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务公开 聚焦德育 教研探航 安全洞察 党团工会

信息详情

支架式教学在小学体育课教学中的实践与反思研究方案
[发布时间2012年6月20日]

一、研究目标

(一)理论目标:

通过课题研究,有效运用支架式教学理论指导体育课堂教学,提升教学效果。同时通过对支架式教学模式下的各要素的研究,产生支架式教学理论下的各学科有效教学的基本范式。使全体教师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实践目标:

 支架式教学是以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理论为依据的。维果茨基认为,在测定儿童智力发展时,应至少确定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一种是潜在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区域称为最近发展区。教学应从儿童潜在的发展水平开始,不断创造新的最近发展区

   1.为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设计一些与主教材密切相关的游戏,逐步传授给学生一种辅助性的练习。这种提前渗透会给学生更多拓展思维的空间,实行支架式教学的探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掌握运动技术水平。支架式教学中的支架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建立,使学生原有的技能水平与进一步掌握的新运动技能水平达成一定的联系,从而降低学生学习新运动技能的台阶并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动力,通过支架作用不断地将学生的运动技能水平从一个原有的水平引导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2. “支架式教学”模式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精通学科教学内容,而且还要掌握更多新技能,指导新的、可能是连他们自己都不太熟悉的、与支架式教学理论相配套的学习技巧,从而获取新的课程实施能力。“支架式教学”模式的运用激励着体育教师执教水平的不断地提高。

3. “支架式教学”模式的形成,使整个教学始终抓住学生与教学内容这个主要矛盾来展开,“建立概念框架,引导进入情境,启发独立探索,鼓励协作学习,进行效果评价”是教学过程的五个基本要素,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一种有机的配合。遵循教学过程的有序性原则,在整个课堂结构中,又要对这五个要素按一定顺序进行了排列,这样,不仅使知识教学呈现出一种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逻辑顺序,还使能力、情感教学呈现出一定的层次性,利于学生思维与心理的发展。

二、研究内容:

1. “支架式教学”的相关理论概述。

2. “支架式教学”在小学体育课准备部分的实践与反思研究。

3. “支架式教学”在小学体育课基本部分的实践与反思研究。

4. “支架式教学”在小学体育课结束部分的实践与反思研究。

 

三、研究思路

1.学习:

1)收集研究国内外有关“支架式教学”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实践与反思的文献资料、书籍,使课题研究的内涵和外延更丰富、更明确、更科学。

2)调查我校各年段学生体育课堂学习的现状以及体育教师相关的理论掌握与再学习现状。

3)理论联系实际,借以文献回顾指导体育课堂教学,旨在以现有的研究水平上有所突破和提高。

2.研究:研究“支架式教学”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实践与反思中有现实意义的有效策略,分析策略的可行性原因,着重从教师个体因素、制度因素和组织环境因素三个角度进行分析。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以观察法、谈话调查法、个案研究法、文献研究法、逻辑思维法等。

3.实践:根据以上的研究,寻求“支架式教学”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实践与反思中有现实意义的有效的策略。旨在体育教学实践中,有效运用“支架式教学”模式理论,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不断的总结更好的教学策略。

4.提升:有效运用支架式教学理论指导课堂教学,致力于培养学生自主练习的能力,努力将自主练习引入课堂,提升教学效果。

四、研究对象和方法

1.对象:本校低中高年级段全体学生。

2.方法:

1)行动研究法:确定研究内容、进行理论研究、得出实施方案和评价办法、再实施、再检查、对原方案修订、再次实施、获得结果。

2)逻辑思维法:确定研究内容对象、收集经验材料、筛选、归纳总结。

    3)案例分析研究法:撰写相关案例分析。

五、研究过程(分阶段计划,参照主课题研究时间)

课题研究主要分以下三个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20119-20126月):

     了解支架式教学的历史、国内外研究现状;建立课题设想,撰写研究方案;建立课题研究专题网站,及时上传研究动态;举行开题论证会。

2.实施阶段(20127月-20147月):

     组建研究组织、进行教师培训;各责任人制定计划,开展初步实验研究;举行中期成果鉴定,在中期成果鉴定的基础上深入实验,定期开展研讨活动(1)支架式教学模式下的各要素的研究。(2)支架式教学理论指导下的各学科有效教学基本范式的研究。(3)搜集、整理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原始资料,进行阶段性总结,及时提炼研究成果(成功的经验和案例、研究课交流等)。同时为教师提供课题研究的相关资料,通报课题研究进展情况。

3.总结阶段(20148-20156月):

     归纳总结阶段成果及终结成果。

六、研究保障(措施)

一)课题人员培训措施

1.组织课题组成员外出参观学习。

2.支架式课堂教学活动(课堂展示、案例评选等)。

3.定期进行理论培训。

(二)研究工作管理措施

1.建立课题档案,保证实施全过程资料的真实、完整。

2.建设专题网站、出版教科研信息。

3.将课题研究纳入教师的教科考核中。

(三)研究时间保障

课题小组成员采取每周集中,合理分工,明确任务的形成,从而加强时间观念、保证高效准确地完成该课题的研究任务。

1.每两周进行一次参与有课题研究的人员会议,组织体育组全体教师进行本课题的研究讨论和进行阶段性研究工作。

2.在本组内实行一周一次备课活动,活动中可以加强对本课题的研究讨论工作。

(四)经费、硬件实施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课题研究,不断加大科研的经费投入,积极搭建平台,创设良好的教育科研氛围,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课堂观摩、研讨、培训以及征文或整合比赛等活动,坚持把支架式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实践与反思研究纳入教研组建设和教师发展的重点考核项目。

(五)奖励措施

1.健全奖励制度,对课题研究成果进行奖励。

2.将课题研究纳入教师的教科考核中。要对课题实验的理论分析、实验案例、论文总结进行阶段性和终结性的评价,并对实验成果突出者予以表彰。拟设课题实验论文奖、课题实验贡献奖、课题资源开发奖、优秀实验课例奖等。

七、成果形式及课题组成员分工

(一)成果形式

研究报告、调查报告、实验报告、案例报告、研究论文、教材活页、教学课件、评价表格、课堂实录、教学设计、学生作品、档案资料等。

预期成果形式

1.教育成果:

①教师论文

②支架式教学案例

③学生课堂表现和学业成绩统计分析

2.课题研究成果:

对支架式教学的完整认识和修缮(研究报告)

3.形成一套管理制度

(二)成员分工

(分工协作)

主要成员:邵鹏、席磊、李雯雯、章蓓、李倩峰、林振华。

1.邵鹏老师负责本课题理论支持及工作检查。

2.席磊、李雯雯、章蓓、李倩峰老师负责课题组材料收集整理。

3.林振华老师负责课件制作技术支持。

4.体育组全体老师参与子课题论文撰写。

温馨提示:
若网站中下载等功能操作无效,请按如下方法解决:
若您当前正在微信中打开本页面,请点击微信右上角的三个点(...) 按钮,在弹出菜单中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再重复下载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