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务公开 聚焦德育 教研探航 安全洞察 党团工会

信息详情

关于支架式教学几个特征的有关问题的探讨
[发布时间2014年9月15日]

关于支架式教学几个特征的有关问题的探讨
张凤良
支架式教学,我们的理解是,当学生不能独立完成学习任务时,我们给予提供的具有建构性、暂时性、互动性、温暖性的帮助,以使他(他们)逐步能自主学习,完成学习任务。这种支架式教学,可以是预设性的,也可以是生成性的;可以是面向全体的,也可以是面向个性的;可以是课堂里发生的,也可能是课堂外的;可以是知识技能类的,也可能是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类的。它具有建构性、温暖性、互动性、暂时性等四个特征。
建构性特征,要求我们充分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对学生的学情进行科学预测,缺什么补什么,在学习过程中弥补学生的概念缺失和图式缺失,以帮助学生完成建构过程。建构性的特征,还给我们提出了循序渐进的原则,既不能原地打转,也不能一步三阶,让学生云里雾里不知学习路径。暂时性特征,要求我们整个教学要有一个大局的把握,教学的最终效果是撤掉了这些“支架”,学生能自主学习。互动性特征,要求我们充分把握课堂学习的社会性特点,是信息互换、智慧共生的过程,实现教师、学生、文本等要素互动共进,而不是互相分离。互动性,实际上与我们所讲的教学相长是一个道理。温暖性特征,是指教学过程还需要给学生提供心理支持,学生学习过程,既是一个认知的过程,也是一个情感的过程。
一、关于建构性特征的一些问题的探讨
“建构”是基于“同化”和“顺应”基础之上的关于认知规律的概念。我们的认知过程就是一个建构过程,当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出现障碍时,也就是他的建构过程出现了断层——概念缺失或是图式缺失。在教学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当然正是这些问题的存在,才使得我们的教学显得很有意义。我们要给予学生帮助,“搭建支架”,使他们弥补上这些缺失,产生新的建构。这个道理很好理解,但在实际中我们会遇到很多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教材的问题。我翻了翻小学语文书,很多课文离学生的实际经验太遥远,而且理解的内容也很难搭建“支架”以助学生产生新的认知。比如说《孙中山破陋习》、《在大海中永生》、《给江爷爷献花》、《艾滋病小斗士》等等,我们不是不提倡学习这些伟人精神、杰出形象,而是作为课文,很难发挥它作为教材的价值,小学生很难理解文章的要旨,甚至连基本的文意都不懂。我甚至认为连现在的80后、90后教师也存有障碍,至少缺乏情感上基本的共鸣。我们如何向学生介绍孙中山,说孙中山是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者,推翻了封建王朝。介绍的内容岂不是构成了学生更大的认知障碍?对这些与学生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相差甚远的教材,搭建“理解”、“感悟”上的教学支架,是十分值得探讨的话题。
第二个问题是评价的问题。再拿语文学科举例,现在一些出的一些考题实在不敢恭维,要么死记硬背,要么让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过了份”的没有监督的考题牵着所有的老师、学生围着转。实际上,课程标准说的方向还是比较明确的,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为主要目标。为什么说评价问题会影响课堂教学建构的质量呢?很明显,没有质量的评价与考试当然带动不了有质量的课堂教学。只有读读抄抄、背背默默就能搞定的考试,何必要动脑筋要研究教学规律呢?所以,评价这一环节非常重要,研究如何考试和考查,是优先于其他一切的课题。
第三个问题是学生学情的预判问题。很多时候我们对学情的了解是稀里糊涂的,产生的原因是我们没有从心里意识到它的重要性,只是一味地靠“拿来主义”、“本本主义”。以为是学生不懂的,必须从零开始,其他他们已经从其他渠道知道和掌握了;或者以为是学生该懂的,其实学生根本就没感觉。我曾经到小学一年级的教室里去试过,为了帮助学生学拼音,我们在教室里贴了许多拼音图片,上面有要学的拼音,还有相关的汉字,我就随便请了几个学生认认这些字,不想学生都认得,几乎脱口而出。我问什么时候学的呀,他们说幼儿园全教过了。幼儿教育小学化。还有一个例子是一个数学老师教研活动讲的例子。老师问“3+2”等于几,学生说等于“5”。老师问你是怎么想的呀,学生说这还需要想吗,一看就知道了。老师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说我爸爸早就教过我了,我早就背出来了。你看数学教材上关于“分与合”的内容怎么教呀?现在我们教研活动时,老师们常常吃不准这个教学环节学生有没有问题,我就说请几个学生来问问不就知道了吗?学生是我们研究的对象,离开了学情的教学研究都是形式主义,一厢情愿,是容易走偏路的。
第四个问题是层次问题。认知的建构是逐级而上的,哪里断了哪里就会出问题。在了解学生基本认知和已有经验的前提上,我们还要了解小学生的基本思维方式。小学生的基本思维方式还是以具体形象为主,逐渐向逻辑与抽象发展。这点我深有体会,譬如说,我们拿一篇课文让学生读几遍就要让学生概括出主要内容,甚至还有明确的规定——一句话或者十几个字。这个学生很难做到,因为他们的思维方式习惯于“具体化”这条路线。全局性的把控,一下子提炼出纲目来,那是富有经验的成年人做的事。所以,这个教学点就没有层次,概括确实是我们需要培养学生的能力,但要一步步来。当然,也有设计的教学环节总是在原地打转,没有逐步提升,学生没跳就摘到果子了,这里不再举例。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学生差异的问题,这个问题更复杂。同样一个知识技能点,有的学生会,有的学生不会,有的学生介于会与不会之间,教学变得很难适从。可能也正因为这个原因,我们的课堂教学才变得更加神秘莫测,诡异得很。
二、关于暂时性特征的一些问题的探讨
能成为支架式教学,就要看学生最终没有这个支架能不能独立完成任务,能不能自能学习;也就是说支架式教学最终要实现“教是为了不教”这个目标。我听了一节英语课,下课了拿着英语书请学生读,学生不会读。课堂上学生的读都是跟着老师读,也就是不断地模仿,没有自主练习,没有在具体语境中综合运用的实践。教学过程看似有了,教学支架却没有形成。我听了一节数学课《用分数表示可能性》,课后有一道练习“小苏从家到图书馆,走到十字路口,记不清前面哪条道路通往图书馆,那么他能一次选对路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做错的学生较多。看来,搭的“支架”不尽完善。那么是不是所有的课都能检测目标达成度,再细致点,是不是每堂课的每一个目标都能检测达成度。实际上,这种目标达成度的检测,也不一定非要在课后或结束前检测,有时候过程中也能反映。这里面有很多问题需要探讨,主要说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我们的教学目标是否具体可检测。我们举一个例子,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课文《蒲公英》,我随机百度一下,看到一则设计的目标是这样的: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11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可爱”、“亲切”造句。
3.凭借对课文角色形象的朗读感悟,知道做任何事情都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这里的第一个目标可检测,但耗时会很长。第二个目标中的“学会”、“理解”目标不清楚不具体,也难检测。第三个目标中的“知道”目标,要求也不清楚。我们说目标的叙写,一是要对课程标准把握准确,对学生学习有深入理解,对本课时的目标要定位清楚。二是要有正确的叙写方式。现在大家推荐一种ABCD的陈述方法,可以借鉴一下。这种陈述方法包含四个部分,一是行为对象是学生,而不是老师;二是行为动词要尽可能清晰,可把握;三是行为条件,如对学习情境、工具、时间、空间等的规定;四是表现程度,针对不同的学生,表现程度会有所不同。当然,不是所有的目标都非得全部能一一对应,全部满足,一般说来,只要能够说清学习内容和期待学生产生的行为,也是可以的。
针对上述要求,我们可以将《蒲公英》目标修改成:
1.能按一定的规律记住提供的词语,正确朗读词语,做到不拖调。
2.能通过词语辨析、联系生活、结合上下文说出“嘱咐”的具体意思,能有感情地朗读第2至第3节课文。
3.理解不同蒲公英的不同选择与后果,能说出造成不同后果的原因之一。
4.能根据理清的选择与后果复述课文,能说出1-2种读了全文之后的启迪。
比较一下,变化是明显的。以此类推,是不是所有学科都能这样清楚陈述目标呢?不能肯定。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重视目标的具体可检测性这个要求,是十分重要的。
第二个问题是学生的学习进步度。有没有这样一种情况可能会发生,就是目标是清楚了,也可检测,但实际上这个目标不上这堂课大部分学生也能达成了,或者是少数学生已经达成。如果是这样,会给我们造成很大误区,结果是实现了预设的目标,但教学是失败的,支架式教学是不成立的。这里就有一个目标制定时对课程标准与学生学情的把握问题。说得透彻一点,我们要把握学生学习的进步度。讲到进步度,就要讲到前测与后测,因为“后测-前测”就等于“进步度”。对个体有进步度,对全体来说,也有进步度这个指标。但是日常教学,我们所有的课不可能都去搞完整系统的前测和后测,一旦这种“进步度”的目标检测办法深入到我们的意识中,我们可以采用灵活多变的方式来实现这个过程,而不必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如观察法、访谈法、讨论法、过程微型检测法、合作法等等,将这种进步度的检测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这是一种很有艺术的教学方法。如果我们系统地开展几次完整的前测与后测,并附以具体的分析和追问,我觉得也是十分必要的。经历过几次规范和科学的研究活动,会使我们获利非浅。没有规范和科学的操练,那日常的灵活应变,也就无所谈起。
第三个问题是怎样测量与调整。这真是个难题,因为很多老师都不太注意测量这个环节,凭着预设的教学环节一步步进行到底,即使中间出了什么岔子,也会强拉过来,循着自己心里轨迹进行到底。教学真是个互动的过程,过程中的检测、判断和调整是多么重要,可是,现在因为每个教师的教室都是封闭的,独立的,教学也就相对于大家是隐蔽的,所以每个教师个体很难发现自己的不足。怎么测量呢,学生学习行为比较外显性的,那就相对容易些,比如说学前滚翻,一看就清楚;比如说数学加减混合运算,布置几道题一做二批三统计,也能当场判。所以,教学应当尽量使学生学习行为外显化,内隐的感受、理解、感悟等内容也能通过说、写、演、画、唱等外显手段来表达,我们也就容易监测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当然根据这个效果,也就能适时作调整。现在,我们的数学课堂开始提一个观点——数学课要让思维看得见。这是很有道理的,说的意思大体一致。不过,并不是所有的学习行为都能外显,有些内容真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或者即使外显了,也不能妄加评判孰优孰劣。比如说想象力,你能说这个想象一定比那个想象好。还有,有的学生即使懂了,或者感悟很透很深了,但外显能力不行,或者内向,不愿意,这里我们就会产生误判。一些随着研究的开展遇到各类更深入的问题,我们还要继续探讨,发挥大家各自的才能,在边实践边探讨中共享。
三、关于互动性特征的一些问题的探讨
大体上,我们可以把课堂教学时间分为三个部分。一部分是教师教的独立活动时间,即教师组织课堂、讲授知识技能、进行品德教育、板书、布置练习和任务等时间;一部分是学生学的独立活动时间,即学生独立阅读、质疑、思疑、解疑、练习、实践操作等时间;还有一部分是教与学的互动时间,即教师个体与学生个体、教师个体与学生群体、学生个体与学生个体、学生个体与学生群体之间进行交流、对话、讨论、辩论乃至共同实践的时间。有效的课堂教学互动,一方面可以通过课堂教学中师生、生生互动使教学信息能够得到极大程度的交流,同时在交流过程中让教师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另一方面教学在互动中不断构建和完善教学框架,教学走向深入,教师学生的视野得以开阔,不足得以矫正,方向更加明确,选择更具多元化,亲密的合作关系得以巩固。智慧生成,形成民主和谐的课堂文化。支架式教学的特征,互动性是显著性特征之一,不仅是所有有效课堂的必然组成,更是探讨和发展支架式教学的有力抓手。
并不是所有的互动都是生动的,当然也不是所有的互动都是有效的。课堂教学时间是个常量,互动是课堂教学的一部分,某几个环节,当然它也是有时间限制的。在有限的时间内组织生动有效的教学互动,不仅需要丰富的教学经验,更需要课前充分的准备和预设。关于互动性特征,我们需要探讨几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选择什么样的内容组织互动。什么都要互动,时间不允许;什么都不互动,反映不出教学的真实情况。选择什么内容,在理念上它不是个难点,当然是教学的难点和重点。但实际上,一走进课堂,问题就来了。第一,吃不准哪里才是教学的难点,以为是难的,在课堂上发现并不难,以为是简单的,却发现在实施教学中倒遇到了麻烦。学情还是掌握不透。更有甚者,明明是教学的重点、难点,教师把它忽略了,教师的专业能力与之不匹配。第二,选择的内容太密,没有突出重难点,“互动”成了课堂教学的流水线,遍地开花,本来只需要一笔带过,也“互动”开来,没有及时收拢。结果是该重点互动的,逐步深入的,变成了蜻蜓点水,预设的精彩演变了索然无味的走马观花。
第二个问题是选择什么样的时机。什么样的时机,实际上是与环节上的设计有着很重要的关系,也就是学生的认知发展的把握和研判非常重要。前面提到课堂教学时间,除了互动时间,还有教师教的独立活动时间和学生学的独立活动时间,这些时间都充分保障了互动的有效开展。我们举一个语文教学的例子,出示一篇课文内容,请学生画出你感受最深的句子,并在书旁写上你的感受。这个方法在语文教学中屡见不鲜,我也用过,但实际上效果很差,在互动环节中很生涩。首先这是个没有思维方向的学习环节,何谓“感受最深”,要围绕什么重点来想,没有明确;其二,怎么写,教师也没有开展示范教学,学生不知道写什么,脑子里没有自己的东西。互动不起来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这种环节往往是“做秀”式的,没有安排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进行独立的思想和写话时间,还没搞清楚练习要求,就开始交流了,教学实际上仍然在原地踏步,互动也是“伪互动”。
第三个问题是选择什么样的方式。这里我想谈两个问题,一是我们采用的互动,大量的是教师个体与学生个体之间的互动,这个现象要充分重视。大量的教师个体与学生个体互动,也就占用了课堂教学大量的时间,其他的学生是旁观者,是陪衬,这是对其他学生的课堂学习权利的漠视,在组织上要对更大多数学生负起责任来,必须有要求,必须参与进来。第二个问题是我们对“互动”这个教学环节理解太狭窄。实际上合作学习不仅为了更好掌握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彼此分享经验,分工合作,共同提高,形成学习共同体。我们现在走进课堂观察,发现学生的合作能力非常差,特别是小组合作,几乎是唱独角戏,或者是做做样子。这种生生互动本该有的课堂的独特资源,在学校里得不到展示(可能操作活动好一些)。知识技能的展演,交流时思辨力的拓展,同伴关系的处理,还有合作成功的体验,都风轻云淡地在眼前转瞬即逝,非常可惜。这种教学的“支架”功能也就无从谈起。
四、关于温暖性特征的一些问题的探讨
我有深刻的关于这个内容的实践体验。特级教师常常能将学生的课堂学习热情调整到极致,小手林立,发言精彩纷呈,思维火花闪烁不停,即使是在各种大舞台上,千人观摩,教师和学生都面临着因紧张害怕带来的沉闷、压抑的挑战,现场照样是台上生动飞扬,台下掌声不断。观摩者,包括我自己,羡慕不已。拿着教案回去也照样上,发现效果截然相反,那种预约的精彩没有出现。原因在哪儿呢?学习内容、学习形式是一样的,效果大相径庭。特级教师是怎么带领孩子展开生动学习的呢?认知伴随着情感,就像一个有机的整体不可分割,能把握认知规律,却不能把握情感规律,教学只有一半。支架式教学的温暖性特征,就是在强调搭建教学支架,促进学生认知发展的同时,必须提供学习者心理支持,激发动力,激活智慧,使学习者在不断认知体验中体验学习给予的丰富情感,培养健康的学生品质,成为既能关照自身学习进展,也能关心别人共同发展的有道德的学习者。这无疑给教师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我想关于温暖性特征提三个问题:
第一个是教师对学习者学习情感的认知和观察问题。我们有时候总听见学生抱怨上课无趣无聊,有的懂了还在不停地讲,有的会了还要做一遍。有的老师实行高压控制,学生上课很紧张,不敢举手回答问题,生怕挨批。这些现象常有发生,学习情感消极,我们应对此积极地面对。所谓积极地面对就是理性地认知这些现象产生的背后原因,并积极关注。据国内外研究成果,学习情感可分为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积极情感包括兴趣、自信动机、愉悦等能创造有利于学习的心理状态,消极情感包括焦虑、抑制、恐惧、紧张、怀疑、沮丧、害羞等不利学习的心理状态。一般来讲,积极情感能加快学生的学习发展进程,包括注意力集中、信息输入、组织、加工、储存过程顺利、思维开放、想像丰富、表达畅通等,消极情感则反之。国外教育理论认为,个体在压力情境下会产生消极情感,导致自我能量的消耗;而积极情感不仅能消除消极情感造成的体内的心理活动、生理活动的不平衡,还能缓解紧张状态造成的狭小的思维局限。积极情感有助于打破思维定式,产生创新思想。我们认为,这些理论对于我们开展教学研究很有指导意义,我们必须予以关注。开展这方面的理论学习,了解得更全面一些,理解得也能更深入一些,因为我们有实践方面很丰富的素材,相信这不是个难题。
第二个是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的激励能力。当发现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缺乏安全感而消极情感滋长蔓延时,我们应进行必要而及时的调整,或者学生过分活跃,秩序失控,教学环节不能顺利开展时,我们也应予以再组织,并指导正确的方法。这些激励的具体方法是靠平时实践积累的,应该会经历被动到主动、局促到自然、生硬到灵活的过程,但核心是教师对学生学习规律的把握能力。这里提几个细节供参考:一是课堂涉及纪律和秩序应予正面的表述和期望;二是学生没有理解老师指令、或回答问题错误或不能回答时,教师可采用重述问题、解释问题、转化问题等策略,而不是鄙视甚至侮辱学生;三是学生表现出正确行为时,教师应使用有意义表扬,把成功归功于努力、正确的方法;四是合作学习中,帮助学生获得同伴认可,建立信心;五是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不能随意打断,并用期待的眼神看着学生。当然细节不胜枚举,核心是尊重学生,积极情感的产生和教师呈现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形式有很大关联,这里不再赘述。
第三个是从认知型课堂向伦理型课堂发展的问题。我们要明确一个很重要的道理,那就是育人首先而且最重要的载体是课堂,在课堂教学中育人是必须要实现的,因为学生在校时间主要是在上课,课堂学习占了大部分。课堂教学不育人,什么时间去育人。育人不能靠搞几个活动,靠几个主题教育,靠晨会班会中队会。我们单方面地认为学科教学主要的任务是教知识技能,这是一个错误的认识。知识技能是需要教的,不然我们不知道到学校里来干啥,但比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情感态度价值观。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就是育人。教师最重要的核心理念是育人为本,教师首先要做一个有道德的老师,他的专业发展才有空间,教师对课堂学习中学生积极情感的培养,正是实现这种理念的具体举措。而对积极情感的研究的前提是:尊重学生。尊重他们是每一个的不同存在,他们有着不同的过去不同的现在,他们以后还要实现他们不同的美好未来。站在这个高度,我们的研究心态就不一样了,许多难题就会变得不那么复杂了。对学生的尊重会影响到学生对老师对同伴的尊重,对自己也会建立起信心。尤其是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障碍、困难时,如注意力不集中、打扰别人、回答不出问题、作业不会做,我们更需冷静对待,或许这不是学生的错,是环境使然。话回到课堂教学,回到支架式教学的关于温暖性特征的话题。实际上教师给予学生学习时的温暖,正是缘于教师对这份职业最本真的认知,这是由内而外,装不出来的。支架式教学研究的最终话题也是教师道德的自我认知和自我发展。
 
 
温馨提示:
若网站中下载等功能操作无效,请按如下方法解决:
若您当前正在微信中打开本页面,请点击微信右上角的三个点(...) 按钮,在弹出菜单中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再重复下载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