书上的,例子是别人的,怎么能写出真东西呢?俗话说,言为心声,关键是无所心声,那就当然不知从何言起?怎么会这样呢?愚以为大概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所谓的“忙”,教师的忙那是真的忙,忙到连上厕所都忘了,事不仅多而且繁,繁得心乱,一乱哪有心思想,没有心思想,哪来的“科研”。二是教师的“空”,因为忙,就没有心思读书,没有心思学习,不读书不明理,肚子里装的老是那些陈货,怎么能与时俱进呢?没有理论的储备,没有依据的实践,人云亦云,人趋亦趋,一点独立的思考和主张都没有,谈何科研。这样看来如今的科研不仅不真,而且在形式上还似乎给老师又增压了一个担子,忙上加忙,忙中添乱,那些深奥难懂的理论,那些要无中生有的撰文任务,怎不让一个个老师望而生畏、谈研色变呢?

显然,这不是我们做科研的初衷。做科研的初衷是帮助老师提升业务能力,更好地服务于老师们教书育人,不走弯路提高效率;而且,做科研的最崇高的目的还在于让老师从科研中体验到教师这一职业的快乐,创造的快乐,体验到献身于这一事业的人生价值,感到幸福。做科研不应该是给老师忙中添乱,应该是增强专业技能,减少行为失当,忙中有绪,忙而不忙。

这就是需要我们倡导老师做真科研。

做真科研首先要有真问题。现在有一句科研行话,问题即课题,耳熟能评,可并不是人人都认知到这句话的真正含义。科研是为了科学有效地解决问题,可问题在哪儿来呢?关键是没有问题,没能属于自已的真正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问题哪儿来?从学中来,从做中来。“钱学森之问”振聋发聩,那是钱学森的问题;专家们也就 “钱学森之问”提出了很多具有真知灼见切中时弊的问题,那也不是我们的问题。我们的问题是就他们的问题细化为教育教学实践细节的问题,我们成长中的困惑。学校主课题有了,那是我们齐心协力研究的方向。主课题是不能直接拿来用的,现存的理论也不能直接拿来用的,必须要内化为自已的认知,指导自已的实践,一旦有了这种内化,有了这种实践,就会产生层出不穷的问题,事实不是我们想像的那么容易,这样的问是才是我们的问题,才是我们的困惑,而且这样的问题会因人而异,因课而异,这样的问题才是我们各自的研究方向。

真科研需要真实践。因循守旧是我们最可怕的“敌人”,随意性会产生出无穷的后遗症,坚守自已固有的经验,会碰及到实际中的很多麻烦,学生厌学,家长不满,自已也常常感到找不到出路,牢骚满腹。怪学生、怪家长、还怪学校、同事,唯独忘了自已。实际上现在的教育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主要不是因为学生越来越难教,而是社会、家长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所谓老百姓日益提高的优质教育需求在呼唤着现在的教育必须跟随时代的步伐,日益进取。教师是直接站在讲台上面对学生的一线教育者群体,改革是必经之路,必选之策。改革首先要改变,改变自已的教育观,改变自已的教学策略,探索儿童发展的密码,建设尊重孩子的教育。保持自已的新鲜度,才是解决当前教育问题的教师首选,昨天用这个方法教,今天就要完善它,用那个方法教育,敢于试,试试看,行就深入下去,不行马上换个方法。改变就是创造,创造性的实践,才有创造性的体验,有了真体验,哪会没有真“心声”,有了磅磅礴礴的真心声,哪会没有言之凿凿、欢呼雀跃的真文章。真科研贵在于此。

真科研需要真表达。我们训练学生写作文,首要的一条是在习作教学中要首先激活学生表达的欲望,使学生乐于表达,不吐不快。要求学生这样,我们又何尝不是这样,首先要有表达的强烈愿望,要有一吐为快之自我催促,今天不写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写时如神有助,笔至心灵,如泉汩汩,洋洋洒洒。那为什么轮到我们写时就笔下枯涩,不知所云呢?无话可说那是因为我们没有积累,写的都是我们平时做的,可做的平谈如白开水,写下成文也是味同嚼蜡,还能写吗?辞不达意,那是因为我们没有休验,没有触及到灵魂深处,没有自我否定自我解剖的博奕。没有精准的思想运动,哪能催生出精准的语言、华美的篇章?笔下生花,那不是笔的功劳,那是心的缘故,胸有成竹心中有花。

当然,表达也是有技巧的,俗话说熟能生巧,多写就会渐渐能写。国家督学成尚荣在《反思性实践家:研究路径与表达特点》一文中谈到教师科研的表达方式,我觉得很有启发。他认为适合教师的表达方式是感性与理性相结合,理性强调概念、原理和逻辑,而感性则强调描述和想象。对于教师,理性的表达方式可能是相对薄弱一些,亟待加强和提升,而感性的表达方式则是我们的强项,应该充分彰显。成尚荣老师还就教师的表达总结了一些特点:一是从问题出发,教师的表达是基于实践之中的自我追问,心智的呼唤。二是基于实践,教师的表达就是用“过电影”的方法记叙自己的教育实践的亲历亲为,尔后进行梳理和反思,实践性使教师的表达之树永远长青。三是情景描述,回到情景,走进情景,就会使教师的表达真实起来,生动起来。四是夹叙夹议,“随着夹叙夹议的不断展开,思考、分析、提炼的深度也会逐步显现”。

我们的认知,与其如此相似。还是一句话,先有真问题,真实践,才会有真表达。至于如何表达,我认为那是第二属性的话题。

有了真问题,真实践,真表达,那就一定是真科研。科研能助 你成长,科研能创造快乐,试试看,说不定,你会爱上科研的。

 

例谈“支架式”教学

               ——《圆柱表面积》教学有感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支架式教学因其对于促进儿童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渐渐被大家所熟知和采用。“支架”原为建筑术语,教学中引入这一概念寓指“教”与“学”的关系:教师的“教”只是为学生搭建学习的“支架”,“帮助”、“协助”而不是“代替”学生学习;学生则在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下主动建构并内化知识和经验,促进自身能力的发展。

    “支架式”教学要求整个教学必始终保持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因此,教学首先就要捕捉到儿童的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不是一个简单的固定值,而是一个区域。有研究者指出每次教学应该保持在“现有发展水平+1”这个范围之内,超出这个范围,学生将很难深度消化所学结果。因此,教学必须将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使其接近“现有发展水平+1”这个最佳的发展区,才能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比如,我们在教学《圆柱表面积》时,学生现有发展水平是理解和掌握了圆的周长、面积计算和长方形的面积计算,而潜在发展水平是运用圆柱表面积知识解决相关实际问题。这两者之间的区域为最近发展区。我们在实际教学中,要将这个复杂的任务分解,先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侧面积的计算,即让学生保持在现有发展水平+1这个区域,再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表面积的计算(一个侧面积加两个底面积),即让学生保持在现有发展水平+1+1的区域,最后让学生运用所学到的表面积计算方法去解决一些相关实际问题,通过练习,逐步接近潜在发展水平。

  “支架式”教学要求我们的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教学必须要以学生的生理成熟为基础,更强调以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为中心,即“原认知”和“前概念”。众所周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凭他们已有的这些认知和概念去认知新事物,使新学的内容与其发生联系,通过同化与顺应将它们整合成一个整体,达到新的认知平衡。比如我们在教学《圆柱表面积》时,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是圆的周长、面积计算和长方形的面积计算,都是以前学过的,我们要帮助学生回忆这些旧知识,可以先提问这些计算公式,再让学生通过如下练习熟练掌握。1.求下列圆的周长和面积:①r=3cmd=4cmc=25.12cm2.求长方形的面积:①a=4cm,b=3cma=5cm,b=6cm。在将圆柱侧面展开得到长方形后(下面要谈到),引导学生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凭这些原有知识经验去认识圆柱的侧面积,侧面积的计算就不难理解了,因为圆柱的侧面积就等于展开后的长方形的面积。

“支架式”教学强调教学过程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只有在互动的情境当中,学习才会发生,理解才有可能,人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善于运用多向交流,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双向互动(问答、讨论、汇报等),让学生在互动中获得帮助,主动建构知识。教学《圆柱表面积》时,将侧面积展开后,可组织学生同桌或小组内讨论:圆柱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什么图形?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的什么有关?圆柱的侧面积怎样计算?在学生充分讨论后再组织学生先同桌或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生活中的很多物体,有的仅仅是求侧面积,如自来水管、落水管、压路机所压面积、通风管、烟囱、大厅里的柱子等;有的只是求底面积,如占地面积;有的是求一个侧面积加一个底面积,如水桶、灯笼、圆柱形水池等;有的是求表面积,如保温桶、油桶、蛋糕盒等。在运用表面积知识解决这些生活实际问题时,可组织学生充分讨论和交流:此题求的是侧面积?底面积?还是一个侧面积和一个底面积?还是表面积?

“支架式”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教学《圆柱侧面积计算》时,不要简单地把侧面积公式直接告诉学生,而要让学生分组合作,动手实践,让学生自主探索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师:请同学们拿出一个圆柱体(纸制的圆柱学具)和剪刀,把圆柱的侧面剪开,看看得到一个什么图形?

(学生动手操作:沿高剪开、再展开。)

生:长方形。

师:这说明什么?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

生:长方形的面积和圆柱的侧面积相等。(教师板书)

师:你还能发现什么吗?如有困难,可卷起来,再展开,再卷起来……反复几次,请仔细观察。

(学生边操作边交流自己的发现)  

1:长方形的长和圆柱的底面周长相等。

2:长方形的宽和圆柱的高也相等。

师:那你们能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来推导出圆柱的侧面积公式吗?

生:(很容易得出)圆柱的侧面积用底面周长乘以高。

师:(通过引导,逐步完成板书)

长方形的面积=       × 宽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 × 高

在圆柱侧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教学过程中,老师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搭建有效“阶梯”  成就精彩课堂

——谈三年级下册“认识小数”教学

昆山市振华实验小学  陆静娟 

摘要:小学数学要在组织学生的活动中尽可能把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作为一种有着明确目标的自觉行为。学生只有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数学教学能摸得着,看得见,理得透,记忆深。在切实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同时,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数学教学,让学生主动学习,自行获取数学知识的方法,学习主动参与数学实践的本领,进而获得终身受用的数学能力、创造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这就是“支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一般可包括“创设情景→引导探索→自主探索→协作学习→效果评价”五个环节。

关键词:自主学习;主动参与。

  “当代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认为,学习方式可分为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两类。”一种具体的学习活动,究竟属于何类学习方式,不能单纯看它的表现形式,其实很多时候主要是为了理解或验证一些重要的数学规则,这时就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还有一些时候由于应用不当,变成机械操作,那就是机械学习了。在实践中,学生是充满个性差异的,教师只有确立开放的教学观念,在教学中采用创设情景、迁移提问、合作交流等方法给学生学习新知搭建有效的“阶梯”,让学生有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平台,使学习过程从枯燥变生动,学习知识从复杂到简单,学习兴趣从平淡到浓厚,这样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才能引导学生经历丰富多彩的数学学习活动。在“认识小数”的教学体会中,以下一些学习活动笔者认为是有效而生动的。

一、创设情景,“导”得精彩。

数学源于生活,而生活又促使数学不断发展。让学生接触到生活中的数学,才能使他们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从而饱含热情地去从事数学学习活动。因此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我根据学生的数学学习心理规律尽可能选用他们乐于接受、接近学生生活的内容为题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学习小数的数学现实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其已有知识,包括整数和分数的知识,特别是分母是10的分数含义;二是其生活经验,包括学生在生活中接触到的商品价格、长度单位、重量单位等方面。教学开始从小明和妈妈“超市购物”引入小数,让学生从司空见惯的生活现象中发现数学问题,开始数学学习,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的观念。在引出小数时,让学生观察标价牌,比较异同点并进行分类,结合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同时,提出“关于小数,你已经知道什么?”可以看出,教者关注学生的实际经验,没有把学生当作容器,没有把学生对于小数的已有认识当作学习新知的障碍,而是把这种累积的经验作为进一步学习的资源。正如奥苏伯尔所言:“让新知之舟泊在旧知的锚桩上”。

在导入部分,一股浓厚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小数的引入是因为:测量长度的结果不是整米数、物品的价格不是整元数,这是生活中要用到小数的最常见的两种情况。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出发(学生已经学过了这两类常见的量),也是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小数的现实作用,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教学设计具有形象性,给学生极大的吸引,抓住了学生的认知特点,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从而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教师用他的经验为学习者创设问题情境和把握活动的整体方向,但不控制、限制学习者的活动。

二、运用迁移,“学”得轻松。

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数学知识是抽象的,只有变抽象为具体,才能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发现规律,促进学习的顺向迁移,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分数的学习对小数的学习特别是小数意义的理解有直接、显著的影响。迁移,有时是学生在听教师讲解的过程中实现的:例1中“5分米和4分米分别是几分之几米”是学生已有的知识,只要通过提问,引起学生的回忆和思考,就不难解决,然后不妨直接告诉学生:“5/10 米还可以写成0.54/10 米还可以写成0.4。”注意:是“还可以写成”,也就是同一对象的两种不同形式,使小数和分数建立起直接的联系。迁移,有时也要让学生自己体悟:比如,学生在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类似的图在分数的学习中也见过,只是当时的图更一般化,平均分成的份数不一定是10份,到这里,图被特殊化为一位小数也就是分母是10的分数的模型。学生在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时有同样的作用,只是这条数轴曾经是认识整数时常用的模型,而现在又拓展到了小数。无论是对小数意义的接受、理解,还是对一位小数的模型的建立,都还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帮助学生建立关于小数的数感,从而能更有效的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三、自主探索,“问”得适度。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就有了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探求知识的思维活动,总是由问题开始的,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创设问题情景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能打开思维的闸门,利用合理地提问与讨论发挥课堂的群体作用,促使学生进行独立、主动地学习,积极配合教师共同达成目标。

引导学生通过问题解决来学习数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这也已经成为数学教师教学时的共识。在教学时在这方面也作了充分的安排,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由问题引入新知的学习,问题解决的过程就是新知的探索的过程,二是用问题巩固新知,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新知的应用、巩固和提高的过程。虽然商品价格是学生生活中接触最多的小数现象,但是要让学生认识到小数其实就是十进制分数,还是利用长度单位测量和转换比较直观具体。这样的学习过程,是从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源头和需要出发,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感知小数的来源和含义,知道小数与整数、分数之间的密切联系。

紧接着,在小数的实际应用时教师又选用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题材,特别是一些动物的题材,像鸵鸟的高度、鸵鸟蛋的重量,女教师的体重,跳高冠军的记录等,有趣,清新、平易,使人油然而生一种亲切感。接着,在“试一试”和“想想做做”中都有一些现实的数学问题,从中体会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使学生增强应用小数的意识。

四、协作学习,“思”得有效。

“以思维方法的分析带动、促进具体数学知识内容的教学也应被看成改进数学教学的一个有效手段。”“只有将数学思维方法的分析渗透于具体数学知识内容的教学之中,我们才能使学生真正看到思维方法的力量,并使之真正成为可以理解的、可以学到手的、可加以推广应用;只有深入地揭示隐藏在具体数学知识背后的思维方法,我们才能真正做到把数学课‘讲活’、‘讲懂’、‘讲深’。” 学生的生活经验中最常见的小数是商品价格。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比较多的使用人民币的经历。因此,这个例题的教学采用了自主探索与交流讨论。通过“配钥匙”的游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完成分数和小数的互化。由于学生大多具有实际体验,因此都能顺利完成练习。教者并没有让学习活动停留在表面的顺畅上,而是通过疏导使学生对小数的含义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

总之,小数的认识是学生认数领域上的一次飞跃。教者适时地采用了有意义接受学习的方式,通过让学生看书自学、讨论交流、互相问答,再配以教师的适度讲解,符合知识的类型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在认识小数的过程中,让学生经历丰富多彩的数学学习活动,就是使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和自我体验,获得、理解和应用知识、技能,并在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与态度方面都得到发展。因此,教学要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他们积极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让他们认识到数学的价值,生活中离不开数学,使他们喜欢数学,乐学数学。

 

搭建有效“阶梯”  成就精彩课堂

——谈三年级下册“认识小数”教学

昆山市振华实验小学  陆静娟 

摘要:小学数学要在组织学生的活动中尽可能把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作为一种有着明确目标的自觉行为。学生只有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数学教学能摸得着,看得见,理得透,记忆深。在切实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同时,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数学教学,让学生主动学习,自行获取数学知识的方法,学习主动参与数学实践的本领,进而获得终身受用的数学能力、创造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这就是“支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一般可包括“创设情景→引导探索→自主探索→协作学习→效果评价”五个环节。

关键词:自主学习;主动参与。

  “当代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认为,学习方式可分为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两类。”一种具体的学习活动,究竟属于何类学习方式,不能单纯看它的表现形式,其实很多时候主要是为了理解或验证一些重要的数学规则,这时就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还有一些时候由于应用不当,变成机械操作,那就是机械学习了。在实践中,学生是充满个性差异的,教师只有确立开放的教学观念,在教学中采用创设情景、迁移提问、合作交流等方法给学生学习新知搭建有效的“阶梯”,让学生有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平台,使学习过程从枯燥变生动,学习知识从复杂到简单,学习兴趣从平淡到浓厚,这样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才能引导学生经历丰富多彩的数学学习活动。在“认识小数”的教学体会中,以下一些学习活动笔者认为是有效而生动的。

一、创设情景,“导”得精彩。

数学源于生活,而生活又促使数学不断发展。让学生接触到生活中的数学,才能使他们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从而饱含热情地去从事数学学习活动。因此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我根据学生的数学学习心理规律尽可能选用他们乐于接受、接近学生生活的内容为题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学习小数的数学现实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其已有知识,包括整数和分数的知识,特别是分母是10的分数含义;二是其生活经验,包括学生在生活中接触到的商品价格、长度单位、重量单位等方面。教学开始从小明和妈妈“超市购物”引入小数,让学生从司空见惯的生活现象中发现数学问题,开始数学学习,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的观念。在引出小数时,让学生观察标价牌,比较异同点并进行分类,结合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同时,提出“关于小数,你已经知道什么?”可以看出,教者关注学生的实际经验,没有把学生当作容器,没有把学生对于小数的已有认识当作学习新知的障碍,而是把这种累积的经验作为进一步学习的资源。正如奥苏伯尔所言:“让新知之舟泊在旧知的锚桩上”。

在导入部分,一股浓厚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小数的引入是因为:测量长度的结果不是整米数、物品的价格不是整元数,这是生活中要用到小数的最常见的两种情况。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出发(学生已经学过了这两类常见的量),也是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小数的现实作用,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教学设计具有形象性,给学生极大的吸引,抓住了学生的认知特点,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从而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教师用他的经验为学习者创设问题情境和把握活动的整体方向,但不控制、限制学习者的活动。

二、运用迁移,“学”得轻松。

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数学知识是抽象的,只有变抽象为具体,才能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发现规律,促进学习的顺向迁移,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分数的学习对小数的学习特别是小数意义的理解有直接、显著的影响。迁移,有时是学生在听教师讲解的过程中实现的:例1中“5分米和4分米分别是几分之几米”是学生已有的知识,只要通过提问,引起学生的回忆和思考,就不难解决,然后不妨直接告诉学生:“5/10 米还可以写成0.54/10 米还可以写成0.4。”注意:是“还可以写成”,也就是同一对象的两种不同形式,使小数和分数建立起直接的联系。迁移,有时也要让学生自己体悟:比如,学生在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类似的图在分数的学习中也见过,只是当时的图更一般化,平均分成的份数不一定是10份,到这里,图被特殊化为一位小数也就是分母是10的分数的模型。学生在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时有同样的作用,只是这条数轴曾经是认识整数时常用的模型,而现在又拓展到了小数。无论是对小数意义的接受、理解,还是对一位小数的模型的建立,都还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帮助学生建立关于小数的数感,从而能更有效的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三、自主探索,“问”得适度。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就有了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探求知识的思维活动,总是由问题开始的,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创设问题情景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能打开思维的闸门,利用合理地提问与讨论发挥课堂的群体作用,促使学生进行独立、主动地学习,积极配合教师共同达成目标。

引导学生通过问题解决来学习数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这也已经成为数学教师教学时的共识。在教学时在这方面也作了充分的安排,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由问题引入新知的学习,问题解决的过程就是新知的探索的过程,二是用问题巩固新知,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新知的应用、巩固和提高的过程。虽然商品价格是学生生活中接触最多的小数现象,但是要让学生认识到小数其实就是十进制分数,还是利用长度单位测量和转换比较直观具体。这样的学习过程,是从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源头和需要出发,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感知小数的来源和含义,知道小数与整数、分数之间的密切联系。

紧接着,在小数的实际应用时教师又选用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题材,特别是一些动物的题材,像鸵鸟的高度、鸵鸟蛋的重量,女教师的体重,跳高冠军的记录等,有趣,清新、平易,使人油然而生一种亲切感。接着,在“试一试”和“想想做做”中都有一些现实的数学问题,从中体会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使学生增强应用小数的意识。

四、协作学习,“思”得有效。

“以思维方法的分析带动、促进具体数学知识内容的教学也应被看成改进数学教学的一个有效手段。”“只有将数学思维方法的分析渗透于具体数学知识内容的教学之中,我们才能使学生真正看到思维方法的力量,并使之真正成为可以理解的、可以学到手的、可加以推广应用;只有深入地揭示隐藏在具体数学知识背后的思维方法,我们才能真正做到把数学课‘讲活’、‘讲懂’、‘讲深’。” 学生的生活经验中最常见的小数是商品价格。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比较多的使用人民币的经历。因此,这个例题的教学采用了自主探索与交流讨论。通过“配钥匙”的游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完成分数和小数的互化。由于学生大多具有实际体验,因此都能顺利完成练习。教者并没有让学习活动停留在表面的顺畅上,而是通过疏导使学生对小数的含义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

总之,小数的认识是学生认数领域上的一次飞跃。教者适时地采用了有意义接受学习的方式,通过让学生看书自学、讨论交流、互相问答,再配以教师的适度讲解,符合知识的类型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在认识小数的过程中,让学生经历丰富多彩的数学学习活动,就是使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和自我体验,获得、理解和应用知识、技能,并在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与态度方面都得到发展。因此,教学要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他们积极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让他们认识到数学的价值,生活中离不开数学,使他们喜欢数学,乐学数学。

 

支架式教学模式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尝试

——以《“黑板”跑了》与《“闪光的金子”》为例

 振华实验小学  朱慧

“支架式教学”是1976年,由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布鲁纳提出的。支架原意是建筑施工所用的脚手架。此处,用来比喻对学生问题解决和意义建构起辅助作用的概念框架。所谓“支架式教学”即教师作为文化的代表引导着教学,是学生掌握和内化那些能使其从事更高认知活动的技能,这种掌握和内化是与其认知水平相一致的。一旦学习者获得了这些技能,便可以更多的对学习进行调节。“支架式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可以分解为以下几步骤:1、建立概念框架;2、创设问题情境;3、启发独立探索;4、鼓励协作学习;5、促进效果评价。

在阅读教学中,仅仅传授课文内容是不够的,更有必要的是运用支架式教学模式进行阅读知识和阅读方法的训练。

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中的《“黑板”跑了》和《“闪光的金子”》都是写人的,尽管时空跨越较大,人物形象各异,但是在写法上确有共性,那就是通过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特点。而且每一课都有揭示人物特点的词语,充分利用共性特征,注意课文内在联系,总结一定的学习规律,课文的学习可以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在教学《“黑板”跑了》向学生渗透学习写人文章的阅读方法:写人的文章,以人物描写为主,通过具体事例的叙述和对人物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的描写,反映人物的特点或思想品质。有了这篇课文作基础,就为同学们自主阅读《“闪光的金子”》体会人物的精神品质提供了“概念框架”。具体做法如下:

一、建立“概念框架”

    在《“黑板”跑了》第二课时的教学中,我首先提问: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安培搞科学研究非常专心这一点,那么作者写了一件什么事来体现人物的这一点呢?待学生概括故事大意后,小结使学生明确:一个人的特点要靠典型事例来表现(此即概念1)。然后,请学生画出描写安培神态、动作、心理、语言的句子,想想作者是怎样通过这些描写表现安培的专心的?沿着这个主问题,学生边读边画边批边议,教师抓住典型的句子予以师范、点拨、小结。如第二小节中,抓住对安培的神态动作的描写“他好像什么也没有看见,什么也没有听见,只顾低着头朝前走。”体会安培在热闹的大街上,竟能无视嘈杂的环境,思考数学题,可见他的专心。最后明确写人的文章通过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等的描写反映人物的特点(此即概念2)。

二、创设问题情境

    此环节中教师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使学生的已有经验与新的问题情景产生矛盾冲突,从而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和愿望。在教学《“闪光的金子”》这一课时,我设计了如下导入语:通过学习《“黑板”跑了》让我们认识了搞科学研究非常专心的安培,这节课中我们来认识一位水电修理工徐虎,看看在这个平凡人身上有着怎样的可贵品质?这一问题向学生揭示了未知的内容,能够引发学生的认知兴趣,同时因为学过《“黑板”跑了》这一写人文章学生具备解决问题的知识经验和能力的可能性。

三、启发独立探索

    这一环节中,首先帮助学生确立目标:探索徐虎身上有着怎样的可贵品质。第二提供解决这一问题需要的概念框架:师生共忆写人文章的阅读方法(概念1,概念2)。第三通过提问演示等方式进行启发引导,为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原型。如:课文第2-3段举了哪个事例?(徐虎设立特约服务箱)。从徐虎写在特约服务箱上的语言和他的做法你能体会他是怎样为居民所服务的?然后再教学第4自然段中减少引导,让学生在概念框架中继续攀登。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重视师生间、生生间的对话,鼓励协作学习。促进效果评价。

    另外,上周六听到丁雪飞老师的讲座:我的不同文体教学——从“教课文”到“教语文”。其中她强调教师需指导学生运用课文学会语文知识和语文方法,而不仅局限于教学课文内容,教材内容不能等同于课程内容。基于此,她进行了不同文体的教学探索:比如用《太阳》教说明文的阅读策略。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课文的文体知识,这就是搭建概念框架的过程,今后在学到相同的文体时,学生就会尝试运用这些知识来阅读新的课文。

我们应该用整体的眼光对待阅读教学的过程,前一过程的终结标志着下一过程的开始,学生也会从前一个过程中完成一点经验积累,这样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学生认识会不断深化,能力不断增强,直至拆除支架。

 

支架式教学,着眼未来,立足实践

(修改稿)

振华实验小学  吴菁菁

《学棋》这堂课,我上得很轻松。

第一课时,我在黑板上板书课题:学棋。提问:读了课题,你会产生哪些问题?学生回答:谁学棋?向谁学棋?怎么样学棋?结果如何?学什么棋?一些浅显的答案,我当场回答,其他的让他们去课文中找相应的文段解答。

待到教授重点段时,我让他们自读提炼出两种不同学习态度的关键词:“专心致志”“走神”,继而找出具体描写的语句,指导朗读。最后,结合自身学习,你得出的道理。

学生提问,学生回答,关键词句也都找得很正确。我不得不说,他们的学习能力进步了。但有这样的进步,也是煎熬了数次,一步一步换来的。回想第一次放手,教师没底气,学生没反应,差点想放弃算了:不这样,不也一样教知识吗?但心里清楚,什么是对他们真正有益的,现在想来,幸亏坚持了下来。

我以为,其实学习语文就是一种获得审美体验的途径,我们的目的是获得审美体验,而我们现在的努力就是在教授他们获得的方法。为了孩子的成长服务,我们的目光就应该更深刻,更长远。等到他们能够不再依靠我们而获得体悟美,感悟道理的能力,即便途中辛苦,但我们的坚持意义非凡。

其实,有关支架式教学的各种理论,我无法阐述的头头是道。但我很喜欢这种教学模式,并且乐于实践。随着教学经验的增长,对于如何让学生在一堂课上除了获取知识外,更有机会锻炼自己的能力,是我更为关注的地方。实际上,我们现在在课堂上所教授的一些理解课文的学习方式,比如读课题,想内容;规范清晰地提出阅读课文的要求;以联系上下文的方式理解段落或词语内容;以填空的形式归纳文段大意……都是教师在以此帮助学生获得一种语文学习的方式,养成一种学习语文的能力。毫无疑问,教师在起一个支架的作用,给予学生时间和机会自己去丰满每层的内容,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帮助时,教师及时地给予支持,若没有必要时就“隐而不发”,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能立足于现有水平之上去触碰和探讨更深层的涵义,提升水平。支架式教学,它在课堂上的运用,并不是只关注于“这一课”,它表面在帮助理解“这一课”的内容,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从 “这一课”的学习中获得一种能力,一种学习的经验,能够以后运用于其他的课文,或是课外的阅读,或是其他方面的实际运用。就这样来看,支架式教学更俱关怀,也更为高瞻远瞩。这就是我为什么欣赏它的地方——“关注发展,关注将来”。

上次去蓬朗小学教学研讨,听着两位校长关于把课前预习引入课堂的探讨,挺有感触。关于支架式教学在课堂上的运用,我觉得它对提高课堂效率,增加教师的有效劳动是有很强的实践性的。它要求教师对于课文有一个整体性的布局,进而通过脉络层层细化和深入。它似乎是为教师提供了便利,可以依据结构条线来使教学变得有章法,但实际上,它对于教师的能力和态度提了更高的要求。建构了支架,就不可以在课堂上进行随意的教学,不能想到哪里讲到哪里,不能不加节制想说就说,导致满篇“重点”。特别对于一些篇幅较长,内容较多的课文,教师建立支架引导学生将课文“读薄”,再通过层层深入逐步将课文“读厚”,在这个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教师占用课堂的时间,这就需要教师语言能够干净简练,去粗取精。而这种本领是需要教师在课中做,在课后思,形成经验的。同样也考验教师个人的语文功底和素养。所以才说,它在考察我们能力的同时也在观察我们自身对于做研究的态度。

最新一期的语文教学通讯上有一篇文章,题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无效劳动10种表现》,我觉得挺值得一读。虽然觉得有些例子有点夸张,但对照反观自身, ,这些问题确实存在,尤其是像我们这样的青年教师。反思这些问题的产生,是因为自身的教学水平和经验不够,但也与心理因素的影响脱不了关系。我们在害怕,大多数新教师可能都会这样:怕自己讲得不够;怕课堂的内容不丰富;怕学习的氛围不足;怕互动的形式不多样;怕自己的讲解不生动有趣;所以我们努力的去“填充”课堂:大量的词汇和语句理解;时不时的互动合作;不断美化的课件,丰富的教学用具;宽泛了的内容补充和训练;这样一番作为下来,反而得到的是 “讲得太多”“不合适的训练”“流于表层的课堂”等评价。听上去苛刻,但承认,很有道理。丰满课堂,在一堂课中,如果只是致力于泛化知识而不是深化认识,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在浪费彼此时间。可即便这样,我也不觉得我们所做的努力是无用功,我们只是缺少历练,缺少足够的时间去思考。

比起掌握理论,我们需要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和实践。在平时的每一堂课中,不是只在公开课中。慢慢地,你会改进自己的提问方式,会反思自己的教学思路,会准确自己的语言;也会发现,你放手的时间越来越多,孩子的思考方式越来越对路,回答问题越来越靠谱,他们反过来给了你更自由的发挥,更多的自信。

万事开头难,但我们有时候也需不计后果。因为害怕后果而紧攥着孩子和课堂不放,他累,你也累。当我们遇到困难时,心中谨记:只要抱有获取成功的自信,面对失败的勇气,越挫越勇的坚毅,这样我们的付出就一定会有收获。

 

 

搭建支架  有效教学

昆山市振华实验小学  蒋芳

自从接触了支架式教学模式,我们的课堂在一点一滴地发生变化。课堂教学好比登山,教师为学生修筑通往山顶的石阶,学生凭借自己的努力慢慢地登上山顶。

我一直都很喜欢“洋思模式”,它打破了传统的教与学的关系,更关注学生活动。其实,支架式教学亦是如此,以教师为主导,放手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让课堂充满生机。

《大作家的小老师》第一课时,我教的很开心,学生也特别有热情。我揭题导入,问:看到这个题目时,你的脑海里有哪些疑问呢?学生回答:大作家是谁?小老师是谁?小老师长得什么样子?大作家为什么要拜小老师呢?简单的问题我让学生直接回答,而较难的则让他们读课文,从文中去寻找。

在初读课文时,我喜欢出示具体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更有方向地去学习,如:

1、自学生字新词,做到字字读准

 2、边读边标出自然段序号,读通、读顺句子

 3、联系课文理解词语,同桌交流,不理解的做好标记

4、整体感知,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这样的课堂充满生气,老师慢慢地放手了,学生有了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当他们找到问题的答案之时,从他们的笑容中我能感受那份快乐与激动。我喜欢这样的课堂,也愿为之付出努力。

语文,是一门非常美的课程,在于语言,在于画面,更在于情感。我常想把学生带进语文的世界,和他们一起感受美。其实,这是对教师的一种考验,需要老教授方法,引领学生一步一步地迈进。《李广射虎》就是其中的一例。

出于自己对古诗的情有独钟,我选择《李广射虎》作为支架式教学模式的公开课。整个课堂教学分为四大环节:

第一环节:尊重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介绍文包诗

1、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来背背古诗,我说上句,你对下句。(选择以往学习过的文包诗中的古诗《咏华山》、《静夜思》、《游子吟》和《每逢佳节倍思亲》)

2、这些古诗我们都学过,它们都出现在课文中,这样的课文特别,我们称它为“文包诗”。

3、学生谈谈自己了解的文包诗知识

4、最近我们也学了一篇这样的课文,它叫——《李广射虎》。

特别欣赏张校长设计的互背古诗环节,原本沉默的课堂一下活跃了。老师刚说:“只有天在上”,学生慢慢答:“更无山与齐”,老师接着吟道:“举头红日近”,学生答:“回首白云低”。在接下来的三首古诗背诵中,老师只念第一联,学生便能饶有兴趣的背完。当老师说到这些古诗我们都学过,它们都出现在课文中时,学生恍然大悟,一下就说出了“文包诗”,顺利导入新课。

为什么这一环节如此精彩?学生如此聪明?仔细地想想,关键在老师。正是老师对教材的全面把握,对学生学习兴趣的了解,才能掌控整个课堂,引领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回忆,达到一点就通的效果。在这里,老师搭建支架,为学生学习指明了方向。

第二环节:根据文包诗诗文对照的特点,自主理解古诗

1、指名读古诗

过渡:学习一首古诗,只能读正确,读流利,那是远远不够的。今天这堂课上,根据文包诗的特点,我们来借助课文理解古诗。

   2、在文中找一找与古诗相对应内容,说说古诗的意思。看着古诗好好练习,待会我们合上书本一起来交流。

   3、指名交流,看着古诗,说说大体的意思。

4、轻轻地打开课本,找找看,第一、二行诗在课文哪里?第三、四行诗在课文哪里?

这一环节意在让学生根据文包诗的特点来理解古诗,做到活学活用。教学中,当合上书本交流时,学生往往会复述课文,这时,老师要相机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大意,这既是对课文内容的内化,也是对学生口语表达的训练。

文包诗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特色。在这里,我更注重的是方法的指导。课文只是一个示范,学生能将课堂中学到的方法运用到其他文章中,这才是关键。基于此,我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慢慢地放手课堂,在文包诗诗文对照的框架下,放手学生自主学习,自由感悟,在整体上理解古诗。

第三环节:感悟诗歌与课文语言的不同,体会生动描写

1、古诗常以精炼的语言来描绘生动的画面,短短二十字的小诗并未让你直接感受李广射虎的场面。下面,我们一起看看课文是怎样生动、具体地来描写的?

2、指名朗读第三、第四自然段,其余同学找到与诗句对应的句子,标上序号

3、一起来看到古诗,找一找,哪一句写到了李广射虎?(体会古诗语言的凝练)课文是怎样将李广射虎这一部分写得生动又具体的?

4、感悟“引”,引导学生圈出文中射虎的动词,相机进行比较。——古诗仅仅用一个动词,而课文用了一系列的动词描写,这就叫具体、生动。

5、请同学们用这样的方法来学学其余的诗句,画出你觉得描写生动的词。同桌之间可以相互交流。

第一行诗:交流“疾风”、“月色朦胧”、“沙沙”——环境描写

第三、四行诗:交流“惊呆”、“深深地扎进”——神态描写

(学生自由感悟,自主理解,教师适时点拨)

6、指导朗读(读出诗意,表现神情)

这一环节是教学的重点,通过搭建主支架“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是怎样生动、具体地来描写的?”,引导学生自由地去探索课文。紧接着,设定一个个小支架,启发学生去学习,感悟。在这里,教师以第二行诗作示范,教给学生理解的方法,进而放手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体现互动的特点。在交流中,学生获得体验,并将这种感悟释放在朗读中,这是教学效果的最好反馈。

其实,我特别喜欢这一环节。听过张校长三堂课,每次都觉得是一种享受。他的课堂生动、活泼,特别是能收放自如。基于喜欢,我渐渐尝试。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开始放手,课堂是活跃了,但学生真的都在自主学习、探索吗?不是的,很多时候我收不回来。因此,教学《李广射虎》这一环节,我忐忑不安,害怕课堂的混乱,害怕交流时死一般的沉寂。果然如此,课堂很安静,交流中大部分学生低着头,那时俨然成了我和几个学生的课堂,很想快点结束这部分的内容,但细想不行,这是重点所在。最后的朗读,边指导边训练,很多学生融入进来了,效果较好。为什么会这样?感觉自己的课堂流于形式了。我归纳为这几点:1、教师备课不充分,没有细致完整地理解整篇文章,预设学生所有可能提出的问题;2、缺少实践,因为学生接触少,不适应这样的课堂。关键还在老师!

支架式教学对老师是一大挑战!怎样主导整个课堂?怎样为学生搭建学习的支架?怎样让课堂收放自如,形散而神不散?怎样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第四环节:拓展延伸,活学活用

1、简简单单的一首小诗,用心读,用心体会,意味无穷。唐代诗人卢纶的《塞下曲》共有六首,我们再来看其中的一首。

2、出示《塞下曲》,练习朗读

塞下曲

唐 卢纶

月黑雁飞高,

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出,

大雪满弓刀。

3、学生联系《塞下曲》的学习方法,理解拓展的古诗,同样从环境、动作、神情出发,描述古诗的意境。

4、动手写写,编写出生动的故事。

这一环节是对学习方法的实践,基于文本,又超越文本。教课文是为了让学生了解蕴含其中的方法,然后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在这里,出示另一首结构相似的《塞下曲》,让学生联系所学方法理解古诗,在其已有的能力范围内跳一跳,逐步掌握生动、具体描写的方法。要成功的上好这一环节,关键还在于前一环节教师的教。如果引导的透彻,学生理解了,掌握了,在这里也便得心应手了。而在我的课堂中,有些学生提起笔,却很茫然,不知所措,有些学生写得很简单,这是值得关注的。实践告诉我课堂出现了问题,支架式的教学模式在我班还有待进一步的尝试、探索。

在教学实践中,我深感支架式教学模式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魅力,它遵循新课改的理念,以一种启发引导的方式,突显教师的主导作用,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能力的培养,为有效教学提供了方向。于我,支架式才刚刚开始,总会面临各种问题,唯有脚踏实地,认认真真地解决一个又一个的问题,才会逐步完善。相信,在不断地探索、实践、反思中,支架式能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引领风骚。

 

 

 

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的另一种选择

——初探支架式教学在小学英语语法中的运用

昆山市振华实验小学   陈希

语法知识的相对抽象性、枯燥性,与儿童以形象性为主的思维特点,极好动、爱玩的年龄特点是一对较难调和的矛盾,这就需要英语教师充分运用教学指挥,找到两者的最佳结合点。我们必须化抽象为具体,把某一知识点转化为多个学生既熟悉又感兴趣的语言素材,通过多种形式的大量反复联系,让学生养成语言习惯,在潜移默化中掌握语言规则。

建构主义认知心理学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过程是学习者头脑里自行完成意义建构的过程。微观上,教师的作用是启迪和促进这些意义的构建;宏观上,教师的作用是靠自己丰富的经验和对学科知识的宏观把握,引导学生将局部和零星知识串接成完整的知识系统,将已有的知识和新信息有机联系起来,构建起知识大厦。所以教师不是传授知识的权威,而是学生建构知识的辅导员和引导者。基于构建主义的支架式教学,是否适用于小学英语语法课堂呢?带着这个疑问我进行了一次探索。

我尝试用支架式教学理论上一次语法实验课。本课主要是语法教学,教学的对象是六年级的学生,主要的教学内容是6B Unit6 Planning for the weekend中的句型be going to和书本DE部分的内容。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一般将来时:be going to的用法。能够正确用特殊疑问句What are/ is …going to do …?来询问对方将要或打算做什么。并能够用句型…is/ are going to …根据实际情况回答。能用be going to的句型介绍自己或他人将要或打算做什么

本课很明显是句型be going to的语法教学,如何引出句型be going to呢?学习的过程是学生头脑中认知结构的重建。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应了解学生的已有认知概念框架,以便创造“最近发展区”;其次是创设出相应的支架,搭建起原有知识和新知识间的桥梁,促使学生的学习向更高的水平发展。根据支架式教学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我开始寻找本课的“最近发展区”。在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过本单元A部分的内容,在A部分的教学中,学生已经接触be going to。我是否可以以此为契机,以旧带新引出be going to呢?

单就语法教学比较好处理,但是还要结合书本DE部分的内容我就比较犯难了。要如何处理DE部分的内容呢?  

D部分是一篇听力填空,如果只当做练习如何联系支架式教学?我想应该把D部分内容放在巩固阶段,只有当学生学会了句型,才能游刃有余的完成听力填空,这对语法起到很好的巩固作用。当完成填空后,D部分是一篇很好的短文,be going to描写了同学们在放学后各自打算做什么。我突然想到这不是给学生一个很好的写作示范吗?也可以让学生写一写放学后和伙伴们打算做什么事情,这样D部分本身就起到了支架的作用。再一想,在练习的如果渗透听力方法的指导,这为学生以后做听力不是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吗?。

E部分是一篇小短文,其中有句型be going to,另外涉及到两个新单词和一个新词组。如果太强调E部分的教学,那这堂课就演变成语篇教学,E部分应该成为学习语法的一部分。于是,我仔细研读了E部分短文。E部分短文是句型be going to 在第三人称复数中的运用,它涉及两个知识点:be going to后跟地点,表示将要或打算去某地和be going to后直接跟动词,表示将要或打算做某事。我突然意识到,这个规律不正是本课的难点吗?是否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呢?通过学习短文,搭建支架,引导学生发现规律,不正是把短文融入到语法教学中了吗?

通过再三斟酌,我尝试着设计了以下的实验课方案:

 

一、以旧引新:激活学生已有知识储备,建立新旧知识的链接点。

语法教学应该是有目标、计划和步骤地行为,这要求我们对语法教学内容优化组合,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指引和帮助学生进行对已有相关语法知识进行有效回忆,根据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寻找新旧知识的链接点——“最适发展区”。这样就能激活学生已有知识储备,并把这知识纳入到新的学习中去,这样学生就易于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本课我通过四个问题复习A部分课文内容,从学生的回答中引出be going to 句型。同时注重链接知识的“最近发展区”,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朗读be going to 的划线句子,给学生一个整体的印象,也是为接下来的造句做了一个良好的示范,学生有话可说。

 

二、创设情境:在互动交流中运用语法,强化情感体验。

语法教学的最终目的还是交际,所以理解完基本语法框架、概念后教师应把语法知识纳入具体的语言交际中,加强交际能力的训练,增强学生的语感意识。这节课上我通过师生交流、生生交流,营造良好的英语情境,在交流中运用句型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this weekend? I’m going to …。操练了be going to 在第一、二人称中的使用。口头陈述介绍自己和同桌的周末计划:I’m going to ________. XXX is going to __________. This is our plan.初步引入第三人称单数。初步使学生注意be going to 在第三人称单数中的使用。游戏Guess: What is he/ she going to do? 很好地激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氛围。在猜测的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激发,学生想说、想表达。深化巩固了 be going to 在第三人称单数中的使用。提高了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三、观察归纳:协作学习,引导学生观察语法现象并归纳语法规则。

随着学生智力水平的发展,其抽象思维能力也在不断提高,已具备了一定的接受、储存和加工信息的能力。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并归纳。D部分的短文呈现的是be going to 在第三人称复述中的运用,通过让学生小组合作观察文本,寻找规律,塡一填:be (am, is ,are) going to 后面直接跟_______表示 ________. be (am, is ,are) going to 表示一般将来时, 后面跟____ 表示_______.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在练习过程中同样让学生合作学习,寻找规律,总结出be going to的一般疑问句be动词提前和否定句be + not,为以后的学习做好铺垫。通过对文本、例句的观察和分析,学生不但能主动归纳、明确语言规则,也能在理解的基础上深刻记忆,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四、拓展运用:注重意义建构,在交际中巩固语法

在这节课中,我设计了一个小组活动,学生相互讨论: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after school? 活用句型,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由说到写,让学生写一篇短文介绍自己的组员放学后将要做什么。进一步巩固be going to句型,同时D部分为学生的写作搭建了良好的支架,减轻了学生写作的难度。

 

通过实践,我感受到在语法课上运用支架式教学,学生的求知欲被进一步激发了,使学生变被动语法学习为主动语法学习。支架的搭建减轻了学生学习的难度,一步步层层递进,循序渐进的学习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成就感。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合作探索寻找规律,语法知识学的明白清楚,这比老师告诉他们效率要高得多。我深刻地体会到,支架式教学注重学生的学,在老师的指引下的主动学习。支架式教学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是也非常重视老师的指导作用。它的目的性非常强,很有针对性,因此效率也比较高。在条条框框的语法中搭建支架,在老师的指引下,学生主动探究、明明白白学语法,不失为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的另一种选择。

 

 

 

温馨提示:
若网站中下载等功能操作无效,请按如下方法解决:
若您当前正在微信中打开本页面,请点击微信右上角的三个点(...) 按钮,在弹出菜单中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再重复下载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