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务公开 聚焦德育 教研探航 安全洞察 党团工会

信息详情

转换教学理念        注重发现学习
[发布时间2010年6月28日]

转换教学理念        注重发现学习

  【关键词】教学理念    发现学习

  【内容摘要】在学生的学习方式上,有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两种方式。对其进行分析可知:接受学习是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导的学习,发现学习是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导的学习,两者各有自己的优越性,也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两者既相互区别又密切相联。本文试图通过对发现学习法的理念和具体途径作出一些分析,以期进一步突出发现学习法在当今小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和积极意义。

      发现式学习与接受式学习相对,它是学生通过自己再发现知识形成的步骤,以获取知识并发展探究性思维的一种学习方式。在发现学习中,学生的主要任务不是接受和记住现成的知识,而是参与知识的发现过程;教师的主要任务也不是向学生传授现成的知识,而是为学生发现知识创造条件和提供帮助。发现学习的基本过程是:先由教师创设情境,使学生在这种情境中产生矛盾,从而进行积极、主动的思考,提出要解决的问题和设想,然后经过分析和操作等过程,对学习对象进行加工、改组,最后从中归纳出结论,并用之来解决新问题。

     一、发现学习法与接受学习法的优越性比较

     接受式学习和发现式学习是两种不同的学习方式,它们在许多方面都存在着差异。

    第一,两者获得知识的方式不同。在接受式学习中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由教师所提供,学生只需要接受和理解即可,而不需要新知识的发现过程。而在发现学习中,学生的知识是其在主动解决问题的进程中获得的,而不是由教师以定论的方式呈现的,学生参与了知识的建构,并从中得到了感悟和体验。

     第二,两者的心理机制不同。接受式学习的心理机制是同化。其产生的条件:一是学习材料本身要有逻辑意义;二是学生本身要具备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即内部学习动机;三是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应具有可以用来同化新观念的相应知识。而发现式学习的心理机制是自主性,其产生的条件是学生必须首先通过自己的探究活动,对学习内容进行重新的排列、组织或转换,并从中归纳出结论,然后再把结论纳入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之中。   

     第三,两者的思维过程不同。在接受式学习中,学生的思维通常是演绎过程,即由一般到个别的过程,虽然也有辨别和概括性思维活动,但与发现学习相比却有一定差距。在发现式学习中,学生的思维通常是归纳过程,即由个别到一般的过程,并且思维的独立性、自主性、探索性、深刻性较强,能在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迁移面很广的认知策略。

     第四,教师在两种学习方式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在接受式学习中,教师的作用较大,起主导和控制作用。在发现式学习中,教师的作用较小,只起指导作用,而学生是整个学习活动的主体。

     发现学习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能使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得到充分激发。由于发现学习具有刺激学生发现的兴奋感的作用,所以通过发现可以为学生带来内在激发,使学生将外部活动刺激转化为内部学习动机,增强对学习本身的兴趣和积极性,并使学生从发现活动中体味到发现的乐趣。

     第二,能使学生的探究精神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培养和提高。由于发现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独立探索过程,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因而他们的自主性能得到充分体现,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探究活动归纳出结论,再把结论纳入到自我认知结构中,从而建立起自主学习的内在学习机制。这必然会形成学生独立思考和追求创造的意识,形成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形成学生迁移面广的认知策略。

     第三,能使学生的智力得到开发。由于发现学习是一个创造性学习的过程,因而它可以开发和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使学生的思维得以拓展和流畅,使学生的心智从外部支配转向内部支配,使学生的记忆具有丰富的再生力

      二、在教学实践中贯彻发现学习法的途径

    (一)在课改过程中贯彻发现学习法

新的课标要求: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参与者、促进者。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把握这一定位,才能去掉以前双基教学中师生的位置关系。而新课程的教材改变了以前的以知识为本位、系统知识的框架,构建了新的以学生兴趣、认识规律和探究的方便出发设计教材的结构,突出了学生的探究活动,把科学探究的学习和科学内容的学习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充分体现了人文精神的渗透。

新课程改革强调发现学习、研究性学习、探究学习。这些学习方式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即:规律让学生自主发现、方法让学生自主寻找、思路让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让学生自主解决。通过研究性、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探究、在质疑问难中探究、在观察比较中探究、在矛盾冲突中探究、在问题解决中探究、在实践活动中探究。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这就要求教师掌握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教学方法,在新的课程改革中,当今提的最响的就是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实践学习等,教师要理解其概念,把握其在教学中的运用。具体而言,主要包括:1、自主学习的方法。自主学习概括地说就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在课堂中怎样贯彻自主学习呢?教师要首先选好内容,什么样的内容适合学生去自主学习,什么内容不适合你的学生自主学习,要因内容、因学生而定,其次是要努力创设让学生积极参与的自主学习的情境与氛围。2探究学习的方法。就是将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要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实验活动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3、合作学习的方法。它充分体现了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在学习方式上有别于传统教学观的最明显特征之一。教师在引导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为学生搭建合作学习的平台,切实注重合作学习的实效性,所以教师在进行合作学习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教师是合作学习的组织者、管理者、指导者,同时教师也是倾听者、激励者、引导者。第二,在合作学习中要培养学生合作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第三,要在合作学习中引导学生友善互动,掌握方法。使学生在友谊中学到知识,取长补短,各有长进。

    (二)在教师定位中贯彻发现学习法

      1全方位指导转位适时指导” 

     探究学习中学生的自主与教师的指导的关系要处理好。教师的指导要做到适时、谨慎、有效,以追求真正从探究中有所收获。教师在指导过程中,要掌握介入指导的时间。如果介入过早则可能阻碍了学生本可以自主发现的机机会;如果介入过晚以致让学生过久地处于无助状态。同时,教师的指导常常根本是不必要的,应该剥夺了学生尝试错误和从教训中学习的机会,有时指导又不够充分,以致让学生感到手足无措。

      2学生倾听教师转位教师倾听学生” 

通过倾听学生,教师常常能轻易地辨别出哪些学生具有更高的悟性和理解力,也能发现学生理解上的偏差、学生的疑惑,从而判断学生理解的深度,并决定需要哪些内容。同时,通过倾听学生、关注学生的即时表现、学生的观点和发言,对教师自己何时参与、如何参与做出决策。

      3面向个体转位面向全体” 

传统教学中,多数情况下是教师与学生面对面的问答或对话形式,教师牵着学生鼻子走。在探究式教学中,并非只有好学生才有能力开展探究,应该给每个学生参与探究的机会。尤其是那些在班级或小组中极少发言的学生,应给予他们特别的关照和积极的鼓励,使他们有机会、有信心参与到探究中来。

    (三)在引导学习中贯彻发现学习法

     学习方式是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时基本的行为和认知取向,是学生在自主性、探索性和合作性方面的基本特征。要改变或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从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向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转化,提倡以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和操作实践为主的学习方式。具体可以从以下环节入手:

     一是创设民主的课堂教学环境。心理学家罗杰斯说过: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会使学生在课堂上有一种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感,使学生对学习产生积极的情感,而这种积极的情感又会引起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欲望,能使学生对问题进行大胆的探索、研究,有利于学生的创造活动。所以说,为学生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是实现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基本条件。

     二是实施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和实践操作。首先,实施小组合作学习要注意小组内成员的组成以异质组成,真正将竞争机制引如到小组之间。其次,把学生的发展放在第一位,给学生留下充分的参与学习、展示自我、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再次,实施小组合作学习,能够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反思。最后,实施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能使教师更有时间和精力来对教学进行调控。实施有效的小组合作后,教师就会腾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进行巡视、指导,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反馈,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

     三是精心设计操作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华盛顿的图书馆的墙壁上贴着这样的三句话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去做了,就理解了。这三句话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学生参与的重要性。自主探索是指通过猜测、实验、验证和推理等一系列的活动,学生自主地发现对象的某些特征或其他对象的区别与联系。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改变了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演示、学生看的被动接受的方式,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创造出所学知识。

      四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要求,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教师不仅要熟练掌握信息技术手段,了解传统教学的优点和局限性,有意识、有目的地实现信息整合的实验教学,最终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更好地进行教学活动。

 

温馨提示:
若网站中下载等功能操作无效,请按如下方法解决:
若您当前正在微信中打开本页面,请点击微信右上角的三个点(...) 按钮,在弹出菜单中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再重复下载操作。